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家妙 书法
有意无意之间,1970年出生在温州楠溪江畔的戴家妙得山川灵秀之气,凭借自己的专注劳作,成为了中国美院副教授兼书法理论教研室主任、浙江省书协副主席、西泠印社社员、杭州全形拓非遗保护发展中心副主任。西泠印社副秘书长、杭州国画院院长金鉴才认真评价:“我的拙见,以为中国书画应提倡有正气、有清气、有生气,所以观家妙的书法,便有意气相投的感觉。他谨守传统大义,得正气;勤于读书缜思,得清气;乐在尽责办事,得生气。操之在我而供之于人,是大道;择术而充一己之私利,则无道。书为心声,想来家妙是深谙此义,所以能坚定地走在这条正大光明的艺术的道路上。”
戴家妙十几岁便在全国性的硬笔书法大赛上获一等奖,20出头的篆刻已经刻得非常成熟老到。上世纪90年代初浙江省书协主办的浙江省青年篆刻艺术展入展作品以及1996年全国新概念篆刻展入展作品都是戴家妙超水平的优秀篆刻之作,这其中原因真的与他1987年协助温州古文字学家张如元整理西泠印社原副社长方介堪《玺印文综》,按《说文解字》顺序排列检字表笔画经历有关。他对汉印古玺文字的敏感而准确,特别是气息上的“全息”把握十分难得,在当时,全国有这种驾驭古文字能力并运用到具体篆刻实践中去的年轻篆刻家实属凤毛麟角。汉印古玺一路之外,戴家妙于元朱文与小篆细朱文一路的探索也自成大观,他的聪明之处在于避开了吴让之、赵之谦、王福厂、陈巨来等极其圆熟的典型面目,只汲取他们的创作精华,转而在一些不是大名头的篆刻家身上讨生活,再注以明清文人篆刻浓浓的书卷气和这个时期昌盛起来的金石味道,所制小篆细朱文古雅健朴、疏朗有致,某些既性情又闲散的可心温敦之作,完全能够抗手前贤,力压时英。
戴家妙的书法主要是他十几年前从医学单位转行调到中国美术学院开始突飞猛进的,而且又和温州人的经商之道一样,大手笔而饰以温文尔雅。他的“狡猾”在于用中医药理论慢火、文火的法则去煨煮,不作表面文章,能深入肌理时就深入肌理,万一火候不到,冷敷热敷的方法均不妨一试一验,最终的结果是打通经络,气息双畅,壮骨强筋。客观而论,欣赏戴家妙的五体书法虽然没有品嚼他的篆刻过瘾,但明显觉察到他的“野心”——那就是放长线钓大鱼,他清楚现时段是结好网、撒好网、守好网,不急着收网、破网,一旦收网便能“渔利”,一旦破网便能将个人的寒窗之功“鱼贯而出”。所以,与普通学习者不同,戴家妙开始不是一个纯正宗书法学院派出身,他是首先在社会书法的池沼里放养了一长段时间后才洄游学院,其微妙优点是放得开,收得紧,开合自由,不囿一角,我们很难判断戴家妙到底是秦汉魏晋为主导,还是宋元明清为指归,也许正因为他有着坚实宽广的书学研究能力和视野,他想在哪里停留就在哪里停留,适用自己的拿来,不合体的抛弃,喜新不厌旧,沉醉不沉迷,不是浸淫书道持久,不是明察秋毫的书法“老司机”是难以做到的。书法、篆刻、书法篆刻理论三者齐头并进的优胜者在浙江书坛的少壮派队伍中越来越少,戴家妙是难能可贵的一位,限于篇幅,暂时不讲他的累累书学成就。他讲“不负初心”,如果书法篆刻是他的艺术初恋,那他更有条件“不负初心”,更有能力“不负初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