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陈玮英
时隔200多天,皇明太阳能第七次揭太阳能行业潜规则。而这次皇明曝潜直指现有太阳能热水器不锈钢内胆“胆结石”,导致腐蚀、漏水和穿孔,三五年整机报废。
“这并非个案,现在全行业普遍出现这种问题,从皇明的行业监测数据来看,由于不锈钢内胆问题造成的影响热水器性能质量安全问题迟迟没有解决,这是当前太阳能热水器市场的一大潜规则。”皇明太阳能大市场部部长于大鹏说。
据了解,太阳能不锈钢内胆腐蚀生锈的主要原因可以分为三类,一是跟不锈钢本身材质、厚度有关,二是与焊接工艺有关,三是与用户所在区域水质有关。
“更重要的是,如果用户所在区域水质差,更容易加剧内胆的腐蚀速度和程度,内胆漏水、太阳能报废。”皇明太阳能技术研发中心总监张立峰表示。
也就是说,这是对太阳能热水器内胆的要求。张立峰直言,“可以说关于标准对于水质的问题是回避的态度,这个回避是两个层面,一个是太阳能热水器内胆没有对水的适应性的要求,在水质超标、不符合国标的要求下,热水器有没有办法,有没有处理措施,这是最关键的,这两个方面都没有明确的提及。”
“尽管如此,但是全行业没有关注和解决这个问题,许多太阳能热水器为了减少成本,不锈钢内胆厚度不够国标推荐的0.5毫米,绝大多数薄20%以上,像张纸,很容易锈蚀击穿。”张立峰介绍说。
“一些大企业不愿意用0.5毫米的不锈钢,用0.4毫米或者是0.3毫米,内胆的成本立刻下降20%—30%。”张立峰坦言,从技术的角度来讲,低于厚度0.5毫米以下不锈钢在没有发挥有效的抗腐防腐情况下,薄板越薄在不锈钢生产过程里面均匀性更难得到保证,只有厚度达标才能保证它的使用寿命。
专家介绍,太阳能内胆多采用不锈钢,所谓不锈钢不是不锈,而是难锈。铬、镍是保持不锈钢耐腐蚀的基本元素,可极大延缓钢的腐蚀,但铬、镍的天敌是水中的氟离子和氯离子。氟、氯离子在60℃以上水中活性(腐蚀性)增强,太阳能产生的高温热水能达到100℃,氟、氯离子对不锈钢内胆整体的腐蚀加速,时间长了内胆就可能被锈穿,尤其是焊缝处,更容易腐蚀开裂,严重的两三年就能锈透漏水。
“水质差不仅在农村地区,而且在上海、济南、青岛、成都、太原等一些大城市也存在,当水质差时会加速不锈钢内胆腐蚀和穿孔。”张立峰说。
“看起来,都是中国的水质造成的潜规则。”黄鸣表示:“但是面对这些消费者关注的质量问题,整个太阳能行业,许多大企业不作为、不创新,糊弄消费者。太阳能热水器市场十几年来技术停滞不前,关键的内胆技术不创新,导致诸多质量安全事故发生,消费者也对这个市场越来越没有信心,市场不断萎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