岁末车商冲量 小心买到库存车
长江商报消息 销售库存车不违法;可能存在轮胎失圆等问题,顾客不问4S店不会主动告知
□本报记者 熊子熙
年关将至,对汽车商家来说,这是每年除了“金九银十”之外,最能提升销量的时候了。
但是在今年,消费者们可要擦亮眼睛,因为你特价买到的极有可能是库存车。因为放了太久,库存车包括电瓶、轮胎、各种电子元器件在内的多个车身零部件会逐渐老化,早已不算是“新车”,甚至比天天上路的车的车况还要差。
更恶劣的是,消费者在大多数4S店买车的时候,如果不问,是不会有人主动告诉你车子的生产日期的,这一现象已经成为行业“潜规则”之一。而一旦不小心买到了库存车,因为汽车并没有“保质期”一说,不存在违规违法,消费者和商家之间的纠纷更是难以解决。
出厂超半年就是库存车
一般来说,在国内生产的汽车出厂后超过3个月,还没有卖出去的即可视为库存车;进口车由于从出厂运输到报关、入关,途中最少也需要两三个月甚至更长时间,因此对进口车而言,出厂后超过6个月的即为库存车。
库存车有什么危害?俗话说,车不是开坏的,而是放坏的。把车买回家长时间不开,车况都比天天上路还要差。更何况停放在4S店露天停车场的库存车,几个月甚至一两年原地不动,车辆的电瓶在放电,汽油、机油、制动液等各种油液在老化,轮胎长期与地面固定接触也势必失圆。
长江商报记者曾经调查发现,在武昌某小区未开放的地下停车场内,停放了近50台某国产品牌畅销SUV长达一年之久,车身全部布满灰尘,轮胎泥泞不堪,甚至部分变形,有的车上还有明显的刮痕。
这样的车,消费者还没开回家可能就先要开到修理厂里去了。
库存车怎么来的?
2015年,库存车问题尤其明显,原因是中国车市的寒潮。
2014年以前,中国车市高速增长,每年销量增速保持两位数增长,厂商经销商信心十足。到了2014年,全国全年汽车销量虽然也破了2000万辆,继续蝉联世界第一,但是增速已经下滑到7%,这时候市场拐点已经出现,但谁都没有在意。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在2015年年初甚至仍然预计全年增速保持7%,中国车市像一辆失去刹车的列车,轰隆隆驶向未知。
汽车是大宗商品,不能像衣服、食品等能轻易控制产量,汽车的生产是按照计划来的,大到汽车集团,小到每个汽车零部件生产车间,都得按计划生产。而计划则是各家车企总部根据去年的销量和往年的增长率以及对未来的市场预期计算出来。根据公开信息统计,到2015年初,各家主流车企所定的2015年度汽车产销计划几乎都是比2014年递增10%,甚至还有车企在年初开了新厂进一步增加产能。当时有媒体统计,到2015年末,中国汽车产能将超5000万辆。
然而,市场并未如愿。2015年一季度过去,市场增速陡然放缓,很多车企那时还未意识到寒潮来临,以为只是春节提前消费导致市场放缓,没有大碍,依然如往年一样给经销商加任务、压库存。到了当年4月,上海大众再也坐不住,打起了官降大战,希望通过降价促销去库存,短短一周就有6家主流车企跟风,一个月内战火烧遍大部分车企。
然而,全国各地都在降价,但车却越来越不好卖。从2015年4月到10月,这半年国内的汽车销量增速堪称10年来最差。车卖不动,生产却难以停下,毕竟调整计划牵一发而动全身,供应商问题、产能利用率问题、工人工资问题等全部浮出水面,有车企去年夏天的高温假甚至放了整整两个月。
几万甚至几十万台车造出来了放厂里也放不下,只能进一步加给经销商。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合资品牌经销商在接受长江商报记者采访时曾说:“到厂商那儿去提车,想提卖得好的畅销车就得同时提卖得不好的冷门车,要不然不给你货,卖一台就要亏大几百甚至上千元,卖得多亏得多,不卖吧,厂商的年终返点又拿不到,死得更惨。”
诸如此类的情况使经销商在2015年苦不堪言,退网事件频发,包括宝马在内不少品牌的经销商在2014年底2015年初,就联合起来向厂家“逼宫”,希望能降低任务,因为实在卖不出去。
直到2015年10月1日,国家出手救市,1.6升以下排量购置税减半,车市才出现好转。可车市积重难返,一年多的库存还没有消化,从2014年下半年开始,中国汽车流通协会每个月通报的经销商库存预警系数就几乎没降到50%以下(高于50%说明库存存在较高风险),最近通报的2015年11月的库存预警系数就高达61.8%,这说明各个经销商手里还堆着不少的库存。
对经销商来说,这些库存就是钱,就是流动资金,上刀山下火海也要赶紧卖掉。正好元旦、春节接踵而来,这也是过年前最后的机会了,经销商们正好借机“跳楼甩卖”冲业绩,要不然可没钱过年了。
如何识别库存车?
上个月底,厦门日报就曾曝光消费者袁先生买到库存车,想退却拿不回订金的尴尬事,袁先生一怒之下将4S店告至监管部门,却发现汽车不是食品,没有保质期,4S店合同上也没有写明不能销售库存车,因此不属于违规行为。
像袁先生这样哑巴吃黄莲的事件正在全国各地频频上演。一般来说,新车到店超过3个月以上,商家都会选择主推该车型,譬如通过更大的降价幅度、特价车限时抢购活动等,更多的是直接给销售员加提成,这样通过降价来把车销售出去更容易。
库存车一般出现在不畅销的车型,或同车型一般最低配或高配之中,那么消费者买车时,如何才能避免买到库存车呢?
首先是合同,一定要白纸黑字注明“以出厂日期为准,不能超过3个月”,同时还要小心“订金”和“定金”的区别(“定金”可是不能退的哦)。
其次是汽车的生产日期铭牌在车身B柱(副驾驶车门处)、发动机舱内都有,同时消费者还可以要求看车辆合格证,比对出厂时间。同时还可以看车架号,这个在挡风玻璃左下方,那一串数字中第十位便是生产年份。一般半年以内的车辆可以选,半年以上就要慎重了。如果有人敢伪造、窜改铭牌或车架号上的生产日期,这个就可以起诉了。
还要看啥?
1.看出厂时间:一般在车辆的引擎上会有汽车生产的年份和月份标记。
2.检查电瓶是否充满电:关闭引擎,打开远光灯等耗电量比较大的电器,10分钟左右就能够看出问题。
3.检查橡胶件是否老化:轮胎或引擎皮带有老化、龟裂的情况,则有库存车的嫌疑。
年关将至,此时是车商冲销量的黄金时机,消费者买到库存车的几率也大大提高。东方IC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