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消费网315和解平台

设为首页 | 收藏本站 | 消保媒体

当前位置:首页 » 信息中心 » 国内消费 >> 正文

国内消费

中国富裕消费群八成不到45岁 富二代成主体
江苏消费网 (2010-05-24) 来源:中国广播网
阅读:
未来5年 中国奢侈品消费市场预计达到146亿美元 全球第一

  富二代成为主体——

  中国富裕消费群八成不到45岁

  未来5年,中国奢侈品消费市场预计达到146亿美元,占据全球奢侈品消费额首位。

  今天下午,中国社科院等单位在京联合发布2010年《商业蓝皮书》,记者从中了解到上述信息。

  蓝皮书指出,截至去年底,中国奢侈品消费总额已增至94亿美元,首次超越美国,消费额仅次于列首位的日本。

  蓝皮书还指出,中国的富裕消费群普遍比国外富裕消费群年轻,八成在45岁以下。

  专家认为,我国成为奢侈品消费大国,会导致贫富差距越来越大,社会也不可避免地分化为不同的阶层,这一点是不利的。此外,多半富二代过着奢华的生活,这必将使高端消费群体的年龄被整体拉低。

  爱马仕 香奈儿 路易威登 迪奥

  趋势

  消费奢侈品老美不如咱

  《商业蓝皮书》指出,据世界奢侈品协会报告介绍,截至2009年12月,中国奢侈品消费总额已增至94亿美元,全球占有率为27.5%。

  中国首次超越美国,成为世界第二大奢侈品消费国,仅次于列首位的日本。

  预计未来5年,中国奢侈品消费市场将会达到146亿美元,占据全球奢侈品消费额首位。

  世界奢侈品协会还预计,中国奢侈品消费总额将于2010年达到2000亿元人民币;中国奢侈品消费将于2015年占全球市场份额的32%。

  蓝皮书介绍,受金融危机影响,全球奢侈品销售明显放缓。著名咨询公司贝恩估计,2009年全球奢侈品销售额同比下滑约8%,为2300亿美元。

  具体说,欧洲、日本及美国的销售额分别下滑8%、10%及16%。中国的销售额增幅则达12%。

  人口基数大社会渐分化

  蓝皮书指出,金融危机对中国奢侈品销售带来的冲击较为轻微。这是中国奢侈品消费额猛增的核心原因。

  消费社会学领域研究专家、北工大社会学系副教授赵卫华指出,中国确实有一部分人已经富裕起来。中国人口基数大,富人群体相对来说也就比较大,和日本相比,与人口基数有一定关系。

  赵卫华表示,我国成为奢侈品消费大国,说明一部分人已先富起来,但是大部分人还是很穷的,这也说明我国贫富差距非常大。一方面是顶级消费的富人,另一方面是工人、农民等中下阶层。

  赵卫华表示,在这样大的社会结构框架下,成为奢侈品消费大国,会导致贫富差距越来越大,奢侈品消费上升。

  客观来说,社会已经分化为不同的阶层。较高阶层炫耀性的消费,通过消费重新建构身份地位,向世界一流水平看齐。

  赵卫华说,这使得我国社会贫富日益分化。

  赵卫华说,在大多数人还很穷的情况下,过度消费会给人带来示范效应,使得整个社会消费欲望膨胀,使得人人都想要这种生活方式。这样一来就不利于中下阶层的人士。

  特点

  八成中青年富裕年轻化

  蓝皮书指出,中国的富裕消费群普遍比国外富裕消费群年轻。麦肯锡2008年的报告指出,大约80%的中国富裕消费人士在45岁以下,而在美国及日本,该比例则分别为30%及19%。

  《2009年胡润财富报告》指出,中国拥有1亿元资产以上的富裕人士平均年龄为43岁、千万元资产以上的富裕人士平均年龄为39岁。

  另外,“80后”消费群也值得关注,他们包括一些富二代的消费者及年轻企业家,对奢侈品的认知程度和消费力较高。

  蓝皮书指出,根据中国品牌战略协会报告,中国的奢侈品消费群体以男性为主导,年轻企业家、生意人、明星等都是重要的客源。这些情况与海外市场明显不同。

  此外,品牌也是消费者考量的关键;在所有衡量标准中,“品牌知名度”最为重要,“品牌历史”次之。

  中国的富裕消费者比较信任国外奢侈品品牌,不过由于他们一般对奢侈品品牌的历史等认知较少,炫耀性消费仍较明显。一些被大众所认知的奢侈品品牌和标志较突出的商品,在中国市场较受欢迎。

  世界奢侈品协会统计中国人最青睐的品牌

  路易威登、古奇、香奈儿、范思哲、迪奥、普拉达、乔治·阿玛尼、菲拉格慕、芬迪、爱马仕

  解读

  六成富二代奢华高消费

  有媒体曾经对200多位企业家的第二代进行了一个调查,发现至少有60%的“富二代”过着奢华、高消费的生活。

  他们依托上一辈的财力,仅仅满足于开好车、住豪宅,痴迷奢侈品的消费,与生俱来的富足,使他们对宽容和感恩理解得不多,对勤勉与节约实践得很不够。

  赵卫华指出,消费是生活方式的体现,先富起来的人可以进行高消费,这不仅在中国,在欧洲早期也是如此。

  她说,在一个社会变化时期,炫耀性消费是一个很普遍的现象,富二代高消费也是一种很自然的现象,是一种生活方式,高消费无可非议。

  她表示,高消费并不是问题,而重要的是这个先富起来的阶层应怎样对待财富、对待他人和社会,应该承担什么样的社会责任。

  她还建议,资源是有限的,倡导可持续消费方式,反对浪费性消费。(来源:法制晚报 记者 王永生)

编辑:孙林美

分享到: 

【打印本页】【关闭页面】

发表评论

相关新闻

投诉公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