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消费网315和解平台

设为首页 | 收藏本站 | 消保媒体

当前位置:首页 » 银行金融 » 消费提醒 >> 正文

消费提醒

非法集资披“互联网+”外衣 学者官员站台需谨慎
江苏消费网 (2016-05-04) 来源:时代周报
阅读:

  最近,和“P2P”沾边的明星、专家,日子过得有点烦。东虹桥出现状况后,不少投资人跑到疑似代言的影星黄晓明微博下诉苦,目前他的微博已成P2P讨债集合地。而涉“e租宝”案被批捕的21人名单中,新出现了“经济学家杨晨”的名字。

  4月27日在北京召开的“防范和处置非法集资法律政策宣传座谈会”上,有材料显示,“泛理财化”已成为非法集资犯罪的新手法,欺骗诱导性强,专业化程度高,“经济新业态”“金融创新”等幌子令投资者的辨别难度加大。特别是,“一些犯罪分子不惜投入重金,通过电视、报纸、网络等各类媒体进行包装宣传,邀请名人、学者和官员站台造势”。

  所谓的“名人、学者和官员站台造势”,本质上和从前的“明星代言”差不多,但毕竟上了一个时代的台阶,有些新的特点。

  从前的广告代言以影视明星居多。由于不断传出丑闻,特别是新《广告法》实施后,在报纸、电视等传统媒体上,影视明星的代言实际是在收缩的。但当互联网出现大量非法集资并且采用了“泛理财化”这一新手法后,不仅影视明星找到了出路,从前在传统媒体上被限制较大的专家以及退休及部分在职官员,也找到了合适的“影响力变现”平台。

  在“泛理财”领域,影视明星、名人有影响力,但恐怕不比专家与官员的更大。营销要使受众获得安全感和认同,“专家”“官员”的光环巨大。特别是三四线城市以下区域,由于市场透明度低,信息不丰富,投资者对于投资对象的可信度乃至投资风险,往往不是看市场看数据,而是看哪些专家和官员在站台。在很多辨识能力较低的投资者眼中,政府是不会亏到自己的,那么想必“官员”也不会吃亏,假如连他们都把钱投入到了某个理财产品上,安全性自然毋庸置疑。

  真是这样吗?未必。2015年就有媒体报道,某部委数百位离退休干部在十年间陆续卷入一起非法集资案中,被“吸纳”共1.5亿元巨资。更常见的情况是,很多离退休官员身兼“受害者”与“帮凶”的双重身份。本身被骗局套牢后,还继续利用自己头顶的光环,诱使更多的人上套,以图减少自身损失。至于为虎作伥后能否“功成身退”,就看运气了。

  “代言”人群的扩编,也因为在互联网时代,“代言”的方式变得更多样、更灰色、更能规避法律风险,善打“擦边球”。这很类似于传统媒体中的“软文”,到了自媒体时代,软文忽然变成了花样百出、“色香味美”的“植入广告”。不过,在明星代言时代,大部分代言产品都是保健食品之类,还算无伤大雅。现在,非法集资的主要对象是中老年人,觊觎的是那点养老、保命的退休金,相对来说更为恶性。

  为互联网非法集资站台的三类人中,影视明星牵涉的责任比较容易辨析,即便参股也只需负相应的法律责任即可。相比之下,站台的专家、官员(退休官员),责任就比较模糊,多数情况下,不要说法律责任,连道义上的声讨都很难着力。

  在国家出台明确的监管办法之前,不妨先让每个P2P产品在“醒目部位”标识:“本理财产品的安全性及回报率与任何专家、明星及官员的表达无关”,这就像在烟盒正面印上“吸烟有害健康”一样。没办法,很多非法集资的受害者,其辨识力表现得并不比未成年人更好,也只能像保护未成年人一样保护他们了。

编辑:苏晓

分享到: 

【打印本页】【关闭页面】

发表评论

相关新闻

投诉公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