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8家消费维权单位联合发布《杜绝维修欺诈,手机厂家售后服务调查报告》
本报讯(记者李燕京)针对手机维修欺诈频发,5月13日,北京、天津、上海、重庆、河北、山西、辽宁、吉林、黑龙江、江苏、浙江、安徽、福建、江西、山东、河南、湖北、湖南、广东、广西、陕西、大连、厦门、青岛、深圳、沈阳、长春、哈尔滨、南京、杭州、济南、武汉、广州、成都、西安、昆明36个省市的消费者组织及中国消费者报社、中国消费网,共38家消费维权单位,联合发布《杜绝维修欺诈,手机厂家售后服务调查报告》,共同向手机维修欺诈说“不”。
去年以来,手机维修欺诈事件屡屡被曝光,引起了各地消费者组织的高度关注。此次调查历时一个月,38家消费维权单位围绕手机厂家所采取的售后服务举措是否能够杜绝维修欺诈、确保消费者安全放心消费而开展,调查对象为当前手机销量排名靠前、在业内具有较大影响力的13个手机厂家及其授权售后服务网点。调查内容主要包括25项具体售后服务举措。为便于消费者直观了解各品牌的相关举措,将每项举措设计为4分,如果被调查品牌有相应举措,即得4分,反之则为0分。
38家消费维权单位认为,尽管这25项具体措施并非都是手机厂家的法定义务,但手机厂家如果能够通过更多的渠道和更为完善的服务措施,向消费者提供更为便捷、有效的服务,就会更好地避免维修欺诈事件的发生。
调查发现,13个市场主流品牌手机的售后服务措施尽管都能在某种程度上避免维修欺诈事件的发生,但服务措施的完善程度仍然相差较大。在13个主流品牌手机中,索尼售后服务举措相对健全,得分最高;而苹果、中兴、步步高/VIVO等3个手机品牌得分刚刚及格,小米和HTC则一同垫底。主要丢分项为:“授权服务网点是否有明确的保外维修收费标准,例如张贴了保外维修海报等”、“手机厂家是否在官方网站公布维修项目及价格以便于消费者查询和参考”等。
当前,手机维修中最突出的一个问题是黑维修网点真假难辨。调查发现,部分手机厂家不能通过多个渠道向消费者提供正规的售后服务网点信息,让消费者备受黑维修的困扰;一些手机厂家或其授权的服务网点,因未公示收费标准,或未在官方网站公布维修项目及对应的收费标准等原因,导致售后服务透明度较差;他们所提供的相关售后服务项目,也不足以让消费者避免维修欺诈的困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