报名考研后遭遇垃圾短信“轰炸” 南京一市民要打隐私维权第一案 垃圾短信几乎是每个手机使用者都无法回避的难题,然而南京一名律师在饱受垃圾短信骚扰后,却决定通过法律途径讨个说法。这位律师报考在职研究生考试后,每天遭遇垃圾短信的密集“轰炸”,更为触目惊心的是,内容皆为出售考试答案。而且,他发现自己身边几个同样报考在职研究生的同学、同事与自己的情况一模一样。他引用《侵权责任法》,在诉状中将教育部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中心和河海大学列为共同被告,昨天下午向法院递交了诉状。这有望成为《侵权责任法》今夏实施以来,南京公民为个人隐私维权第一案。
□快报记者马乐乐
“一是网上报名,二是现场确认!我可以肯定地说,手机号码泄露就在这两个环节中。”
律师筹备考研遭遇短信骚扰 吕剑峰是江苏汇商律师事务所一名律师,今年年初准备读研,经过一番比较后,他决定攻读清华大学的公共管理硕士(简称MPA)。今年6月,吕剑峰按报名要求,登录一家名为“中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信息网”的网站报名。报名需填写的个人资料非常详细,除了姓名、性别、籍贯、学历等一系列基本资料外,还包括身份证号码、家庭住址、手机号码甚至包括家庭成员的住址和手机号码等资料。报名完成后,系统自动生成了“2010年在职人员攻读硕士学位资格审查表”。吕剑峰看到,表上显示网上报名完成后,将进行现场确认报名,地点在河海大学。
7月中旬,他如期来到河海大学的现场确认点,现场打印原来的表格,他确认无误后签字,将表格交给确认点。接着,他在现场支付了240元报名费,这就完成了整个报名的程序。之后的日子,吕剑峰白天忙工作,晚上则看书备考,日子过得很有规律,直到大约9月底10月初的光景,陆续发到他手机上的垃圾短信打破了这种宁静。
“有一条短信说可以提供MPA考试的答案。我就觉得很奇怪,他怎么知道我要考MPA呢?”奇怪归奇怪,吕剑峰并未在意,他顺手把短信删了。可没想到,当天又收到第二条内容相似的短信。接下来,吕剑峰每天都会收到不少号称能提供答案的短信。
10月11日,吕剑峰收到了河海大学寄来的准考证,上面注明了考试时间:10月30日、31日,考试地点在南京大学。他突然联想到,天天收到的这些短信绝非偶然,一定与自己的MPA报名存在某种联系。吕剑峰认真地回忆了报名过程,他发现,自己的手机号码在报考中只“曝光”过两次,一是网上报名,二是现场确认。“我可以肯定地说,我的手机号码泄露就在这两个环节中。”
“这里面有骗子,也肯定有真的,这对像我这样想凭实力通过考试的人来说,是一种极大的不公平!”
短信轰炸让他备考信心崩溃 随着考试日期的临近,吕剑峰的手机简直成了广告短信的重灾区,从一开始的每天几条,到多的时候每天10条!其中不但有MPA考试的广告,还有号称能提供GCT考试答案的广告。吕剑峰得知,MPA、MBA(工商管理硕士)以及JM(法律硕士)等都是GCT的一种,考试科目有重合,考试时间也相仿。
眼看着这些广告宣传用语越来越雷人,吕剑峰的备考心态也发生了动摇。“我本来以为这些都是骗子,但是我又想到,会不会真的有人能作弊啊?如果是真的,那对我这种一心想以自己实力通过考试的人来说,算不算一种极大的不公平?”
“南京公共管理(MPA)考中答案加反屏蔽防探测设备,辅导包过。”收到这条短信后,吕剑峰按照短信后提供的手机号码打了过去。对方向他介绍说:“在考前我们会把微型接收器交给你,你把它戴在耳朵中进入考场。我们会派高手去参加考试,提前把试卷做好,出来后我们将答案通过接收器传给你。”见吕剑峰还有疑惑,对方让他尽管放心,因为他们的设备频率与考场周围的干扰设备频率完全不一样,绝不会被发现,“当然了,如果你自己在考场里太嚣张被抓了,责任你自己负。”
短信“轰炸”日渐密集,吕剑峰的信心终于崩溃,他决定放弃考试。“我相信这些垃圾短信当中,肯定有很多是骗子,但是我也相信这当中肯定有真的,哪怕有人只知道部分答案,那肯定也算是泄密。”吕剑峰说,他原本认为MPA是一个含金量很高的考试,但现在他彻底寒了心。“个人隐私遭遇泄露,而且还是国家级的考试。垃圾短信满天飞,一会儿说‘真题’,一会儿说‘先交定金考后付全款’,甚至还有‘可通过支付宝付款’的,一个吹得比一个神,参加考试的人面对这么多歪门邪道,真是太累!”
在吕剑峰看来,放弃考试,损失的不只是240元报名费以及每天接收短信的精神干扰。更让他担忧的是,个人隐私保护的脆弱。
“填报名表的时候,上面可不仅仅有我的姓名和电话,还有我的身份证号码,有我家人的住址和电话。”吕剑峰气愤地说,现在看来自己的隐私已经被泄露并且“转手”过若干次,但是万一资料被其他心存不轨的人得到,带来的将是更可怕的事。
吕剑峰决定不再删除短信,而是要把短信全部留下来,讨个说法。
快报暗访 “王老师”: 什么考试都操作 “我们是通过江苏人事局拿到你们的报考名单的……”在吕剑峰收到的垃圾短信中,这条的名头有点雷人。但这个“江苏人事局”其实子虚乌有。记者按短信提示加其QQ与这位“王老师”进行了对话。在对话中,“王老师”对吕剑峰的手机号码信息来源以及自己的“渠道”讳莫如深。
记者:听说你那里有答案?
王老师:你需要什么考试?
记者:MPA有吗?
王老师:有的。
记者:如何确保真实性?
王老师:你消息很闭塞哦。你百度搜索“2010年研究生泄题”“英语专八泄题”“2010年广西公务员泄题”……让事实告诉你。
记者:短信上说你是从人事局那里得知我手机号码的,难道人事局会卖考生资料?
王老师:我们的渠道。现在是经济社会。
记者:多少钱,如何支付?
王老师:合作方式:第一种考前费用两科2000元,不接受讨价还价。第二种为安全起见,你只需考前付一半定金,同时把身份证,准考证扫描发到我的邮箱,考后付清余款我们会彻底删除你的证件扫描。考前付款客户无须证件扫描。钱都是汇到我们指定银行账户上。
记者:你说的第二种付款方式,为什么是考后付而不是考试通过后付呢?
王老师:既然答案都没问题了,你还要通过了再付,没道理的。你自己参加考试,一看答案就知道是不是对的了。如果答案有问题你就该找我们退款了。
记者:什么时候给答案?选择题居多,背不上怎么办?
王老师:有印象就可以了,5号下午两点统一发送答案。
记者:为什么是5号?考试时间不是这个月底吗?
王老师:那是经济师,你的是29号下午给。最近考试很多。
记者:晕倒!什么考试你都管啊?
王老师:我们全年操作考试。
记者:那么29号下午该怎么做?你直接告诉我吧。
王老师:付款客户,给我们邮箱和电话号码就可以了。我们会通知的,有什么问题也可以电话联系我们。
“我向5个同样参加这次研究生考试的同学、同事打听后才知道,大家的信息都被卖了!”
被骚扰者原来不是他一个人
前天晚上,吕剑峰找到记者促膝相谈。19点57分,两人还没聊几句,他的手机就响了。他苦笑着递过手机,只见上面写着,“GCT考前答案!原版原题!8年经验上万人已通过!先少量定金考后付余款!包过!价格低!”末尾还留下QQ号和手机号。
吕剑峰说,他决定向泄露自己个人信息的部门讨要说法。按他的分析,泄露者可能是网站或现场确认点。经过查询发现,网站属于教育部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中心,这家中心是教育部直属事业单位,具备独立法人资格。至于现场确认点,他认为这个在河海大学内的确认点同样存在没有严格保存隐私的情况,河海大学方面应当承担责任。
让吕剑峰决定要维权的还有一个原因。“我之前担心,这会不会是个别情况,但我向5个同样参加这次研究生考试的同学、同事打听后才知道,大家的信息都被卖了!”
吕剑峰有个老同学孔天东(化名)在南京一家区级检察院工作,他将在10月30日参加JM考试。孔天东亲口证实了自己的遭遇与吕剑峰相仿:“我是在那家网站网上报名,然后在南京大学现场确认。大约在一个月前开始收到这类短信,现在频率越来越高了。”他承认说,自己爱人这次也报考了JM,被短信骚扰的情况与自己一样。
“许多投机取巧的考生通过‘操作’考取了研究生,使得该考试丧失了其应有的公平。”
打一场捍卫隐私的公益诉讼
律师背景让吕剑峰对隐私受到侵害有更深的认识。他说,当今公民隐私被泄露的问题已经愈演愈烈,正因为意识到这一点才会有了《刑法修正案(七)》中增加的条款:国家机关或者金融、电信等单位的工作人员,违反国家规定,将本单位在履行职责或者提供服务过程中获得的公民个人信息,出售或者非法提供给他人,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目前这个条款在现实中操作性不强,一方面由于侵犯隐私行为的隐秘,另一方面什么是情节严重也没有明确。”
吕剑峰决定向这个猖獗的行为宣战。昨天,吕剑峰写好诉状,将教育部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中心和河海大学列为共同被告,要求两被告立即停止侵权行为,并消除对原告造成的不良影响;退还原告报名费240元;赔偿精神损害补偿金240元……
他在诉状中写道:“因为两被告的行为使得广大考生的信息被泄露,导致许多投机取巧的考生通过‘操作’而考取了研究生,使得该考试丧失了其应有的公平……”两被告的行为已经违反了《侵权责任法》。
昨天下午两点,吕剑峰走进南京鼓楼区法院的立案大厅。目前,法院已收下他的材料,表示将在研究后决定是否立案。
被告说法
我们绝不可能做出违法的事
昨天,记者联系上教育部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中心考试处,该处一位姓钟的工作人员听说吕剑峰的遭遇后答复说:对这位考生的处境表示理解,也同情他的遭遇。
钟女士称,全国所有MPA考试的考生信息的确会汇总到考试处,但是网络的服务器却在各个省的学位办。“我们作为教育部下属的单位员工,深知考生的信息是受到法律保护的,绝对不可能作出违法的事。我们的员工都与单位签订有保密协议。”
钟女士说:“我们以前也接到过类似的投诉,经过我们的调查不能排除下列两种情况。一是考生在现场确认点确认时,周边会有不少培训机构的人员在推销,他们往往会以免费赠送优质培训教材为诱饵,引诱考生留下姓名和电话,导致考生信息泄露;二是有的考生会登录一些培训机构的网站,并在网站上注册会员,这往往也会导致信息泄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