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龙头券商太平洋(601099.SH)仍未走出业绩倒数的阴霾,靠向市场“抽血”维持生计。
长江商报不完全统计,截至1月12日,A股大部分券商发布了2017年12月财务数据简报。其中,太平洋证券去年累计净利润1.43亿元,再次垫底。
实际上,上市10年来,太平洋证券的经营业绩多次倒数。上市第二年业绩就大变脸,巨亏6.45亿元首次垫底,2015年再次垫底。同时,其股价也萎靡不振,成为A股唯一一个3元券商股。
处于资本密集型行业的太平洋证券经营业绩不理想,频频向市场“抽血”。长江商报记者初步统计,近3年来,公司通过配股、增发、发债等途径累计募资300.07亿元。
坐拥云南券商头把交椅的太平洋为何经营业绩如此难堪?
长江商报记者查询发现,公司对自营业务较为依赖,近两年,其证券投资业务业绩暴跌,毛利率为负数。此外,公司的投行业务也无亮点。
“内控不足,多次违规被罚也影响正常经营。”1月12日,一大型券商人士向长江商报记者表示,太平洋证券的管理有待完善。
针对上述问题,应太平洋证券方面要求,长江商报记者发去采访函,但截至发稿时止,仍未收到具体回复。
依赖自营业务或是业绩起伏主因
2017年,太平洋证券交出的又是一份惨淡的业绩成绩单。
截至目前,A股超九成券商发布了2017年12月财务数据简报。当月,太平洋实现了营业收入2.45亿元、净利润0.45亿元,虽然单月业绩环比大幅上升,但依然难改全年业绩难看的命运。去年,太平洋证券实现营业收入13.16亿元,净利润1.43亿元。
长江商报记者综合券商2017年月度财务数据发现,华泰证券成为券商黑马股,超越龙头老大中信证券,尽管其营业收入只有199.26亿元,低于中信证券的214.61亿元,但其净利润超百亿,达到103.76亿元,远超中信证券的90.89亿元。而在这张经营业绩榜单中,太平洋位居榜单最末位,其营业收入比中原证券、第一创业等小型券商要少,其净利润同样少于中原证券、第一创业、国海证券等,其净利润仅为倒数第二名国海证券2.92亿元的一半 。
不过,从公司市值、市盈率来看,太平洋并未处在末位。以上周五收盘价计算,太平洋证券的市值为250.16亿元,排名第30位,超过国海证券、东北证券、宝硕股份(华创证券)、锦龙股份(中山证券、东莞证券)等。此外,太平洋证券的市盈率高达215.70倍,是同业中排名第二华鑫股份95.38倍的两倍多。
经营业绩不理想于太平洋证券而言,似乎已经习以为常。
上市以来,太平洋的经营业绩一直起伏不定。2007年上市当年,净利润6.09亿元,2008年至2016年,其净利润分别为—6.45亿元、4.05亿元、2.04亿元、1.57亿元、0.7亿元、0.75亿元、5.43亿元、11.33亿元、6.68亿元。2008年是上市第二年,巨亏6.45亿元,让人大跌眼镜。当年,其净利润在券商行业垫底。2015年,虽然其净利润超过10亿元,为11.33亿元,创造了历史最好水平,但同行的经营业绩更为亮眼。当年中信证券的净利润181.72亿元,是太平洋证券的16倍。2016年,太平洋的净利润略高于山西证券,排名上升一位,倒数第二。
太平洋的经营业绩为何如此难堪?
长江商报记者查询发现,过分依赖自营业务或是其业绩起伏不定的主要原因之一。
太平洋称,其自营业务云南排名第一,让公司自己也没想到的是,引以自豪的竞争力业务却是拖累业绩的累赘。
去年上半年,太平洋亏损1.23亿元, 其中,证券投资业务亏损2.04亿元,占营业利润的-242.81%,其毛利率为-54.30%。而在2016年同期,证券投资业务亏损6115万元。
此外,投行业务表现也很差劲。同为去年上半年,太平洋的投行业务实现营业收入4394.52万元,同比下降47.40%,营业利润-2513.76万元,同比减少6013.64万元,其毛利率低至-57.20%。
3年领10张罚单曝内控不足
太平洋经营业绩不理想或与公司自身的管理不规范存在密切关联。
公开信息联系,近年来,太平洋证券频频吃罚单,最近的一次是上月底,由证监会上海监管局作出。
根据公告,太平洋证券腾冲光华东路证券营业部总经理杨泰华,在2013年1月18日至2016年9月12日的3年半时间内,使用自己实际控制并使用的“尹某芝”账户进行证券交易,先后交易鼎立股份等股票,累计买入股票成交金额3.01亿元,累计卖出股票成交金额3.17亿元,期末仍持有同方股份15.1万股,已卖出股票累计盈利1433.96万元。
在买卖上述股票期间,杨泰华为证券从业人员,尹某芝为其母亲。
上海证监局认定,杨泰华违反了相关,责令其依法处理非法持有的剩余股票,没收违法所得1433.96万元,并处以4301.89万元的三倍罚款,罚没合计5735.85万元。
长江商报记者梳理发现,近3年来,太平洋因违规被罚频频,共计领到了10张罚单。
2016年初,太平洋温州瓯江路证券营业部个别经纪人涉嫌违规为客户间融资提供便利,虽然公司内部检查时发现了该问题,但未能及时自纠,被云南省证监局给予暂停新开证券账户1个月的处罚。
2015年12月1日因未经中国结算公司同意即开展非现场开户创新业务,被中国结算暂停非现场开户业务资格一个月。
此外,太平洋曾因保荐的公司被调查而被证监会立案调查。2016年10月25日,公司公告称,太平洋保荐的龙宝参茸被证监会调查,作为保荐机构也受到牵连。
纵览被处罚案例,涉及有违规买卖股票、督导未勤勉尽责等多方面,作出处罚的监管部门既有证监会也有江苏、山西、上海、云南等地证监局。
券商业人士向长江商报记者表示,太平洋被罚,既有内部管理人员,也有自身作为主办、督导券商以及债券受托机构等,且罚单较多,从这些内容,公司的内控不足,有待加强。
累计分红仅占融资总额2.96%
身处资金密集型的券商行业,盈利能力不强的太平洋频繁向市场“抽血”以解资金之渴。
公开资料显示,不同于A股其他券商通过IPO、借壳等途径上市,太平洋证券的上市之路颇为特殊,上市之时并未募集到资金。
数据显示,公司资金持续净流出,缺钱似乎成为其永恒的主题。
上市以来,太平洋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一直为负数,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在2011年-2016年连续6年为负,其中2015年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流出80.06亿元,同比增加559.71%,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流出24.1亿元,同比增加15.21倍。只有筹资活动现金净额为正值。
筹资活动现金净额为正值的背后,是太平洋不断从市场“抽血”。
长江商报记者统计发现,2015年至今,公司配股、定增各一次,合计筹资80.57亿元。另外,公司频频通过发债融资,共计筹资219.50亿元。其中,仅在去年,其发债就融资65亿元。这意味着近3年来,公司合计募资达到300.07亿元。这些募资的用途,无一例外的是增加公司资本金、扩充公司业务。
不断向市场“抽血”,但太平洋回报给投资者却非常有限。
上市以来,公司进行了7次分红,累计分红8.87亿元,约占上述融资总额的2.96%。
二级市场上,太平洋证券的股价最高出现在上市首日,为49元,此后一路下行至10元以下徘徊,2015年6月曾上探至17.10元,此后迅速回落,长期在8元以下运行。上周五,其收盘价为3.67元,为A股唯一3元券商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