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消费网315和解平台

设为首页 | 收藏本站 | 消保媒体

当前位置:首页 » 信息中心 » 国内消费 >> 正文

国内消费

关闭按钮“躲猫猫” 恼人的“弹窗”还要飞多久?
江苏消费网 (2023-04-11) 来源:消费日报
阅读:

  在今年全国两会上,全国政协委员、致公党江苏省委会副主委、南京大学经济学系主任杨德才在提案中建议,加大力度治理“弹窗广告”等网络强制性广告。杨德才调研发现,目前“弹窗广告”等网络强制性广告主要存在三个方面问题:一是数量多、范围广,且存在出现上升的趋势,内容上则是良莠不齐,包括涉及软色情等内容,严重危害了青少年的身心健康;二是网络强制性广告缺少有力监管;三是很多网络运营商为了追求利益,将网络强制性广告作为收入增长点,进一步造成了网络强制性广告“无节制”的情况。

  

4.jpg

 

  无论是手机上还是电脑上,浏览网页时常会出现页面上跳出“弹窗广告”的情况。一点暂停键,花花绿绿的广告画面马上占据了屏幕;一条广告上有上下左右好几个关闭按钮,一不留神就陷入下个链接;点击应用着急要改文档,却突然打开了购物软件……各种类型的弹窗广告让人不胜烦扰。专家表示,这类过度推荐、无法关闭的弹窗广告行为违规违法,严重干扰用户正常使用网络。多方建议,应加强对弹窗广告的监管,压实推送平台审查责任。

  弹窗广告频频现身

  互联网弹窗广告是指打开网页、软件、手机APP等的时候自动弹出的广告。近年来,我国对弹窗广告进行过多次治理,并颁布了《互联网弹窗信息推送服务管理规定》《互联网广告管理办法(公开征求意见稿)》等,使弹窗广告治理有规可依。然而,弹窗广告标识按钮“躲猫猫”,反复关闭反复弹出,“摇一摇”、误触等造成恶意跳转等情况在互联网中仍较为广泛地存在,让用户不堪其扰。

  据新华社报道,来自天津的张女士购买了某视频播放平台的会员,在观看一档综艺节目时想关闭广告,但关闭按钮过小,导致她误触广告,跳转到了购物软件。另有受访者讲述,部分APP的弹窗广告关闭按钮会满屏移动,用户需要跟随它的移动方向,多次点击才能关闭。山西太原市民孙女士介绍,打开一些应用时,页面经常会自动跳转到游戏应用的下载页面,并进行自动下载。仔细查看发现,开屏页面中间写了“摇一摇有惊喜”。她感到不解,“拿着手机难免有晃动,难道所有的晃动都算摇一摇?”

  “快充6分钟,续航200公里,新能源汽车上市了。”北京市民王先生在浏览某APP时看到这则“新闻”,立即点了进去,结果发现里面在卖汽车贴膜、坐垫、玻璃水等车辆周边产品,与新能源汽车上市没有半点关系。

  在各大社交平台,互联网上各种类型弹窗广告成为诸多网友的吐槽对象,在如何关闭弹窗广告的“技术交流贴”里,关闭弹窗广告的教程详细到如何使用第三方软件和对本机进行设置。

  治理为何这么难?

  目前,中国网民数量已超10亿人,弹窗广告影响到每一个网民的上网体验。多方表示,弹窗广告违法违规成本低、对它的执法又缺乏明确标准,这些都给治理带来了困难。

  弹窗广告违法违规成本低,而且收益很高,这是乱象屡禁不止的重要原因。据新华社报道,某家可以办理游戏行业弹窗广告推送的互联网公司业务员介绍,如想在一些浏览器推送广告,需预充值6000元至2万元不等的费用,如想做开屏广告,即使是小广告位,每天的广告费也至少需要8万元,多则需要180万元。

  此前有媒体报道,互联网弹窗广告已形成一条产业链,PC端一条弹窗广告低至1分钱,移动端一条弹窗广告低至2分钱,一家公司单日最高可提供上百万条弹窗广告服务,数量惊人。甚至有专做弹窗广告的营销网站承诺,可以根据网民在搜索引擎搜索的关键词,以及浏览过的同行网址等,为这部分网民设置标签,此后在他们上网时进行追踪并有针对性地投放广告,做到“精准定位”。

  事实上,根据《互联网广告管理暂行办法》,对于目前常见的弹窗广告违法现象,处罚金额往往在3万元以下,与广告盈利相比较,罚款不值一提,很难起到惩罚和震慑效果。

  不断完善监管体系

  弹窗广告的问题,很大程度上说明了弹窗广告的边界模糊、监管乏力、体系不完善。有些游戏通过看广告得奖励的形式,创新了新的广告弹出模式,有些APP设置了“摇一摇”的模式来进入广告详情或跳转相关应用软件,弹窗广告的无孔不入、无处不在也让监管的难度大大提升。

  弹窗广告乱象引起了我国相关部门的高度重视。2022年12月,中央网信办部署开展“清朗·移动互联网应用程序领域乱象整治”专项行动,全面整治各类应用程序弹窗多且难屏蔽的问题。重点整治弹窗页面设置虚假关闭、跳转按钮,利用引人误解的内容欺骗、误导、诱导用户点击或自行跳转至其他链接。2021年,工信部进行了为期半年的互联网专项整治,整治内容也包括对应用软件启动弹窗欺骗和误导用户等问题。

  中国政法大学传播法研究中心副主任朱巍表示,多轮有力治理下,弹窗广告乱象得到了很大程度遏制。未来,可进一步通过精细的制度规则、严密的管控机制、广泛的公共参与、理性的行业自律等多维施力。

编辑:刘灿

分享到: 

【打印本页】【关闭页面】

发表评论

相关新闻

投诉公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