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不仅关系着每一个人的切身利益,也影响着国家的长远发展。正因如此,《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关于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部分格外引人关注。此次改革将着重从哪些方面入手?教育领域将会有怎样的改变?近日,本报记者专访了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研究员储朝晖。
为教育公平清障
中国消费者报:《决定》称,要统筹城乡义务教育资源均衡配置,实行公办学校标准化建设和校长教师交流轮岗。请问“公办学校标准化”是什么概念?其对教育资源优化配置有何意义?
储朝晖:公办学校标准化建设是指政府给学校配置相同标准的教学资源,而不同的教师、不同的校长又可以根据各自的教育领悟创造性地办好自己的学校。所有学校应该遵循的同一个基本原则是,要依据学生的成长发展需要去确定教学计划和对学生的评价机制。所以在理解公办学校标准化建设时要注意,并不是单纯从结果而言的要把所有学校办成千校一面,而是政府在资源配置中对各个学校一碗水端平,以平等的条件为基础鼓励办好各个学校,促进教育公平。
中国消费者报:《决定》中提出的“不设重点学校重点班,破解择校难题,标本兼治减轻学生课业负担”成为学生和家长们最关注的热点之一。请问不设重点学校重点班对学生的成长和发展有何深远意义?
储朝晖:我们过去各个地区各个学校的差异非常大,提出这个原则有助于把这个差距减小。“不设重点学校重点班”从公平的角度来讲,我认为目前政府要做的主要是要把重点学校重点班原有的特权消除,比如这些学校招生时的限招、师资经费较其他学校高、项目经费巨大等。“不设重点学校重点班”虽不是简单的拉平均,但政府对其资源配置和权力的规范方面要与其他学校平等,而不是把学生分成三六九等、厚此薄彼。
从学生的成长发展角度来考虑,“不设重点学校重点班”也是一种更加科学的选择。每个学生成才的路径和快慢都不同,未必走得快的学生最终一定能成为最优秀的人才。在此期间,尤其在中小学阶段,把学生分成快班慢班,重点非重点学校实际上是对学生成长的一种伤害。从现实来看,我们现在办的重点班也大都是畸形发展的重点班,只是在考试分数上对学生加以区分,对学生的人格修养等方面的发展都有所忽略。所以从这个角度而言,停止重点学校重点班不是反对因材施教,而是使教育教学更加符合学生成长发展的规律。告别单纯的快马加鞭把学生管得很死,给学生更加自主的学习空间才能把学生的优势和潜能激活,更加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性和创造力。
打破一考定终身
中国消费者报:《决定》中提到,要探索招生和考试相对分离、学生考试多次选择、学校依法自主招生、专业机构组织实施、政府宏观管理、社会参与监督的运行机制,从根本上解决一考定终身的弊端。请问“招生和考试相对分离、学生考试多次选择”的具体操作模式和意义所在?
储朝晖:招生和考试相对分离,实际上就是分离中国现行的这种由政府统包统揽的高考、招生合二为一的体制。统考统招的主体是政府,招考分离就是改变政府的站位,考试由专业组织进行,招生由各个学校进行。这样一来政府不再是考试招生中的主体,招生主体转变为专业性更强的学校去进行自主招生,学校和学生在此过程中都有了更大的自主性。
招考分离把原来主体集中的制度分离成各个主体比较明确的制度,有利于实现最终的责权利统一。现有的统招统考制度责权利是分离的,比如招生办负责招生,招生之后再把学生分配给各高校,招生办掌握了招生的权力,但是利益是否与他们相关呢?事实是,学生招的好坏与招生办并没有直接的利益关联,所以他们可能会并不在意招生质量。若各高校自主招生,招的好坏与自己的利益直接相关,这样的责权利统一更有利于招生工作。
学生考试可以多次选择,觉得考得不好可以再考,直到满意为止,这样使学生的自主空间变得更大。而且,考试成绩将不再成为唯一的依据,各个学校可以自己决定考核标准,综合考虑学生的各方面才能,并逐渐形成一定的招生机制。
中国消费者报:“打破一考定终身”在实际操作中有何难度?
储朝晖:我认为最大的难度还是在于转变公众的思想观念。由于没有相关背景,公众还是用过去统考统招的思考方式去对改革内容提出问题。原有的招生考试框架是考试,考学生的知识点,但是知识点对学生的成长发展是否有用呢?很多高校反映,在高考招生后,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高分考生和低分考生开始变得没有太大差别。由此可见,单纯以考试分数为主的评价机制并没有太大意义,这就要求我们逐渐走向对学生综合素质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等通用素质评价。在这个改变的过程中,公众很难一下子转过这个弯来。
中国消费者报:有人说推进考试招生制度改革是教育改革中“最触动灵魂的改革”,请问您怎么看?
储朝晖:从目前来看确实是这样的。长期以来,学生从幼儿园到高中基本上都是奔着高考去的,可以说高考改革对于整个教育领域来讲影响是巨大的。由于没有判断依据,各方人士的观点很难达成共识,因此之前很多人并不都明确教育改革将走向哪里。此次十八届三中全会的决定,帮我们把呼吁多年要实现的蓝图绘制了出来。它的目标就是建立有助学生成长发展的考核机制,而不是把考试放在比学生还高的位置。考试应该为学生服务,这是一个基本的理念,也是贯彻以人为本基本理念在考试招生制度中的一个具体操作。
管办评分离激活竞争
中国消费者报:《决定》指出,要深入推进管办评分离,扩大省级政府教育统筹权和学校办学自主权,完善学校内部治理结构。请问管办评分离的具体含义?
储朝晖:管办评一体是政府把教育领域的相关问题抓到一起,而不管其是否具有专业性,这一问题的长期存在阻碍了教育的长期发展。管办评分离要求各司其职,政府如果要承担起管理的责任就不能办学,也不能去评价学校。办学可让学校成为相对独立的法人,评价学校可以成立第三方独立评价机构。
中国消费者报:请问管办评分离在整个教育改革领域的意义是什么?
储朝晖:管办评分离,将政府管理、学校办学和第三方机构评价分离,各学校可以在行业之间形成竞争,其作用就是通过管理体制的改革去激活教育领域的创造力。管办评分离之后,学校办得好与不好都要依靠自身的实力,学生通过自己的判断做出选择,长此以往,形成竞争模式和一个自主发展的机制。自主发展机制可以激发人的创造性,激发办学和教学人员的活力,在竞争中把学校办好。这个办好的标准不是单一的,而是多样的,是根据人的状况和综合素质去形成一个多元的自主评价机制,这样有利于使教育更符合人的成长发展特点。(王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