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以来,比特币又开启一波疯狂涨势。尤其是8月,比特币价格一路飙升,从每枚18000元左右一度突破30000元,创下历史新高。数据显示,7月1日到7月31日,国内比特币交易成交额为301.7亿元,占全球总交易量的30%。
专家认为,比特币因其可匿名、不受国界限制、不易追踪等特性,往往被不法分子利用,成为洗钱、传销、走私等违法犯罪活动的工具。监管部门应尽快建立比特币交易平台投资者的实名审查制度,加大对比特币交易平台违规行为的惩治力度,对部分严重违规的比特币交易平台进行取缔。
交易风险大
国内比特币交易情况监测报告显示,2017年上半年,全球主要虚拟货币市值总和由177亿美元增长至1000亿美元。其中,比特币市值增长2.7倍。7月1日至31日,比特币市值在310亿-470亿美元区间震荡。以7月31日市值计算,全球主要虚拟币种市值中,比特币市值占比51%,其次是以太坊和瑞波币,分别占20%和7%,三者合计占比近八成。
7月1日至31日,国内比特币交易成交额301.7亿元,环比下降11.6%,占全球总交易量30%。通过分析国内各交易平台的交易规模,OKCoin币行(占比22.5%)、比特币中国(占比19.7%)和火币网(占比18.2%)三个交易平台的交易量最大,三者合计占比达60%。
二级市场兑换交易是比特币生态链条的重要环节,参与用户多,交易规模大。同时,比特币交易也伴随着一定风险,包括价格波动、市场操纵、信息泄露、交易平台被盗、跑路等。
“作为一种所谓超国家‘货币’,比特币虽然在虚拟空间中运行,但其暴涨可能会增加主权国家的经济金融体系的系统性风险。”中央财经大学金融法研究所所长黄震指出,如在外汇管制、洗钱、避税等方面,目前已经存在利用比特币逃避外汇管制、洗钱逃税的行为。
黄震强调,在比特币的交易流转方面,国内一些虚拟货币交易平台存在很多不规范的地方,特别是有的平台存在资金池、杠杆资金、做虚拟盘的现象,甚至有的组织和团队持有大量比特币,存在操纵市场或内幕交易的金融风险。
国家互联网金融安全技术专家委员会日前发布报告指出,在虚拟货币市场中存在恶意炒作、价格剧烈波动等系列问题,且为洗钱、恐怖融资等活动提供了便利。
监管漏洞依然存在
业内人士指出,犯罪分子利用加密数字货币(主要是比特币)进行洗钱、敲诈(数据泄露)、勒索(DDOS攻击的威胁)等犯罪行为。欧洲刑警组织评估报告指出,全球3%的洗钱活动是使用加密数字货币进行的。
今年年初,人民银行对比特币交易平台开展现场检查发现,北京的部分平台未经批准擅自开展融资业务、未充分履行反洗钱义务。
此外,目前国内比特币平台高达数十亿元的客户资金缺乏第三方存管,客户资金面临“跑路”风险。近期,央行在对北京地区主要交易平台的现场检查中发现,火币网和OKCoin币行均利用投资者充值形成的沉淀资金购买理财产品,合计约10亿元人民币。
业内人士指出,基于风险考虑,大部分国家都将比特币交易纳入监管体系。美、日、德、加、澳等国承认其合法性,并出台监管规则,而俄、泰、印尼等国认定比特币交易活动非法。
我国不允许金融或支付机构开展与比特币相关业务,也不允许其作为货币流通。各国政策仍不明确,也可能对兑换价格造成剧烈波动。
“目前,各国监管当局不大会承认比特币作为货币的属性。对监管层而言,比特币最大的问题是,它有可能被利用来洗钱或者从事不正当交易等。”全国人大财经委副主任委员吴晓灵认为,现在加密货币ICO的概念比较热,但其中很多脱离了分布式记账这样原本的运营规范,从而产生误导公众、发生庞氏骗局的可能性。
多措并举完善监管
“虽然上半年人民银行对比特币市场及平台乱象加强了监管,但依然存在诸多监管空白。”北京邮电大学教授杨义先表示,应尽早确立比特币的监管框架,确定监管主体,明确业务规则,把比特币装进制度和监管的笼子里。
黄震认为,面对比特币的疯狂走势,投资者要理性看待,切忌盲目跟风,避免高位接盘。投资者必须加强学习,研究投资标的及其交易风险,不做不了解的领域的投资。交易平台应加强合规建设、投资者教育和风险管理,定期进行自查和报告风险;机构团队应加强信息披露,向安全化、透明化、规范化方向发展。
黄震建议,监管层应介入比特币的监管,适当引入监管科技加强对比特币、区块链进入的检测和预警,尽快把比特币系统性风险控制在合理的范围内。
“央行等有关部门可以定期发布风险警示,给市场和投资者进行风险提醒。”黄震补充道,还可以支持地方政府创新运用监管沙盒等监管科技,把比特币闭环生态纳入监管沙盒之中,进行沙盒试验和风险测试。
此外,互联网安全专家建议,相关部门应明确比特币交易平台的监管定位与监管分工,尽快建立比特币交易平台投资者的实名审查制度,实现交易和兑换过程透明化。同时,加大对比特币交易平台违规行为的惩治力度,对部分严重违规的比特币交易平台进行关停取缔。(记者 徐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