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岁早教理论研究是空白
今年初,国内一本专门针对0—3岁宝宝的专业期刊推出,然而组稿难却让杂志社大伤脑筋,“我们跑了很多高校,却发现国内针对这个年龄段的研究力量和研究成果非常少,也不系统,3岁以前婴幼儿教育理论研究几乎是空白。可以说快一年了,我们感觉还处在荒地!”对此,中国学前教育研究会副理事长刘云艳女士也深有感触。“据统计,中国目前大约有2000万0—3岁的婴幼儿,可针对这个年龄段孩子的教育研究却几乎是空白!”她告诉记者,“目前,从事0-3岁早教的相当一部分是商业化机构,他们对0—3岁的孩子应该关注什么,缺乏科学的了解。片面的家长需要什么给什么,没有引领,因此造成了早教市场的混乱。”
早教课程开发太过混乱
刘云艳指出,现在大多数早教机构是民营性质,市场化运作是它的特点,但怎么尊重孩子发展的规律、发展的水平,提供个性化的服务则有待提高。无论收费,还是偏重知识的教育内容以及简单机械地教育方法,目前不少早教机构对家长有误导,“课程开发混乱,缺乏体能的锻炼、人际交往和人格发展的培养。现在很多1岁不到的宝宝就开始学英语,这太可怕了。”
0-3岁保育老师很稀缺
虽然幼教专家一致认为,0-3岁的孩子亲子教育尤为重要,但眼下相当多的父母忙于事业,平时无暇照顾孩子,只能托付给长辈,而其中教育代沟又成了新的问题,所以除了把3岁以前的孩子放到早教机构外,很多人选择上幼儿园的亲子班。但教具与玩具的开发与制作陈旧落后以及保教师资缺乏考量的标准和完整的培训体系也是不容忽视的问题。
“不要以为幼儿园的老师一定能搞定小小孩,虽然早期教育严格说来针对的是0-6岁的孩子,但目前我国高校对早教老师的培养集中在3岁上幼儿园以后,0—3岁的师资几乎是被忽略的。”刘云艳说起这点颇为担忧,而也有专家指出,在幼儿园人多为患的情况下,现在一些亲子班已成为幼儿园孩子择校的手段之一,上了亲子班上该校小班的几率更大成了潜规则。刘云艳不赞成过早把孩子送到外面,让他们面对分离的焦虑,“这个年龄的孩子亲子教育太重要了,比如讲到上面的颜色,妈妈完全可以通过生活中的对话来引导孩子,比如说“我要那个红苹果”“那个蓝色气球很漂亮”,孩子自然而然就有了分辨颜色的本领。社会也可以培养家庭指导老师,定期到社区对家长进行培训。” 作者:陈洁/来源:南京晨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