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南京讯(陈秋伊 记者薛庆元)移动电源(充电宝)已经成为不少人外出旅行和手机数码控的日常必备用品,但因移动电源造成的安全事故也频频出现,引起了社会大众对其安全性能和质量的关注。近日,江苏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发布了2014年移动电源产品风险监测质量分析报告。结果表明,抽检的60批次移动电源无一符合检验标准。
据悉,江苏质监局此次共抽检了60个批次的移动电源,涉及47个主流品牌,单价从40元到378元不等。所有60个批次中,有34个批次来自网购,另外26个批次则来源于实体店。
由于移动电源内部使用锂电池作为电芯,可能产生起火,因此外壳具有防火能力成为移动电源是否能够安全使用的重要标准。本次抽检中,16批移动电源因外壳为金属材质,本身不可燃而自然满足标准要求。但对剩余44批非金属外壳的样品进行检测后发现,27批样品外壳点燃后不会熄灭,没有阻燃功能,所有样品的符合率为55%,非金属外壳产品的符合率仅为39%。结果表明,大多数生产企业对移动电源外壳可能带来的起火风险防范不足。
由于移动电源的结构中没有专门散热通道,而锂电池在充放电过程中会发热,使得内部温度升高,这也是诱发锂电池起火、爆炸的因素之一。本次检测的外壳温度项目虽然全部符合标准要求,但是不同产品之间差异较大,金属外壳产品的外壳温度最高为43.2℃,塑材外壳温度最高为69.1℃。金属外壳在移动电源的产品结构中起到散热器的作用,把锂电池发生的热量通过金属外壳散发出来。
值得注意的是,在本次检测中,在外观标识方面,被抽检的产品无一符合标准。60批样品中有16批未标出尺寸,有1批没有剩余容量指示功能,有55批未标注安全警示语或符号,有22批产品使用英文标识。另外,60批产品均未按照标准规定的额定容量进行标注,只有5批样品标注安全警示语或符号。部分样品的金属外壳还没有倒角,可能会划伤使用者皮肤。
容量虚标也成为此次抽检中发现的突出问题。10批次样品涉嫌容量虚标,占所有样品的16.7%,最严重的容量虚标,电池容量只能达到制造商明示值的56%,10000mAh的电芯实际上只有5600mAh。
除了容量,转换效率是另一个影响电量大小的重要指标。转换效率越高,表示能使用的电量越多。结果显示,该项目符合率仅38%,其中最低转换效率为71.85%(标准规定值为85%),相当于该产品电池容量缩水15.5%,也就是说虽然该产品没有容量虚标,但给消费者的实际感受,也达到了容量虚标的水平。
●选购提醒
金属外壳更安全
选购移动电源时,从安全的角度考虑,应该尽量购买金属外壳的移动电源。不要一味贪图容量大,要根据用途选择合适的输出电流,并注意电源充电结束后要及时断电,避免长时间通电可能造成的起火、爆炸风险。对于价格问题,不要一味贪图便宜,例如10000mAh的产品,考虑到正常的材料和成本已经超过60元,如果其售价低于60元,建议消费者不要选购。 (薛庆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