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的苏南水乡,莺飞草长。在这美好的季节,无论是城市的大街小巷,还是乡下的田间地头,处处呈现出片片绿意。常州,作为近现代工业的发祥地之一,在当前经济下行期间,商业银行如何把金融支持实体经济发展作为当前工作的重中之重,把支持实体经济发展作为义不容辞的社会责任?3月8日,带着这个问题,记者来到江南古城常州采访。
“近年来,中信银行常州分行始终以服务地方经济建设、推动社会发展为己任,以‘不止于银行、不止于金融’的服务理念,启动了专业化、集中化、集约化改革,创新平行作业工作模式,搭建了‘协同、同业、海外’三大平台,提供了‘传统商行、综合融资、资源整合’三种服务,把支持重大项目建设,扶持优势企业、创新型企业作为主要目标,为建设‘强富美高’新常州作出了应有的贡献。”见到记者,快人快语的中信银行常州分行行长丁义春如是说。
三化改革 改出一片新天地
常州地处长江之南、太湖之滨,处于长江三角洲中心地带,是长江三角洲地区中心城市之一,与苏州、无锡联袂成片,构成苏锡常都市圈。然而,曾经因纺织、机械等行业闻名全国的常州,近年来,因产业结构调整等诸多因素,发展步伐慢了下来,与苏州、无锡两市拉大了距离。同样,中信银行常州分行在此环境下,经营水平一度裹足不前,在上级行的业绩考核中一直不太理想。面对此局面,中信银行常州分行一班人集思广益,提出了以正确的银行经营理念为引领,主动调整,行稳致远,实现“二年业务一年干、不良攻坚和内部管理双提升”的工作目标。
思路决定出路。2015年5月,常州分行启动了“专业化、集中化、集约化”的三化改革。据丁义春介绍,分行管理层级多,执行层弱化,管理效能衰减。在现实中,支行就是微型版的二级分行,这样的组织架构造成了冗余的管理职能,降低了执行层面的力度。在支行层面,上面千条线,下面一根针,管理要求多,业务种类多,工作难度大,可谓麻雀虽小,五脏俱全。
这次改革,常州分行对自身现有资源和能力重新组合,改变了原来综合性、全功能支行的局限性,走出了核心竞争力锻造的第一步。通过三化改革,强化了常州分行本部经营管理部门的作用,分行行长室和各管理部门形成一个指挥中心;整合了市场部门的人力资源,精减了中后台管理部门,形成了20个专业化的公司业务、零售业务经营单位,这些均是营销执行部门;通过建立与三化经营相匹配的、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考核激励机制,强化了授信第一责任人制度,将市场部门的团队与个人紧紧连结在一起,将前台与中后台紧密连结在一起;分行直接考核分配到每一个员工,经营单位的管理职能简化,业务专业能力提升,实现了“指哪儿打哪儿”;公司业务集中化办公,促进了经验分享、共同成长。三化改革后,由原来“分行—支行—业务部门”的二级管理改变为“分行—业务部门(支行)”的一级管理,缩短了管理链条,提高了决策和行动效率。
丁义春坦言,当时,改革的出发点是为了建立严格的第一责任人制度,以守住资产质量的生命线。现在回顾总结,她认为这条路走对了,三化改革使常州分行在经济新常态、监管严要求和竞争新格局的复杂形势下,获得了后发优势。
创新做法 为经济注入活力
“2008年,我们公司除了股权收购,还接了几个项目,造成了流动资金不足。因没有有效资产抵押,跑了几家银行,都被拒之门外。在我们走投无路时,中信银行常州分行了解情况后,以第一个吃‘螃蟹’的勇气,专门陪我们去了一趟北京,以‘膜生化反应处理装置’专利权作抵押,给我们公司贷款200万元,解了我们的燃眉之急,真的特别感谢中信银行常州分行。”在3月8日的座谈会上,江苏维尔利环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财务副总监邵剑东感慨地说。
中信银行常州分行公司银行部总经理张琪坦言,这家公司自2003年2月成立以来,一直致力于垃圾渗滤液处理的相关研发,是我国第一家采用“MBR+纳滤”工艺进行渗滤液处理的企业,也是我国第一家在《生活垃圾填埋场污染控制标准》的新标准要求下完成1000吨/日以上渗滤液处理项目的企业,已先后承接20余个渗滤液处理项目,不仅总处理规模排名国内第一,而且承接大中型项目的数量也是国内第一。当时竭力支持该公司,就是因为看中了企业的发展前景。在信贷支持下,2011年3月16日,该公司在深圳证券交易所创业板成功上市。
据中信银行常州分行副行长蒯建辉介绍,为加大对实体经济发展的支持力度,常州分行不断通过产品创新、服务创新和流程创新,推出适应先进制造业客户特点的金融服务模式和产品,积极助力先进制造业的转型升级和技术改造。目前,在继续开展传统金融业务合作的基础上,分行为企业提供了包括债券承销、融资租赁、现金管理、企业年金等在内的多元化、综合化金融服务。同时还积极开展衍生交易类、外汇资金类等业务,帮助这些企业“走出去”,为先进制造业企业的不断发展壮大提供了有力的金融支持。此外,专门针对制造业企业推出“交易+”产品,满足制造业企业的日常交易所需,还为其提供渠道搭建、平台升级、资源整合等全方位的交易银行服务。截至2016年12月末,累计服务客户2882户次,累计交易笔数达21.1万笔,累计交易金额达4357亿元。
据了解,授信调查平行作业是中信银行常州分行在新形势下具有战略意义的工作模式创新。2016年3月,常州分行制定了《常州分行授信调查平行作业工作制度》,进一步整合资源,突出产品、方案、团队组合营销模式的专业化优势。重大项目由行领导、总监带队,分行风控、公司、投行、国际等部门参与团队营销与方案设计,有力地支撑了项目落地。制度实施以来,全年共对68个项目进行了授信平行作业。通过平行作业,在68个授信项目中,已有38户成功获批,授信金额达200.84亿元,另有16户正在审批,8户待申报。
积极服务对接中小微企业,着力提升对小微企业的服务水平,也是常州分行的一项重要工作。为做好此项工作,常州分行多措并举。一方面,丰富贷款产品,陆续开发了信捷贷、助融贷、商户贷、POS贷和微小信用贷等涵盖各类担保方式的循环贷款,允许小微企业在授信额度有效期内,根据生产经营计划多次提款、循环使用;另一方面,创新贷款服务模式,开发了随借随还功能,允许小微企业通过网上银行等自助渠道随时办理贷款的提款和还款,按日计息,随借随还。同时,完善贷款还款方式,开发了按还款计划还款等还款方式,合理设定贷款期限,对优质房产抵押等强担保的小微企业,根据其贷款用途,单笔贷款期限最长5年,生产周期和还款周期更好匹配,无需每年频繁转贷或续贷。截至2016年12月末,该分行小微企业贷款余额为48.78亿元,较年初增加了6.13亿元,增长率为14.37%。2016年,常州分行被常州银监分局授予“常州市小微金融服务工作先进单位”称号。
优化流程 满足企业新需求
“正确处理防范风险与支持经济发展、提高自身效益与履行社会责任的关系,坚持区别对待、有保有压,不断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发展。”丁义春表示,常州分行结合国家产业政策,将信贷资源有效配置到国家重点支持和鼓励发展的领域,严格限制对“两高一资”、产能过剩行业的新增授信,确保信贷资金进入实体经济。常州分行信贷政策中明确要大力发展先进装备制造业,增加对中长期技改贷款的运用,重点支持“十大产业链”中的优质龙头企业。扩大对完成转型升级、居子行业龙头地位的其他优质制造业企业及产业链的开发、支持。积极关注新兴行业企业,对暂时有困难的企业,通过匹配合适的产品、降低贷款利率、拉长计息周期等手段科学地予以救助。2016年,常州分行共优化授信客户69户,金额达60.48亿元。
“中信银行常州分行一直充当顾问角色,我们对他们很依赖。每当我们有融资需求时,他们就创造性地给我们量身定做相关产品,服务做得特别到位,我们特别愿意和中信银行打交道。”张泓建深有感触地说。据张泓建介绍,以前,该公司贷款分散在好几家银行,目前主要贷款已放在中信银行常州分行。
根据常州市经济发展情况,常州分行先后制定和发布了《关于收集梳理全市重大项目、重点项目的通知》、《关于下发〈中信银行常州分行2016年度全市重点项目〉及营销认领的通知》和《关于下发常州市“十大产业链”客户对接名单和常州市纳税前200位企业名单的通知》等文件。目前,分行重点客户名录涵盖常州市10大产业链核心企业、常州市2016年重大“项目、技改”投入企业、常州市全国细分行业领先企业、常州市上市、拟上市企业等,把支持重大项目建设、扶持优质制造业企业和创新型企业作为主要的业务拓展方向,形成并统一了营销目标及举措。2016年,营销的先进制造业企业共计获批授信30.46亿元。
在此基础上,常州分行进一步优化业务布局,联合中信集团内银行、证券、保险、信托、资产管理等各类金融资源,整合投资产业和城市运营等非金融资源,推动银政企全方位、多层次的战略合作,助力常州经济社会发展。2016年11月29日,中信集团与常州市政府举办战略合作签约暨成果发布会,中信银行、中信金融租赁、中信证券等多家中信集团子公司分别与常州市17家企业签署了21项合作协议,内容涉及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战略性新兴产业投资、海外融资、IPO、新三板挂牌等多个领域,签约金额达1017亿元。
值得一提的是,为降低企业融资成本,常州分行加大收费优惠减免力度,严格执行“七不准、四公开”等监管要求,高度重视服务收费管理,积极贯彻“减费让利、公开透明、质价相符”的普惠理念,努力挖掘为企业进一步减费让利的空间。针对不同客户制定差异化金融服务,结合授信情况进行综合考量,最大限度地减少企业融资成本。2016年,常州分行平均贷款定价水平为5.75%,较年初下降了0.64个百分点,减少利息收入1.26亿元。中间业务收入较上年下降2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