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消费网315和解平台

设为首页 | 收藏本站 | 消保媒体

当前位置:首页 » 信息通信 » 消费提醒 >> 正文

消费提醒

网售“无限上网卡”陷阱重重
江苏消费网 (2010-07-26) 来源:中国消费者报
阅读:

  一个普通的手机卡号,售价通常也就是数十元。但在网上,有一种被称做“无限卡”的卡号却被卖到了数百元甚至上千元的天价。同时,也有不少网友反映,因为购买“无限卡”而上当受骗。“无限卡”为何能卖出如此高价?为何消费者频频上当?《东方早报》记者日前进行了详细调查。

“无限卡”网上炒高价

  据悉,在网上热炒的“无限卡”,是早在2007年之前运营商曾经推出过的基于WAP的无限流量上网套餐。2007年5月之后,各地运营商开始取消这一套餐,仍然使用这一套餐的用户卡号也逐步减少。随着手机上网的普及度提高,这种从正规渠道已经停止发售和办理的“无限卡”也就越来越吃香了。

  在淘宝网上,记者输入“上海 无限流量”搜索,得到了近30个结果。而卖家所售的“无限卡”价格也从387元到2500元不等。在全国范围内,各种“无限卡”更是多达5000多种,价格也是从数十元到上千元。

诈骗者吓住购卡人

  由于“无限卡”被炒出高价,不少诈骗者趁机大捞一把。在网络上随处可以搜到关于购买“无限卡”被骗的事例。其中,不少消费者都是购买了卖家所谓的“漏洞卡”然后受骗上当的。

  记者了解到,诈骗者们往往如此宣扬“漏洞卡”:“我认识运营商的人,通过系统漏洞获得了这种卡,系统查不出来,可以无限上网。”而另一些诈骗者则号称自己通过技术手段复制了“无限卡”,复制出的卡同样享有无限上网的待遇。

  漏洞卡、复制卡的销售者往往告诉消费者,这两种卡不能打电话或发短信,更不能去运营商处查询密码等信息,否则便会被系统识破并封号。购卡人往往被吓住,不敢查询。而一旦消费者发现卡号无法使用,诈骗者便会宣称“你被系统发现封号了”,或是直接销声匿迹。由于卡的来源本就不正规,因此消费者要想投诉索赔也很困难。

  只要消费者不敢详加查询,诈骗者就有了周旋的余地。

漏洞卡确实可能存在

    “复制卡需要相应的技术设备,很难做到,但漏洞卡确实有可能存在。”上海交大电子工程系无线通信研究所副教授钱良日前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复制SIM卡需要相当专业的技术和设备,并不容易,而即使可以成功复制,如果运营商的系统有所防范,还是会被发现的。而所谓“漏洞卡”却并非没有可能出现。钱良表示,从技术上说,漏洞卡在运营商的机房里很容易制作,而且制作几乎不需要成本。对此,运营商表示,如果确有内部员工利用漏洞牟利,公司在查实后将会对其严肃处理。

“无限卡”通过两种方式诈骗

  其一,诈骗者销售的是包月流量较大的卡号,并设置了呼叫限制,使卡号不能拨打电话,以免穿帮。

  当消费者刚开始使用时,使用的流量不会超过包月流量,便能蒙混过关;但不久后,当包月流量用完,消费者发现卡号无法上网时,诈骗者早就消失不见了。

  其二,诈骗者销售的卡号已经通过实名登记在销售者名下,而消费者却不知道卡的密码。

  在消费者使用一段时间后,诈骗者就通过身份证件和密码对卡进行挂失、补卡处理,而消费者手中的卡便成了废卡,用户也要承担相应法律责任。 (史寅昇 管 婷)

编辑:孙林美

分享到: 

【打印本页】【关闭页面】

发表评论

相关新闻

投诉公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