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提示:国家“十一五”规划中要求,到2010年末单位GDP能耗要比2005年末下降20%。面对这个必须完成的任务,作为能耗大市的南京压力很重。如今经济增速放慢,节能降耗的压力更大。
如何破解难题?中国能源研究会能效与投资评估专业委员会副秘书长王建新近日解读我市节能数据,剖析能耗结构,提出应对之策。他认为,节能减排是国家大计,特别是在如今全球经济不景气的背景下,企业和全社会更不能回避节能,而应该把节能当成健康持续发展的一味“养生药”。
上篇剖析四大难题
南京节能步伐落后于时间进度
【数字】:2006年,全国万元GDP综合能耗降低1.79%,江苏省降低3.5%,南京市降低3.7%,降幅列全省首位,全国副省级城市前列。2007年,全国万元GDP综合能耗降低3.66%,江苏省降低4.28%,南京市降低4.42%,降幅列全省第三位。“十一五”前两年,南京市万元GDP综合能耗环比累计降低7.96%,列江苏省首位。去年前三季度,南京市规模以上万元产值综合能耗下降16.6%,在全省居前列。
【解读】:节能的成效很明显,但是指标完成进度仍然落后于时间进度。按照“十一五”GDP综合能耗下降20%的目标,平均每年降幅要达到4.36%左右。2006年至2007年,南京市万元GDP能耗下降了7.96%,并未完成两年累计指标,这就大大增加了后三年完成指标的压力。
按目前完成情况测算,要顺利完成万元GDP能耗下降20%的目标,2008年至2010年,万元GDP能耗平均每年要下降4.57%以上,这确实很难。
工业能耗基数偏高,降耗压力大
【数字】:2007年,我市综合能耗总量4020万吨标煤,位于全省第二位,万元GDP综合能耗1.253吨标准煤,也居全省第二位。全市规模以上工业综合能耗量占全市综合能耗的71.6%,石油化工、钢铁、电力和建材四个行业的能源消耗占了规模以上工业能源消耗总量的近95%。
【解读】:南京是一座重工业特征明显的城市,能耗一直偏高。“十一五”节能目标是必须要完成的约束性指标,但对南京来讲,要完成这一目标,压力要远远高于新兴城市。能耗偏高就意味着基数大,下降同样的比例,需要节约的能源总量就大。南京已在推进产业结构升级,但这是长久之计,很难在一两年内“立竿见影”。
产业发展和节能存有矛盾
【数字】:按照我市产业发展的计划,电力行业,装机容量将从现在的440万千瓦增加到“十一五”末的900万千瓦左右;钢铁行业,梅钢和南钢都有扩建项目;石化行业,扬子石化、金陵石化、南化集团、扬子—巴斯夫等企业的产能还将大幅提升;水泥行业,2010年前将有4条日产5000吨线投产。
【解读】:今后一段时期,南京的石化、钢铁、电力、水泥等高耗能行业还需要适度发展,一批大项目将陆续建成投产,不可避免地将大大提高全市综合能耗的总量,增大“十一五”节能目标完成的难度。
特别的难题在于,在南京的能源消费中,有相当一部分能源,其实是用作工业产品的原料。对于石化等行业,用石油、煤炭等作为原料来加工生产产品,也是和作为动力的能源一样,要计入总的能源消耗量。2007年,全市用于原料消费的能源731.71万吨标煤,占全市综合能源消费总量的18.2%。
也就是说,在南京的能耗总量中,有接近2成是企业的生产原料。减少这部分原料消耗意味着降低生产规模;维持或增长这些能源加工企业的生产规模,就意味着要更大程度地挖掘其他方面的节能空间。
社会生活耗能不容忽视
【数字】:2007年,我市生活用能量为229.47万吨标煤,比上年增长18.9%,占全市综合能耗5.71%。预计到2010年,南京市生活用能量将达到400万吨标煤左右。
另外,交通运输用能也进入了高速增长期。到2007年底,全市机动车保有量达到86.5万辆,其中家庭用车超过30万辆,比2006年增长37.9%以上。全年交通运输的综合能耗已经达到388.1万吨标煤,占全市综合能耗9.65%。预计到2010年,全市机动车保有量将突破100万辆。
【解读】:居民生活用能只占全市总的能源消耗的一小部分,但这部分能耗不产生GDP,只增加分子数,不增加分母数,对节能目标的完成还是会有较大影响。而且,随着城市化的发展和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这部分用能量增长较快。
交通运输能耗的快速增加,已经占到全市能耗的十分之一,也增加了完成节能目标的难度。南京既是工业城市,又是大都市,节能课题比其他城市更具挑战性。
扬子石化芳烃厂运用节能减排新工艺,去年节能3.81万吨标煤。
下篇探寻解决方案
突破管理瓶颈:
节能目标应写进CEO的任务书
我市节能技术服务中心在给企业做节能服务的时候,发现不少企业对一次性掏出的节能投入很“舍不得”,还有的企业敷衍节能审计。
“这是因为他们只看到了节能改造的一次性投入比较高,没有看到因为电费等费用的节省,设备投资能在2年甚至1年之内就收回。节能有利于企业降低成本,提高竞争力,应该是企业的‘养生药’,在经济不景气的时候尤其如此。”王建新说。
企业一把手不重视,是目前节能工作的瓶颈之一。王建新建议,对能耗大户,节能指标应当写进董事会给CEO的任务书,只有一把手真正明白了节能的意义,企业才可能建立起专业的能耗管理体系,设专门的节能技术岗位,有效推进节能。石化、钢铁、电力、建材等高耗能行业和年综合能耗5000吨标煤以上重点用能单位,是实施CEO能耗负责制的重点对象。
突破融资瓶颈:
节能效益可作为贷款担保
缺钱,是影响节能深入进行的现实瓶颈。想进行大型节能技术改造的企业,很可能一时拿不出数千万元的改造资金,而眼下银行也缺少有效的金融产品配合。
王建新说,国外有种有益的尝试,就是贷款方用可计算的节能效益作为担保,从而顺利贷到款。当然,节能改造涉及的领域很多,贷款的审核专业性极强,仅靠银行单方面很难完成,必须有第三方的专业能源分析机构参与。
节能还是个“技术活儿”,有很多企业不是不想做,而是不知道怎样做。推广先进的节能技术和节能产品,培育节能产业,这是政府部门要着力推动的事。怎样给节能产业以合理的贷款,还是个金融创新的课题。
突破机制瓶颈:
市节能综合服务平台酝酿建设
节能降耗是个系统工程,但是目前各项工作分散在不同的部门、企业、院所中,这种分散的、各自为战的状态,在我市不会持续多久了。
眼下,南京市节能综合服务平台正在筹备,这个平台将在市节能监察中心、节能技术服务中心和节能科技产业园的基础上建设,政府部门政策、措施,科研咨询机构的科研成果、节能技术,节能服务公司的专业服务,将在此有机“粘合”,为用能单位提供咨询、诊断、设计、施工、售后服务及运行维护等一条龙的节能服务。这种模式下,节能将成长为一个独立的产业。
市经委介绍,这个平台还具有在政府部门委托下的管理类功能,比如对节能技术、产品进行认证,对能源审计报告进行评审,以及节能执法等等。节能公益展示厅也将是这个平台的内容。
突破意识瓶颈:
培养“低碳经济”的消费观念
北京已经提出了每周少开一天车的举措,以此来缓解交通压力,同时号召全民节能。王建新对此很赞成,他说,节能是每个人的事情,必须让大众意识到,换上节能灯、少开一天车、夏天把空调抬高一度,都是分内事,这是一种节能减排,也是低碳经济的消费观念。
优先发展公共交通和轨道交通,严格实行建筑节能设计标准,发展节能省地型建筑,推动既有建筑节能改造;严格遵守《公共机构节能条例》……他认为,只有全社会共同参与,能耗才能真正降下来。(作者:王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