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消费网315和解平台

设为首页 | 收藏本站 | 消保媒体

当前位置:首页 » 汽车·电动车 » 汽车维权 >> 正文

汽车维权

比亚迪南京车主共维权 新能源车电池容量造假?
江苏消费网 (2016-07-26) 来源:中国消费者报
阅读:

  

 

  图:车主维权现场。

  ■朱静怡 本报记者 薛庆元 文/摄

  今年5月至今,《中国消费者报》记者接到多位2014款比亚迪秦的车主投诉,他们购买的2014款比亚迪秦新能源汽车存在电池电量虚标等问题。此前,车主们也曾通过经销商和客服电话向厂家反映过问题,但并没有得到妥善解决。无奈之下,只好在车身挂上大标语停在车展现场进行抗议。

  电池续航能力下降快

  主打“环保牌”的新能源汽车甫一面世就受到了消费者的关注,而国家推行新能源汽车实行的补贴制度更让不少消费者心动不已。然而,南京不少消费者反映称,他们购买的一款比亚迪秦汽车陆续出现了充电量不足等问题,让他们烦恼不已。

  据了解,南京一些消费者购车时看到,厂家的宣传彩页上写有“纯电续航70公里”的字样,加上当时国家对于新能源汽车有省市区三级补贴,令车主们十分心动。

  然而,在使用了两年不到的时间后,不少消费者发现,这些新能源汽车陆续出现了充电量不足、变速箱异响等问题。车主余先生告诉记者,他为自己的车单独接了一个家用电表,每次充电时也会使用第三方软件进行监测,两种测量手段均显示充电不足。使用一年半,充电不超过两千次,电池容量衰减就超过了百分之七。

  另一位车主王先生也反映,去年为妻子购买的2014款比亚迪秦,使用一段时间后也出现了电池充电“充不进”的情况,4S店已经为他更换了两组电池组,但问题依然没有解决:“当时宣传是13度电、纯电续航70公里,实际上只能充进去八九度电,续航不到50公里,这不是欺骗我们消费者吗?”王先生说。

  标称容量是否玩花招

  记者了解到,在车主们进行集体维权当天,比亚迪厂家一位名叫惠西峰的工作人员向车主们保证,厂家3天之内一定会给一个说法。3天后,两名比亚迪工作人员将反映问题的20余名车主带到一个酒店里进行解释。据当天到场的几名车主介绍,比亚迪当天负责解释的是江苏区售后负责人王博和一名自称比亚迪市场企划部的李姓员工。

  记者在车主投诉时提供的当天厂家员工解释材料上看到这样一段话:“出于安全性和保护电池、延长使用寿命的考虑,比亚迪使用的磷酸铁锂电池在上端保留了2~3%的冗余,底部保留了6~8%,这个电量冗余一下就去掉了10~20%的电量,这个才是车主拿到车后真正可使用的电量,而不是公告里的标称电量。”

  因不能接受厂家之前提出“延保至10年15万公里”的解决方案,车主们找到了当初售车的比亚迪经销商江苏雨田都灵汽车销售有限公司,提出要检测电池容量。而负责售后的毛经理对车主称,他们只能测电压,没有测电池充电电量的手段,需要向厂家进行申请。两天后,车主们只得到了“厂家不同意检测”的回复。

  厂家称车主认识有误区

  接到投诉后,记者拨打了比亚迪官方客服热线,针对电池电量不足的问题,工号8625号客服人员的说辞与之前来南京的厂家人员一样,认为消费者在电量理解上有偏差。同时表示,客服中心的工作人员,无权处理记者反映的问题,只能第一时间反馈给公司有关部门进行处理。

  一周后,没有接到任何回应的记者再次拨通比亚迪客服电话。8600号客服称,厂商已经知道此事,也会关注相关车主反映的情况,但需要记者提供所有投诉的车主信息,以便安排这些车主进行检测,并对他们做“特殊跟进”。该客服强调,比亚迪作为国产新能源汽车“领头人”,在技术上、售后上肯定有不到位的地方,但他们会妥善地处理每一个投诉人反映的问题。

  针对记者质疑的南京众多车主出现同样电量不足的问题,8600号客服解释,不排除有个别车主的车真的存在故障,但具体情况需要跟车主直接联系后,才能邀约他们到4S店做相关检测。如果测试出来真有问题,厂家也会跟车主直接协商如何解决。

  8600号客服称,对于“厂家驳回经销商检测电池”的说法,她表示不了解,建议记者直接询问经销商。

  随后,记者又联系了经销商江苏雨田都灵负责处理此事的毛经理,毛经理对投诉人所称检测电池电量申请被厂家驳回的说法不予正面回答,只是一再强调“我们没有测电池充电电量的能力”。

  建议由第三方检测

  据了解,车主投诉的这款车现在已经停产,市场上买不到同款新车,难以通过比较试验等方式对该车的性能作进一步检测。除了电池容量不足的问题,这些车主还反映了存在变速箱异响等问题。

  对此,江苏天哲律师事务所黄震律师认为,在本案例中,由于投诉车主的车还没有经过检测,很难判定厂商是否欺诈消费者。但是,国家对新能源汽车制定了相关的行业标准,对商品质量存在疑问的消费者可以通过个人自行委托、社会团体委托或向法院提起诉讼后由法院委托的方式,委托第三方权威机构对存疑的商品进行检测。

  7月20日,记者再次联系了前来投诉的几名维权车主代表,他们表示,距离第一次向比亚迪客服和经销商反映问题已经过去了近半年,但到目前为止,比亚迪公司仍未联系他们给出进一步的处理措施。对于此事的进展,本报将继续予以关注。

编辑:刘军

分享到: 

【打印本页】【关闭页面】

发表评论

相关新闻

投诉公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