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民银行近日发布的支付体系运行情况显示,今年一季度,我国移动支付业务呈现爆发式增长,全国银行机构共处理移动支付业务13.76亿笔,金额同比增长921.49%。
“现在我几个月才取一次现金,连银行卡都用得很少。打车、逛超市、看电影以及外出吃饭,都用手机支付。”90后消费者王江宏说。
手机替代钱包的时代真的到来了吗?
“手机在手,轻松搞定购物、支付和资金管理,给人们的日常生活带来诸多便利,更多人从现金支付、刷卡支付、PC端支付等转向移动支付。”11日,金融信息化研究所所长李晓枫在南京笑言,“手机支付用户已有2亿多,移动支付爆发式增长的当下,实体钱包的制造商们可能得考虑转型了。”921.49%的高增长,一方面来自红包等支付场景季节性爆发带来的用户量和使用黏性的提升,另一方面来自移动端各类APP搭建支付场景的增多和用户APP端整体支付行为的增长。
站在“风口”下,移动支付领域风起云涌。也有专家指出,移动支付进一步发展还存在两大障碍。“想让用户高频率使用移动支付,需要尽快大大丰富应用场景,同时加快‘安全’这一难题的解决和完善。”李晓枫说。
亿欧网创始人黄渊普也认为,手机要想真正替代钱包,必须有丰富的应用场景作为支撑。“应用场景的数量取决于移动支付的规模和发展速度,支付宝之所以成为主流第三方支付工具,关键就在于应用场景丰富,很多电商网站都可以用。无论是前期的抢红包大战,还是移动打车大战,以及近日的线下商超抢夺战,第三方支付企业的算盘都打在抢占移动支付入口上,想借此打造属于自己的多场景O2O支付闭环,从而培养用户消费习惯,备战移动支付爆发期。”
“以前支付交易离不开卡,去年年底POS装机量有1200万台,4年涨了12倍。而移动支付的交易额2010年586亿,去年5.99万亿,3年增长了100倍。”第三方支付平台“掌优宝”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我们现在正努力打造越来越多的支付场景,让消费者下载APP,绑定银行卡。要想让移动支付产品被用户接受,关键是将产品的功能与用户日常生活应用场景紧密结合,否则会降低用户粘度,即使安装了相关应用,也不过是‘僵尸APP’。”
今年以来,移动支付应用场景迅速增加,改变着人们的消费习惯。腾讯、阿里巴巴、百度、京东、苏宁等都在构建自己的支付平台。今年一季度,支付宝钱包缴纳水电煤费的人次同比去年增长212.7%。苏宁易付宝也宣称,将在未来3年投入20亿,打造覆盖全国的“易付宝+本地生活” O2O场景。“我们最新签约了500家全国代理商,将实现覆盖线下实体零售+生活服务网点15000个。在南京,目前已覆盖1700多家第三方零售网点,包括南京新百、东方商城等百货商场。社区生活层面,易付宝优先与南京莲花物业、银城物业达成合作,有超过20多个小区、40000名业主可扫码支付物业费。我们还有一个重磅场景‘超级星期六’,很多商铺推出优惠活动,让消费者每到星期六就想起易付宝。”苏宁金融集团渠道中心总经理戴枫说。
移动支付的发展速度越快,安全问题也越凸显。相关报告显示,截至去年底,我国存在支付风险的用户占比达21.8%,平均每5个使用移动支付的用户中就有1个面临支付安全风险。支付宝统计显示,从拦截和处理的风险状况来看,最常见的风险类型是信息泄露引起的账户被盗和个人欺诈,占网上支付风险的八成以上。
可以说,移动支付的安全程度决定了这个行业的发展上限。“今后,移动支付要实现多因素身份认证,手机短信安全码仅作验证安全参考。”李晓枫说,目前全国性的移动金融安全可信公共服务平台正在建设中,银行、电信运营商等30家机构已接入,并在人民银行与国家发改委联合推动的移动金融技术创新试点城市实现应用落地并发卡。
业内人士指出,移动支付的浪潮越堆越高,除了对传统行业的颠覆,对支付形式的创新也势不可挡。未来,移动支付将向两个方面延伸:一是硬件,随着智能手机、智能可穿戴设备的普及发展,移动支付会越来越流行和便利;二是软件,支付与社交的结合让移动支付更方便地在陌生人之间使用,甚至彻底改变人类货币的使用方式。
记者宋晓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