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一世,最可贵者,莫过于寿命足够长。《尚书·洪范》篇云:“五福:一曰寿。”所谓人生的福气,排在第一位的,就是长寿。而人之大期,百年为限。经典著作《素问》描述,“上古之人,春秋皆度百岁,而动作不衰。”上古之人既能够长寿,又有生命的活力而不衰老,令世人向往。
在新闻报道中,我们经常会看到哪里哪里又发现了长寿村,村中有若干长寿老人,令世人震惊。那么,在那种过着世外桃源般生活的长寿村之外的熙熙攘攘的大都市中,人们的寿命又是如何呢?
近日,《北京健康城市建设研究报告(2017)》健康城市蓝皮书正式发布。据蓝皮书介绍,北京市户籍人口期望寿命达81.95岁,比全国期望寿命高5.85岁,低于上海的82.75岁,达全球高收入国家平均水平,与韩国的82.3岁、德国的81岁相当,但较期望寿命最长的日本(83.7岁)还有差距。
相信,这个81.95岁的数字是出乎很多人意料的。蓝皮书指出,新中国成立以来,衡量北京市人群健康的重要指标均取得巨大改善,总体健康水平已经达到发达国家的平均水平,但同时也要面对慢性非传染性疾病患病率增高、大气污染危害严重、居民健康素养不高、重视健康社会氛围尚未建立等诸多挑战。
北京市人群健康的大幅提升,让人们的寿命得到了提高。在全国范围内,虽然医疗、健康等条件不能与北京上海相比,不过人们的寿命其实也在大幅提升。去年年底,国务院新闻办发表的《发展权:中国的理念、实践与贡献》白皮书指出,中国建立了世界上最大的社会保障体系,人均预期寿命从1949年前的35岁提高到2015年的76.34岁,居于发展中国家前列。白皮书指出,经过60多年的发展,中国的综合国力大幅增强,人民生活实现了从贫困到总体小康的历史性跨越,中国人民在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环境等各方面的发展权不断得到有效保障。
对于未来,政府和大众对于寿命的提高也保持了乐观。在2016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纲要》指出,到2030年,“人民身体素质明显增强,2030年人均预期预期寿命达到79.0岁,人均健康预期寿命显著提高。”通俗来讲,“人均预期寿命达到79岁”是指,2030这一年出生的国民,他们预计平均能够活到79岁。但由于这一数字须基于当前人口环境数据计算,因此,该指标更多是体现当下,是衡量当前社会的经济发展水平和医疗卫生服务水平。
人均预期寿命到底受什么影响?对于国家来说,应该如何去规划?对于每个人来说,应该怎么去努力?
首先是收入问题。据人口学家萨缪尔·普勒斯顿研究,经济收入和人均预期寿命之间存在着强相关关系。通过对全世界各个国家进行经验研究,普勒斯顿发现,一般来说,出生在富裕国家的个体要比生活在贫穷国家活得更长久。这一发现被称为经典的“普勒斯顿曲线”。可以预期的是,中国居民在人均收入有较大增长潜力的情况下,人均预期寿命可以继续增加。
其次是重疾的患病率和医疗水平。重大疾病,如艾滋、癌症、心脏病等恶性疾病,成为制约一国国民预期寿命的重要因素。在医疗卫生条件比较落后的国家,这些疾病可能让很多中年人甚至青年人丧命,从而将人均预期寿命拉到较低的水平。
此外,教育、环境、食品安全等因素,都在不同程度的影响着人们的预期寿命,并呈现出多重交叉相互影响的形态。
总体来说,在正常情况下,现在的人们能够活得比较长久是毫无疑问的。这令人欣慰。但同时也让人产生了另一种忧虑,就是老了以后怎么办?
中国有句古话,叫“寿则多辱”。对老年人来说,寿则辱,更多的是来自生活质量的丧失,以及个人尊严的无法维持。例如没有经济来源,要完全依靠儿女的奉养,或者说得了重病得不到有效医治,常年病倒在床,乏人照料。
值得庆幸的是,现代社会有多层次的养老和医疗保障体系,人们可以在老年到来之前,为自己充分规划养老和医疗生活,将种种风险提前化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