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消费网315和解平台

设为首页 | 收藏本站 | 消保媒体

当前位置:首页 » 汽车·电动车 » 汽车中心 » 购车警示 >> 正文

购车警示

新车上市狂潮背后的隐忧
江苏消费网 (2015-12-03) 来源:中国消费者报
阅读:

  ■李永钧

  虽然2015中国车市已步入尾声,但新车上市的步伐未减。“十一”假期过后至今,已有40多款新车和改款车型密集上市,平均几乎是一天一款新车的节奏。其中重头戏莫过于刚闭幕的广州车展了,又有一大波新车来袭,预计今年又将是新车上市率颇高的一年。

  应该承认,上市的有些车型确实带来了惊喜。如丰田品牌带来的卡罗拉双擎和雷凌双擎、广菲克Jeep品牌国产后的首款车型自由光、路虎的第二款国产车型发现神行、宝马换代后的旗舰车型新7系等。这些车型既是企业角逐市场的重要力量,又满足了日益升级的消费需求。

  事实上,为尽快从销售低迷中走出来,越来越多的汽车厂家再次使出了新车上市这一“杀手锏”。选择这个时间段上市新车,都有布局“金九银十”的意图,以期得到市场的广泛关注,达到抢占市场先机的目的。市场规律显示,从新车上市到正式销售,经过两个月的预热和过渡,正好可以为年末打下坚实的市场基础。

  然而,平心而论,眼下上市车型中真正有价值的新车并不多。在这一波新车狂潮中,很多份量不够重的车型夹杂其中。这些车型多是换代或小改款车型,缺少亮点和新意,却被企业用“全新”二字包装后投入市场,难免有“滥竽充数”之嫌。不少新车型号称在外观、内饰、配置及动力等方面有了新的提升,但很大一部分是挂羊头卖狗肉,是典型的“伪新车”。

  因此,新车轮番上阵,消费者并不领情,一款产品还没有熟悉就又推出来更多的产品,销售不畅的尴尬依然存在。

  推新车,固然是好事。每年的北美车展、日内瓦车展是跨国汽车公司推新车力度最大的时候,令人感慨其强大的开发能力和应变市场的速度。然而,反观我国的汽车工业,在不断地推新产品的背后,开发技术和能力却提高不大。

  从另一个角度来看,企业超常规地推出新车型,已经破坏了企业的产品生命周期,这也是消费者持币待购的一个重要原因。一般情况下,一个新车型在推出4—5年的时间内,市场表现应该属稳定阶段。但是,在中国市场上,却看到一个新车型推出后不到半年就开始滞销,不到一年就降两次价格的奇特景象。这其实都是企业一味追求推所谓新车型带来的恶果。

  物极必反,国内新车的频频上市反而引起了消费者的审美疲劳而连连失宠。不断有新车推出,对汽车市场来说是一把“双刃剑”。一方面,消费者的选择余地大了,可同时,新车太多也让消费者无从选择,时间长了,容易产生“新车疲劳症”。此外,企业超常规地推出新车型,往往容易顾此失彼。

  对于这种盲目追求新产品的问题,一些汽车企业显然已意识到了,认为新产品投放的数量不是追求的方向。但同样也有一些汽车企业在分析业绩不佳原因时,将之归结为“新产品投放不快、不够”,掀起“新车上市潮”主要目的固然是为了提升销量,然而,这些变了味的新车想要在现有市场环境下取得成绩谈何容易。

  近年以来,汽车市场转入低速增长,企业之间的竞争更加激烈。具体到产品竞争上,各细分市场的竞争格局发生了变化。如福克斯、帕萨特、速腾、科鲁兹等车型的销量有所下滑,而卡罗拉、帝豪、POLO等车型的销量逆势增长。从市场变化中可以看出,产品特点不突出,主要靠价格拼市场的车型竞争力逐渐下降;而在某些产品特性上具有独特吸引力的车型才能打动消费者,销量保持稳定增长。这足以说明产品差异化的重要性,或许会促使一些企业改变或调整自身的产品策略。业内有识之士表示,车企应逐步摆脱靠数量和种类占领市场的产品思路,更加追求单车的影响力和利润,靠差异化的产品策略来赢得市场。

  对于汽车企业来说,如何打造具有独特竞争力的车型,实施差异化的产品策略,考验的是企业的判断力和执行力。树立精品意识,在现有的车型阵容中集中精力打造一两款明星车型,并非难事。实际上,一款在市场上具有独特号召力的车型,为企业带来的不仅是稳定的销量和利润,对于提升品牌价值来说也具有重要意义。而那些同质化产品,或许在刚上市时会吸引眼球,但仅限于一时。

编辑:胡婕

分享到: 

【打印本页】【关闭页面】

发表评论

相关新闻

投诉公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