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方支付的监管风暴持续进行。伴随海南海岛一卡通支付网络有限公司牌照被注销,央行注销支付牌照名单增至24家。除了收紧牌照,因业务违规收到罚单也成为常态,仅8月就有24家支付企业收到央行罚单。下一步,监管将加大对无证支付的整治。
24张支付牌照被注销
央行持续收紧对第三方支付的监管。北京商报记者从央行网站关注到,8月30日,央行注销了一张支付牌照,即海南海岛一卡通支付网络有限公司,因其在第三批支付牌照续展中被国付宝合并。
2011年5月-2015年3月,央行共发出271张支付牌照。从2016年8月至今,在四次续展中,有24张支付牌照被注销,目前支付牌照数量为247张。
从已经注销支付牌照的24家机构可以看出,其原因分为违规、业务合并以及主动申请三类,其中严重违规被央行注销牌照的有13家; 主动申请注销的1家;主要涉及业务合并有10家。 严重违规而注销支付牌照的原因主要是,存在《中国人民银行关于<支付业务许可证>续展工作的通知》第六条规定的不予续展情形,即通过伪造、变造、隐匿数据等手段故意规避监管要求,或恶意拒绝、阻碍检查监督的。 从合并牌照来看,均为关联公司合并。其中有2起是母公司合并子公司,3起为关联公司合并,其余合并均是同一母公司下属两家子公司合并。
苏宁金融研究院互联网金融中心主任薛洪言表示,同一企业下属不同子公司运营不同的支付牌照,可能会产生一定的监管问题,未来这种合并将会继续。
8月开出24张罚单
在严监管下,获得牌照续展的支付企业也并不能高枕无忧,因业务违规收到罚单也成为常态。
据统计,截至8月31日,8月共有24家第三方支付公司被罚,没收非法所得及罚款共计418.23万元。8月29日,央行上海总部再次公布了一批关于第三方支付公司的行政处罚公示信息,处罚涉及7家企业。
从8月罚单来看,有23家的处罚信息来自于央行上海总部,1家来自央行广州分行。从罚款金额看,迅付信息科技有限公司被罚款最多,央行上海分行没收其违法所得约28.57万元,并处以罚款150万元,共计178.57万元。而易联支付有限公司也因被处以罚款60.14万元成为罚金第二多的企业。在这些罚单中,不乏有机构因屡次违规被多次“点名”。其中,富友支付被央行处罚的次数已累计4次,上海德颐被罚次数也增至3次。处罚原因大多为违反支付业务规定。
事实上,2016年至今,央行针对第三方支付机构已经开出多张罚单,部分罚单达到百万级甚至千万级。去年,央行营管部对易宝支付开出罚款加没收违法所得合计5295万元的千万级罚单,成为目前最高单笔罚单。
监管将加大对无证支付整治
值得关注的是,除了持牌支付机构,市场上也有许多无相关资质的企业在从事支付业务。对此,监管层表态称将加大对无证经营支付业务行为的整治力度。今年8月6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签发国务院令,公布了《无证无照经营查处办法》,并将于2017年10月1日起施行。
针对部分机构无证经营支付业务问题,央行支付结算司副司长樊爽文指出,央行会同12个部门制定专门方案,组织开展风险专项整治,取得明显成效,截至2017年5月31日,全国已摸排确认的无证经营支付业务机构共243家。据悉,目前处于核查取证阶段的无证机构有28家,已进入清理整顿阶段的有215家,其中137家已完成整改,27家正在整改中,51家已被出具行政认定意见并移交工商、公安等相关部门,8家已由公安机关立案查处。樊爽文表态称,央行将继续把“能进能出”作为市场监管常态,加大市场退出力度,推动机构合并、调减业务范围、注销许可证等方式增加市场退出渠道。
随着监管收紧、行业竞争加剧,支付市场的寡头格局基本成型,留给中小型支付企业的生存空间也越来越小。薛洪言表示,支付宝和微信支付掌控着移动支付市场,除此之外的第三方公司都很难再造一个普适性的支付工具,这些中小第三方支付机构已经表现出逐渐衰弱的迹象。随着移动支付对线下收单市场的渗透,企业之间大打价格战,利润下降,致使中小企业在第三方支付市场整体份额的比重将越来越低,最终的解决方法就是第三方支付企业要活出特色。因此,中小第三方支付企业要在细分领域进行发展,而不是在大平台领域正面较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