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胡军
在异乡工作的人告别同事回老家过年时,经常听到的一句话就是“记着回来带点家乡的土特产”。而从家乡回到工作地的人们,也喜欢在赠送礼品时说一句 “这是我从老家带来的土特产”。毫无疑问,近年来,随着全社会对食品安全的重视,绿色无污染、原生态的土特产食品越来越受到青睐。
然而,在春节这样的节假日交通高峰期,带着大包小包的土特产,着实是一件让人非常头疼的事情。很多人都在想,要是能够在网上买到地道的家乡土特产该是一件多好的事情。
“在互联网+时代,在网上买到家乡的土特产并不难,但要保证地道却不容易。”对于网售土特产,有过多次购买经历的湘籍在京人士宁先生并不是很看好,“不知道是物流时间的问题,还是生产的问题,总感觉那味道跟在老家吃的不太一样。”
互联网并非唯一“魔法棒”
在互联网+时代,“将地方土特产放到网上去”不仅仅是渴望增加收入的农户们的迫切期待,也是许多地方政府的政绩渴望。“能把地方土特产搞出名,能卖得出去,对老百姓来说,就是增加一个可观的收入渠道,对地方政府来说,也有面子不是。”对于网售地方土特产,安徽某地的一位副镇长吴先生深有感触,“现在农民光靠种地,挣的钱确实不够,很多年轻人都出去打工,留不住青壮劳动力,要是能把土特产搞起来,收入高了,返乡的人才会越来越多。”
据多位从事当地土特产网络销售的经营者介绍,决定土特产能否上网销售得好的主要因素有两个:一是名气,二是离乡工作的人员有足够的影响力和购买力。
春节期间,一直在忙着往外发送当地特产“女山湖小银鱼”的安徽土特产经销商任先生的说法非常有代表性:“土特产,除了那些全国都有名的以外,其他的地方土特产,一般都只有本地人知道好不好,都是在外地的本地人买了自己吃,或者送人,因此,名气越大当然送礼就越有面子了。但是,怎么搞出名气来,这个非常难。”
2014年4月25日《舌尖上的中国》第二季播出了陕西省榆林吴堡县张家山的手工挂面,吸引了全国各地的美食爱好者。片中的主角由当地人张永强牵头,由50家张姓农户组成的“老张家手工挂面专业合作社”立即感受到了这一“魔法棒”的魔力:合作社于4月22日注册的淘宝官方旗舰店,在节目播出前的三天里,仅销售出去了两盒手工挂面,而节目播出后的三天之内,合作社库存的4000多斤手工挂面全部售罄。除了老张家的手工挂面,《舌尖2》里出现的其他土特产也呈现销售火爆的态势。亮相《舌尖上的中国》的雷山鱼酱,上网仅半天就从过去一年1000份的销量到售罄;土房口腌腊制品厂的四川腊肉,在《舌尖2》播出之后的一个星期达到1万公斤的销售量,交易量增加了300%;澄海银屏蚝烙的日销售量猛增4倍,达到每天400份。“不管什么土特产,在《舌尖上的中国》这样的节目上播出一下,肯定都能出名,都能一下子卖得特别好。”对于《舌尖上的中国》这样的土特产营销“魔法棒”,吴副镇长非常羡慕,“现在对地方政府来说,难就难在没有合适的宣传平台,把土特产的名气推广出去,让更多的人知道,否则,就靠着那些在外地工作的本地人去买,是远远不够的。”
地域限制导致“土味”难保障
随着让许多土特产食品一夜走红的《舌尖上的中国》在全国的热播,“吃货”一词被灌注了更多的褒义成份,许多年轻人甚至以“吃货”自居。在这种潮流下,网络上各种土特产的讯息开始铺天盖地:辞职卖牛肉丸、朋友圈卖家乡蔬果和腊肠、加盟特产分销平台做微商……仿佛一夜之间,土特产食品销售便成为一股炙热的风潮,席卷了整个网络世界。
“卖自己家乡的特产,有老乡资源很重要。”已经从当地土特产食品销售尝到甜头的湖南经销商黄先生深谙其道,“我大学就是学市场营销的,搞起来不复杂。现在以朋友圈为营销主要手段的特别多,没有熟人圈子肯定不行,熟人吃了觉得好,才能辐射到他身边的朋友,对我们来说,就是给潜在客户提供了一个试吃的途径,产品就能卖出去。”
调查发现,比较成熟的土特产食品销售的毛利率,一般都在20%到50%,而经过筛选、包装等精加工的土特产食品,利润更高。目前,网络购买土特产食品的主力是80后、90后,其60%的网购行为,都是通过朋友推荐及生活发现来实现。
据了解,目前网络热销的土特产食品分为两类:一类是容易储存和运输的,包括干货、茶叶、板栗、肉菇、山核桃等的容易包装的产品;另一类是对保鲜要求高且不方便运输的生鲜特产等。后者对物流的要求颇高,风险也更大。“大多数从事土特产网售者,其初衷都是家乡的土特产非常有特色,而且是绿色无污染的,就是想把老家的土特产卖出去,给乡亲们增加收入。当然,自己也要从中获得利润。”对于土特产食品的网络销售,从业三年的河北籍在京人士李先生颇有感慨,“南橘北枳啊,有个水土服不服的问题,既要保证能长时间保存,延长保质期限,还要保证鲜度,确实有点难。”
据李先生介绍,虽然全国各地都有自己的独特的土特产食品,但越是好的,越是独特的土特产食品,越是有严格的地域限制,产量都极其有限,而且很多土特产都有独特的采集和生产时限,要保证原汁原味就难以长时间保存和远距离运输。
根据“中国农业生鲜电商发展论坛”发布的数据显示,全国4000多家生鲜电商企业中,只有1%实现了盈利,生鲜特产冷链物流成本比普通特产高出1-2倍,如何控制成本是一个难题。
难解的死结:产量VS质量
因《舌尖上的中国》而红遍全国的四川土房口腌腊制品厂,就遭遇了网络订单过多而忙不过来的困境。由于其生产四川腊肉、腊肠的加工依靠当地的传统技艺,纯手工制作,有经验的员工一个人一天最多也就能做200多斤。虽然是工厂化生产,但日产3000斤是生产极限,1000斤以上的大订单要提前一个月预订才能确保按时交货。
事实上,纯粹意义上的纯农家生产土特产四川腊肠,都是家庭为过年过节准备的,产量十分有限,而且具有非常明确的时间节点。“不客气地说,要产量就得丢质量,要质量的话产量就上不去,这就是土特产的魅力。真正原汁原味的,都是过年前那个时间段才能做,一般家庭也就做个百八十斤的,自己还要留着吃,就算挨家挨户去收,也就那么多量。”在网络上销售四川腊肉一年多的重庆籍在京人士石女士认为太难了,“现在都是专门制作出来卖的,一是做的量大了,萝卜快了不洗泥;二是为了保证长距离运输和长时间保存,工艺上也不完全一样了,口感、质感和在农户家吃的就不太一样。”
据了解,除却少数如干果类的土特产食品外,绝大多数土特产食品都有非常鲜明的地域特色,原料采集、加工甚至是后期的销售渠道,都离不开所属地的历代传承和自然馈赠。
以同样因《舌尖上的中国》而全国知名的雷山鱼酱为例,只能采用当地独有的爬岩鱼,而且抓捕爬岩鱼不仅依赖传统的抓鱼技艺,还受限于大自然。爬岩鱼喜欢生活在干净水域,对环境极其挑剔,所以暂时没有人工养殖,全靠野生繁衍。而爬岩鱼的繁殖力很低,不可能实现大规模的捕捞。每年爬岩鱼只在六七月大量出现,并且数量不一。近几年,由于抓鱼的人越来越多,爬岩鱼的数量已经越来越少。
“并不是所有特产品牌都适合规模化生产,大多数具备浓郁地域特色的土特产食品,都有原料、加工时机和加工工艺的严格限制,而且很多食品如果采用传统工艺,不加添加剂的话,根本就不能实现长时间保存和运输。”对于部分土特产食品网售后出现的问题,从事网售安徽土特产的任先生一语中的,“两个问题是最严重的,一是山寨化的粗制滥造,二是违背传统工艺的规模化生产,这两条对土特产食品都是致命的。”
对此,中国特产协会的专家组成员、中国人民大学农业与农村发展学院教授郑风田认为:“并不是所有特产品牌都适合大规模扩张。一个地方的水土有一个地方的口味,土特产进行产业化、品牌化的发展,要根据产品自身的资源和市场的状况来制定计划,不能盲目扩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