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中国互联网金融协会主办的2017中国互联网金融论坛近日京召开。本次会议以“普惠金融:坚守初心科技驱动”为主题,中国互联网金融协会会长李东荣指出,近年来,随着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数字技术的不断取得新的突破,依托数字技术促进普惠金融发展的新理念、新模式,正日益形成国际共识。数字普惠金融能够有效的降低金融服务的门槛和成本,减少物理网点和营业时间的限制,推动解决金融服务“最后一公里”和“最后一步路”的问题。为实现普惠金融可持续的发展,提供了一条新的解决思路。
不过,机遇和挑战总是相伴而生,由于数字普惠金融在业务模式、技术属性、风险特征等方面的新特点,在解决一些老问题的同时,客观上也带来了“数字鸿沟”,多重风险叠加等方面的新挑战。
“需要有针对性地把一些基础性的工作做深做实,只有这样才能真正的趋利避害、扬长避短,切实发挥好数字技术在促进普惠金融发展方面的积极作用。”李东荣说。具体怎么做?李东荣从以下五方面进行阐述:一是要坚守普惠初心。始终聚焦小微企业、弱势群体、特殊人群等重点服务对象,着力解决好“三农”、创业创新、脱贫攻坚等薄弱领域存在的金融问题。二是加强风险防范。逐步制定完善相关法律法规,确保数字普惠金融纳入法治化轨道。建立完善数字普惠金融的行为监管、审慎监管和市场准入体系。利用数字技术改进监管流程和能力,探索针对数字普惠金融的区域试点、产品试验等创新管理机制,使创新带来的风险处于可管可控范围。三是坚持科技驱动。鼓励传统金融机构和新型业态主体发挥各自优势,开展良性竞合,在依法合规和风险可控的前提下,建立完善事业部、实验室、矩阵制项目组等创新管理平台,以客户普惠金融需求为中心,加强数字普惠金融领域技术创新应用和产品研发。四是完善标准规则。要发挥行业自律作用,加快数字普惠金融标准规则体系建设,提高普惠金融在服务要素、信息安全、隐私保护、产品定价、合同文本、合格投资者认定等方面的标准化、规范化水平。五是加强金融教育和消费者保护。通过规范统一的信息披露、合同登记、风险提示等手段,提高数字普惠金融服务全流程的透明度,落实投资者适当性要求,强调“卖者有责”。要以低收入人群、农民等金融服务中的弱势群体为重点,分类开展金融知识普及和精准教育,提高消费者数字金融素养,引导树立“买者自负”的投资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