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通创新区观山社区聚力打造“家门口”服务综合体
上午在二楼社区音乐教室练习古筝,中午去三楼社区食堂吃饭,下午继续到二楼舞蹈室与姐妹们排练舞蹈,谈起自己的退休生活,家住南通创新区观山社区的唐阿姨笑得合不拢嘴。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指出,要健全社会工作体制机制,加强党建引领基层治理。完善基本公共服务制度体系,加强普惠性、基础性、兜底性民生建设,解决好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不断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观山社区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和南通市十三届九次全会精神,不断加强党建引领基层社会治理,以居民需求为导向,多措并举积极打造嵌入式便民服务项目,大力推进“家门口”便民服务落地生根见行见效。
盘活已有设施 释放存量空间
观山社区党群服务中心位于紫琅生活汇17幢,本案共有6层,总建筑面积5853平方米,1-3层2877平方米已投入建设资金600万元。现代化的装修标准,宽敞的室内环境,便捷的地理区位,远高于老社区的服务阵地标准。如何充分运用高品质服务阵地,为居民带来高标准的便民服务,是摆在社区工作者面前的一道亟须解决的课题。
为提供精细化服务,让更多资源、服务、管理汇聚于社区,让嵌入式服务发挥更大效能。观山社区贯通基层治理链条,将全社区划分为六大网格实行网格化管理。了解熟悉社区人财物组织文化情况,坚持摸清社区资源“一本账”,做到心中有数、手中有账,为嵌入式服务设施建设摸清家底。对社区二楼原卫生服务中心硬件设施提档升级,新增“小青山”儿童之家服务阵地120平米,打造托管教舍、儿童游乐场,配备专职教师3名,为100余名未成年人提供托管服务,有效解决辖区居民晚托难的问题。利用社区三楼会客厅,专门划出区域建设“小当家”志愿服务项目,累计为70岁以上人群免费理发200余次。
多元主体协同 积极推动参与
发放需求调查问卷,走访辖区居民,通过线上线下精准摸排,梳理出社区助餐、儿童托管、文化生活、医疗康养等方面的实际需求。按需统筹招引服务项目,社区社工队伍化身“招商”小分队,招引接洽便民服务项目40余次,为嵌入式服务项目实体化运行注入力量。另一方面,观山社区与平安产险、知到律所、南通大学等5家单位开展党建联建,积极挖掘优质资源,强化资源整合资源配置,通过开展理论宣讲、社科讲堂、志愿服务、体育文化等联建活动,发挥出既有资源的最大效率。
坚持公益性与市场化相结合,观山社区嵌入式服务项目注重发挥市场主体作用,以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市场协同的模式运行。“小食光”社区食堂于今年7月1日开办,服务场景约280平方米,价格普惠日均服务400人次。提供15元两荤两素套餐,开通送餐服务,受到居民们的称赞。“斜杠同学社”社区夜校已成功举办三期,前期与南通大学、本土知名机构、行业达人沟通洽谈30余次,开设八段锦、燃脂操、书法、国画等18门课程,为207名居民提供学习充电的文化服务,通过首期免费,二期三期低偿收费的模式让“夜校热”持续“热”下去。多元主体协同参与,科学合理可持续的服务模式,为嵌入式服务项目注入旺盛生命力。
更新服务项目 填补服务空白
观山社区重点聚焦“一老一小”服务需求,与第三方专业诊所建立合作关系,“小大夫”社区康诊项目正式上新。由“政府搭台 服务唱戏”,新增8张疗养床位,开展健康义诊4次,举办健康讲堂3次,惠及居民200余人。集结社区嵌入式服务、紫琅生活汇及周边13项服务项目,上线“观山嵌入式服务”小程序,为居民提供绿色助农、家政保洁、衣物洗护、“小江豚”号好通约巴等便民服务,实现社区诊所挂号、法律诊所在线咨询、中英双译食堂餐单公示等功能,开通线上便民信箱,畅通民意渠道。从“柴米油盐酱醋茶”到“衣食住行闲”,打造线上15分钟生活圈,通过“一站式”便民服务,绘就便民服务新场景。
念好“小”字诀,打造“小青山”儿童之家、“小当家”志愿服务、“小食光”社区食堂、“小天平”法律诊所、“小大夫”社区康诊“五小”工作品牌,贴近居民服务需求,开创性提供创新区首家公益性儿童托管、首家社区食堂、首家社区夜校、首家社区诊所、首家免费理发服务(70岁以上人群)。通过党建引领聚焦“五小”工作品牌,多元主体协同聚力“五首”便民服务,形成温暖、健康、服务、文化、平安五大服务领域五融共享的便民服务工作新格局。
社区是社会的基本单元,是美好生活的根基,是党和政府联系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从“柴米油盐酱醋茶”到“衣食住行闲”,观山社紧盯“民生小事”,打造嵌入式服务设施项目,用心用情办好群众身边事,为扩大居民参与、促进社区融合、推动社区发展夯实基础筑牢根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