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消费网315和解平台

设为首页 | 收藏本站 | 消保媒体

当前位置:首页 » 信息中心 » 国内消费 >> 正文

国内消费

油糖酒集体提价现涨潮 百姓争相做“囤族”
江苏消费网 (2010-10-29) 来源:南方日报
阅读:

  在房价依然高烧不退的时候,由农产品涨价生发的食品价格飙升又虎口大开,有人甚至抱怨:沉甸甸的瓦片让人直不起腰,如今手上的饭碗也越来越沉重!

  食用油涨幅超过10%

  据悉,广州好又多超市内的食用油产品价格自上周已经作了新的调整。金龙鱼、鲁花、福临门等多个品牌均有不同幅度上涨,最高涨幅达15%。

  广州物价局公布的信息显示,中秋节后广州市的食用油价格涨幅明显,其中散装批发价格平均上涨12%-20%,小包装食用油零售价格上涨10%—15%。小包装食用油批发价格亦全线上涨,其中鲁花花生油5升由88元升至95元,升幅8%。

  广州物价局表示,虽然目前批发价格涨幅并未完全传导至零售市场,但农贸市场、超市等终端食用油价格已陆续跟涨。其中,农贸市场的金龙鱼调和油由55元涨至59元,涨幅7%。据报道,目前食用油巨头金龙鱼涨价方案已经确定,旗下各类产品的涨价幅度在4%—10%不等,其中金龙鱼二代调和油价格上调10%,个别油种如大豆油价格上调幅度可能超过10%。

  大豆进口价格持续攀升被认为是此次食用油价格上涨的最大推手。除此之外,广州物价局的分析认为,自9月、10月份开始,随着气温逐渐降低,食用油需求趋于旺盛,国内食用油市场转入传统性消费旺季,这也是推动食用油价格上涨的一个原因。

  涉糖食品集体提价

  上游农产品价格的上涨对下游产品价格的影响正在不断显现。鸡蛋、面粉涨价,糖价飞涨,下游的泡面、糖果最近已经纷纷涨价。

  据了解,目前市场上食糖的批发价相比去年同期,上涨了近70%。白糖的价格从两年前不足3000元一吨,飙升至现在的6000多元一吨,翻了一倍。中国食糖网的信息显示,广州10月19日白砂糖的价格为6520元/吨,比18日上涨了130元/吨,比上周上涨了390元/吨,比上月上涨了 640元/吨。而在白糖主产区湛江,19日的价格为6350元/吨,比上周增加了280元/吨,比上月贵了450元/吨。

  面对白糖价格的节节攀升,中国糖业烟酒公司近日发出调价通知,要求各种规格的食糖价格全面上调13%。由于白糖在糖果的成本里占了近一半,于是近日各品牌糖果纷纷被迫调价。今年以来,糖果经历了两次价格调整,一次是在上个月,而另一次就在白糖价格飞涨的国庆后, 包括不少消费者熟悉的品牌,如大白兔、阿尔卑斯、徐福记等。徐福记糖果的批发价从29元/公斤,上涨到了32元/公斤,雅客橡皮糖的批发价从18元/公斤,上涨到了21元/公斤,就连多年价格维持不变的阿尔卑斯咖啡奶糖每公斤也上涨了2元,批发价从每公斤27元涨到了29元。一箱德芙巧克力的价格从5月份的430元一路涨到470元。

  算起来,普通糖果涨幅约5%,精品糖果涨幅约10%。除了喜糖,和糖沾边的婚礼蛋糕、饼干这类东西也面临着涨价的趋势。

  不要只盯着方便面“瘦身”。因为糖果并非生活必须品,涨价立刻导致销量减少。为了挽留顾客,德芙已率先推出小一号新品,4.5克一颗的小包装德芙,售价0.45元一颗,比原来6克装的便宜0.2元。

  酒类出厂价现涨潮

  白酒频繁涨价,已经不是新闻,而成为常识。随着黄酒、葡萄酒相继加入涨价行业,酒类产品价格出现百花争艳的景象。

  与白酒终端涨价厂家不动不同,黄酒、葡萄酒厂家都干脆地提高了出厂价。古越龙山10月21日晚间公布公告称,决定自2010年10月26日起将上调由公司专门酿制、由绍兴咸亨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独家经销的太雕坛装酒产品的价格,提价幅度约为12%;太雕瓶装酒(包括礼盒酒)上调约6%。

  葡萄酒也不落人后。日前多家葡萄酒厂商悄然上调了葡萄酒的出厂价,涨幅在10%至50%不等。不过,这股涨价潮暂时未波及到零售终端市场,在超市等零售市场,大部分品牌葡萄酒仍维持原价。

  “长城、张裕等国产葡萄酒生产商近日已上调出厂价。其中,原出厂价位在40元左右/瓶的长城葡萄酒涨到50元左右/瓶,50元价位的已卖到了100元左右,70至90元价位的涨了20元左右。”葡萄酒经销商告诉记者,张裕几款葡萄酒出厂价近日也上调了20元左右。

  市民无奈只好囤货

  在一片“涨”声中,不少人想赶在“涨价”之前囤积生活必需品,他们给自己取了个名字叫“囤族”。甚至还有人自称“海豚(囤)”,即海量囤储。

  “花生油马上要涨价了,趁没调价赶紧多买点。”早在盛传提价的一周前,记者就在超市里遇到一位一口气将4桶花生油装进购物推车的女士。在某超市,白糖货架上部分商品销售一空,价格实惠的4.2元500g装绵白糖的货架上贴着“抱歉,此货暂缺”字样。据卖场销售小姐介绍,不少前来购物的市民都加大了采购量,特别会多买些他们心中的“必涨”商品,想赶在“涨价”之前囤些货。

  “小海豚”张小姐自嘲自己已经被轮番上涨的物价弄出了强迫症,因为过往的经验教会她,只要能存的东西多买些备用都没错。于是从油、面、糖果、零食、酒水等吃的到穿的、用的甚至化妆品、毛巾,“只要用得到的都囤,就成海量囤货了”。

  记者随机采访的几名顾客对食品涨价无不怨声载道。“现在什么东西都涨价,就是工资不见涨,日子越来越难过了!别的东西还能省,吃的怎么办?难道饿肚皮?”市民刘奶奶说。市民杨女士则表示,希望政府拿出可行的办法来调控高物价,或者尽快增加给百姓的生活补贴,解决民生困难。

  中国社科院农村发展研究所研究员李国祥说,大宗农产品价格和食品价格一般是一致波动的,比如从大豆到食用油,从玉米到猪肉,终端产品相应涨价将不可避免。由于食品价格在居民特别是中低收入群体的消费结构中所占的比重较大,其价格上涨将使老百姓的生活支出明显增加。

  南方日报记者 周照

编辑:孙林美

分享到: 

【打印本页】【关闭页面】

发表评论

相关新闻

投诉公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