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消费网315和解平台

设为首页 | 收藏本站 | 消保媒体

当前位置:首页 » 银行金融 » 消费提醒 >> 正文

消费提醒

银行理财产品纠纷多风险防范须加强
江苏消费网 (2009-05-20) 来源:中国消费者报
阅读:

    由于理财具有一定的专业性,因此一些投资者往往会选择购买银行、基金和券商等机构推出的理财产品,委托专业金融机构来理财。

    然而,受国际金融危机影响,国内一些金融机构的代客理财产品也遭受沉重打击,由此引发的委托理财纠纷也日益增多。那么,委托理财如何避免法律风险呢?针对一些典型案例,北京未明律师事务所律师张洪明提醒,投资者在从事委托理财活动时应谨慎,要注意依法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别轻信预期收益率

    案例:2007年7月,储户李女士在银行宣称某理财产品预期年收入率高达8%-25%后,花10万元购买了该产品,在与银行签订《人民币理财产品协议书》后,另约定预期年收益率为8%-25%,上不封顶,同时约定了投资收益具体计算方式,免责条款等内容。合同到期后,产品出现亏损。李女士遂诉至法院,要求银行支付她的本金损失及投资收益。法院认为,双方系委托理财关系,预期收益率并非保证收益,银行按约定履行了义务,不存在违约问题。

    专家提醒:目前一些银行进行产品宣传时,往往只注重“预期收益率达到多少多少”的宣传,但对于产品中暗藏的风险却一言带过。因此大家一定要在购买产品前擦亮自己的眼睛。仔细阅读协议的风险提示部分,否则,一旦签字,即视为个人已对协议充分理解或者个人放弃自己的知情权,由此产生的后果,应由投资者自行承担。

风险测试须重视

    案例:49岁的方先生是汇丰银行的VIP客户,银行指派了专门的客户主任,对他进行一对一的贵宾服务。2008年7月,客户主任对他说,做双利存款,收益比普通存款多,存美元还美元,存加元还加元。基于双方此前存在的信任,方先生很快就同意了。在客户主任的引导下,他花了10来分钟就做好了风险承受能力测试和投资适当性核查,阅读并签署了双利存款确认函等文件。

    一月后,方先生发现账户里的美元等全部变成了澳元,折合成人民币后,存款也少了31万余元。在询问客户主任后,对方告诉他,双利存款是理财产品,而投资本身就是有风险的。协商不成后,方先生将汇丰银行告上法院。

    专家提醒:风险测试并非“鸡肋”,不能走过场。不同品种理财产品的法律特征是不同的,投资人与银行之间的权利义务关系也有着明显的区别。投资者做好风险测试,有利于选择适合自身的理财产品。同时,如果产品的风险高于客户的风险承受度,那么银行将产品销售给客户是违规的。

看不懂的产品不要买

    案例:前不久,在某房产公司任职的张先生收到花旗银行的一份理财产品宣传单,上面的一句话打动了他:“有效帮助您对冲美元兑人民币贬值的风险。除每年保息外,每年潜在更高票息。”等他拿到产品的详细说明书时,顿时惊呆了:长达数页的说明书里,密密麻麻写满了各种各样的数字符号,夹杂着五颜六色的表格、曲线、计算公式,原以为这份3年期挂钩原油及铜价格的产品很好理解,但看完说明书后,张先生除了清楚认购起点和其他的一些基本信息外,别的根本看不懂。

    为此,张先生特意请身为金融学博士的朋友吴先生来帮忙解释。没想到,吴先生看了说明书后,自叹“书都白念了”,这份产品说明书分明就是天书。

    专家提醒:购买银行理财产品前,越是厚的合约越不要急着签,一定要看清楚合同,尤其要注意风险提示部分和小的浅色字体。多数时候,隐藏的风险和亏损可能性就藏在其中。看懂产品说明书,搞清楚风险是买产品最根本的前提。

不要迷信私人银行

    案例:2000年,金先生在荷兰私人银行拥有自己的账户,存入了120万美元和60万港币。私人银行专为身家千万以上的富豪们服务。

    2007年10月,金先生有意投资港股,就请银行客户经理帮其推荐股票。客户经理发给金先生一封邮件,推荐了3只股票,随后又给金先生打电话推荐了一只产品,说可以用比市场价低20%的价格买入股票(即打折买股票),让他先买1000股试试。2007年10月12日,客户经理帮金先生“以市场价的79.9%”价格购入了1000股中国铝业,投资期限一年。3个月后,客户经理催金先生往账户里打款。经交涉后,金先生才知道,自己买的根本不是什么打折股票,而是高风险的金融衍生产品,风险等级为最高级别的5级。

    当金先生搞明白是怎么回事,要求取消合约、赔偿损失时,客户经理告诉他,合约无法提前中止。2008年11月5日,银行对金先生的账户强行平仓,并要求他归还欠款23万港元。

    专家提醒:私人银行客户一般都是高端客户,法律一般视他们为专业投资人士,有能力承受高风险金融衍生产品,所以银行在销售金融衍生产品给这些人士时是可以不作详细解释的,也无须对其做风险测试。而且,对于高端客户,一般会在客户开户资料的授权书中注明,银行通过电话确认就可以替客户进行投资。所以除非客户在开户时要求取消电话销售这一方式,否则,接到客户经理的产品推荐电话,投资者一定要谨慎,千万别太相信客户经理的宣传,别太迷信银行的投资能力。(■本报记者 聂国春)

编辑:孙林美

分享到: 

【打印本页】【关闭页面】

发表评论

相关新闻

投诉公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