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消费网315和解平台

设为首页 | 收藏本站 | 消保媒体

当前位置:首页 » 信息中心 » 江苏消费 >> 正文

江苏消费

村头空置房,变身“好邻养老社”
江苏消费网 (2019-06-03) 来源:新华日报
阅读:

  栖霞区龙潭街道探索乡村养老新模式

  

  今年89岁的陈秀英,每天都会走进栖霞区龙潭街道靖安佳园社区的“好邻养老社”。在这里,做艾灸、吃中饭、做手工、看电影……和众多老年朋友围坐一起,消磨一整天的时光。

  涉农街道龙潭的老年人口已经达20%,进入深度老龄化阶段。如何让乡间留守老人安享晚年?该街道激活农村大量空置房,推出以“互助共享”为特色的“好邻养老社”,正在探索一个农村养老服务的新模式。

  因地制宜,闲置民宅变身“养老社”

  陈店村的“好邻养老社”就坐落在村干道边上,一座两层农家小楼,门口一块大晒场。“这是租用的农民闲置房屋改造的,二楼摆放养老日间照料床位,一楼是图书室、棋牌室、影音室等公共娱乐空间,门口空地可以作为活动场地。”陈店村社工陈菲菲介绍,每天固定有十几个老人来这里打牌看书,而一到农闲时人就多起来,去年重阳节搞活动一下来了100多个老人。

  “芦叶、米都是我自己带来的,在这里很热闹,我有空就过来转转。”在一楼的互助餐厅里,65岁的谢玉华正在包粽子,为即将到来的端午节作准备。“她粽子包得好,我们这里很多人都请她帮忙包呢。”养老社管理员陈桃红告诉记者,村里都是熟人,有了这个地方后,老人们更加喜欢聚在一起了,有事也能互相帮助。

  房子西头是一块小菜地,“虽然每家都有地,但这块互助菜园很受欢迎。”陈菲菲说,老人们在这个互助菜园忙着种菜收菜,互助餐厅里有柴米油盐,老人们自己动手烹饪享受美食,找回了当年“农村大食堂”的感觉,“不少老人还自己从家里带菜带酒来这里聚餐,其乐融融。”

  据介绍,龙潭街道的“好邻互助社”一般4~5个村民小组设置一个点,保证农村老人出门五分钟就能到达,自2015年7月筹备以来,目前已经实现了街道24个村社区的全覆盖。社内设有互助聊吧、互助菜园、互助餐厅、互助理发、互助维修、互助缝补等项目。

  和睦邻里,家门口互助式养老受欢迎

  从南京新街口开车到龙潭街道要一个多小时,而从街道办事处到最远的马渡村,也要近40分钟车程。地处南京最东部,龙潭街道位置偏远、地域狭长,农村老人居住分散。“市区的养老服务资源很难延伸到这里,而城市社区养老模式也很难在这里落地生根。做好农村的养老服务工作必须因地制宜,接地气才能得民心。”龙潭街道党工委书记孙东方说,“好邻养老社”是街道专门为农村留守老人打造的服务品牌,由街道统一标识,在各村租用村民闲置房屋,开设“好邻养老社”连锁点。各村根据实际情况,在统一服务内容的基础上,各自个性化设计,目的就是打造“让老人在家里养老”的体验,营造互助和谐的邻里氛围。

  “现在,我们的免费理发项目十分受欢迎。下一步我们准备推出修脚服务。”靖安佳园社区书记薛宣祥说,社区里有赋闲在家的修脚师傅,他们正在动员他到“好邻养老社”里来为老人服务。他介绍,限于老年人的生活水平、消费习惯,目前“好邻养老社”的运营靠政府投入以及购买服务,同时引入社会组织运营,基本都是提供免费服务。如何让政府投入的资金发挥最大效能,同时带动更多社会资源注入?“好邻养老社”的一大特色就是,倡导构建邻里互助网格,充分利用农村地区紧密的邻里关系,开展互助活动。

  大棚村的平安互助会、马渡村的互助理发室……每个“好邻养老社”都有自己的服务特色。据介绍,“好邻养老社”自正式运营之初,就引入街道爱心百分百志愿者联盟,鼓励低龄老人志愿者为高龄老人提供志愿服务,通过党员志愿者的带头作用,不断引领更多的低龄老人志愿者常态化提供志愿服务。与此同时,多方对接高校志愿组织力量,挖掘邻里间年轻的志愿者,定期开展志愿者技能培训,不断为“好邻养老社”注入新鲜力量。

  催生需求,“短托”照料亟待医疗支撑

  河东街58号原中国水泥厂小学校址,被改造成了龙潭街道“好邻养老社”服务中心。这是散布各村落的“好邻养老社”的总站,配备了专业的医务室,不仅有日间照料床位,还试点了“短期托养”服务。

  85岁的王爷爷不仅“自费”在这里助餐,而且住进了这里的“短期托养”床位。推着他在院子里蹓跶的护工告诉记者:“他儿子这段时间上班老出差,家人精力顾不上,担心老人一个人在家出意外,所以就送过来短期住一段时间。” “像王爷爷家人这样的需求,如今在农村也越来越多了,最近就有很多子女来咨询。我们准备扩大床位数量。”承接“好邻养老社”运营工作的南京常春藤老年服务中心负责人王红梅介绍。

  “我们是农村拆迁安置小区,空巢老人多,很多子女在外打工不放心,也有了花钱买服务的意识,希望社区能提供‘托养’服务。”靖安佳园社区书记薛宣祥准备再腾出社区里的两套房,请专业社会组织试点开展老人的全天托养服务。

  记者了解到,龙潭街道在马渡村、大棚村和长江村“好邻养老社”服务点与卫生服务站相互融合,打造医养融合新试点,很受老人欢迎。但总体而言,医疗服务短缺,仍是农村养老中的一个短板,也是进一步拓展养老服务的阻碍。王红梅告诉记者,农村缺乏专业医护人员,很多养老服务站点只能配备日间照料床位,无法也不敢开设全天托养服务。

  龙潭街道的“好邻养老社”形成了总站—分站的连锁式全覆盖的网络。王红梅说,这一设计很契合农村实际,在偏远村庄都有了这个平台之后,农村老人养老就找到了“组织”,各种送医、助老服务进村就有了长期对接的平台。在这个互动的过程中,农村养老真实需求正不断浮出水面,亟待全社区的关注,需要政府政策、社会资金等多方力量注入。

  本报记者 仇惠栋

  本报通讯员 杨智泉 朱利虎

编辑:张宜贺

分享到: 

【打印本页】【关闭页面】

发表评论

相关新闻

投诉公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