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四,本报报道了由于医保限定额度造成患者被迫转院,在患者和业内人士中引起关注。在采访中,记者还发现了另一个完全相反的怪象:不少大医院都存在病情已稳定、早该出院的病人,却“赖”着不肯走,最长的竟在医院里住了10年。
探究“赖床”背后的原因,医疗资源不均衡,尤其是养老、康复以及临终关怀等医疗机构的匮乏,是“赖床”现象滋生的一个重要原因。
现象:
早该出院的患者把病房当“家”
案例1:卖了房子全家搬进病房一住10年
李通是南京某企业员工,10年前由于慢性肺气肿等病,送到我市某大医院呼吸科抢救。虽经努力救治,病人最终没能苏醒,一直处于昏迷之中。
令医护人员没想到的是,一次正常的医疗行为演变成了一件延续10年的咄咄怪事。10年来,李通家属以各种理由拒绝出院,到后来居然把房子卖了全家带着锅碗瓢盆一起住进病房,“生火做饭”过起了日子。
“这种病人苏醒可能性很小,也基本不需太多治疗,这种情况完全可以回家休养或到社区医院去,但他们却说什么也不愿意走。”该院一位科主任谈起此事连连苦笑,“患者大部分医药费用可通过医保报销,但医院病床太紧张了,有时候连来几辆‘120’都没有一张空床。这种‘赖床’的家属,真该为其他患者想一想。”
案例2:“临终关怀病人”在医院住到离世
84岁的沈敬是一位离休干部,去年10月他入住我市某省属三甲医院的时候,已经是恶性肿瘤晚期,只能进行简单的营养液支持治疗。“对他而言,此时已是穷尽了医学上所有能用的办法,没有继续的必要了。”该院一位吴医生告诉记者,这种患者在国际上被称为“临终关怀病人”,对他们而言,最需要的是减轻痛苦,体面、有尊严地告别人世。
吴医生说,癌末病人的临终关怀十分重要,但不应该由大医院来承担。“临终关怀不需要太多先进技术和设备,相对而言,大医院主要任务是诊断和治疗,应该把机会留给那些预后希望更好的病人。”
虽然该科40张床始终爆满,不得不在走廊上加了10张床,然而,沈敬家属无论如何也不同意出院。最终,“赖床”3个月后,他于今年1月份在该院去世。
原因:
从医院来说,缺乏解决问题的有效手段;从患者来说,缺乏社会长期照护途径
据介绍,像李通这样的“赖床”病人并非一两个。仅在该院,“赖床”超过3年的就有七八人,“赖”上几个月到一两年的就更多了。
而“赖床”现象在南京大部分三甲医院都发生过,对此医院却一直没找到一条有效的解决途径。
江苏省卫生法学会副会长胡晓翔告诉记者,相对而言,走法律途径是最好方法,南京也曾有过司法解决的先例。但是,由于医患之间处于何种法律关系并无定论,相似案情,不同法院往往作出截然相反的判决。
李通所在病区科主任则向记者分析,打官司费时、费力,即便胜诉还可能面对“执行难”问题。而打官司将事情“扩大化”还可能引起“示范效应”。
医院方面缺乏有效解决手段,而患者则缺乏长期照护的途径。
“我们实在没有足够的时间和精力照顾老人。”在某医院,记者遇到了一位“赖床”患者的女儿李女士。她说,父亲突发脑卒中后,需要有人长期照顾和护理,但自己也60多岁了,实在坚持不了。更重要的是,她担心父亲病情随时会复发。“在医院有医生、护士,我放心多了。”她说,也联系过几家康复医院,但大多位置偏远,而且至少等3个月才有床位。
撇开道德层面、医疗纠纷的因素,因养老、康复、临终关怀等长期照护型的医疗资源缺乏,是失能、半失能老人及重病患者“赖床”的一个主要原因。
记者从市卫生局医政处获悉,我市挂牌的“康复医院”不到十家,规范的“临终关怀”医院一家也没有。而民政部门主管的养老机构中,90%以上没有医护功能。
有的患者“赖床”还有经济方面的原因。南京市红十字医院三病区主任王晓峰告诉记者,该病区一天的床位费约为33元,加床只有8元/天,“而且住院医保可以报销,相比请保姆‘划算’多了。”
出路:
所有养老院都将向具有医疗照护能力发展
患者“赖床”折射出来的养老、康复及临终关怀病人的长期照护资源缺乏,在老龄化社会的背景下更显突出。2010年和2011年,市政协委员、农工民主党市委常委郑黎明连续两年提案,建议政府加大财政投入及出台优惠政策,吸引各界力量进入这一行业。
记者了解到,今年初召开的全市卫生工作会议提出,我市在2015年前转型或新建若干所康复医院,同时鼓励社会资本投入兴建康复医疗。
市民政局也大幅调高了医护型养老机构的运营补贴。今年起,每收住一位南京籍失能老人,养老机构可获得财政补贴120元/月,比此前增长了50%。
一些公办医院和社会资本也看准了这一块市场。白下医院去年1月挂起了“康复专科医院”的牌子,从病床中拿出40%满足康复照护医疗需求;省人民医院和钟山职业技术学院共建老年康复医院,400个养老康复床位将于明年建成并使用。
市老龄办副主任陈斌告诉记者,按照设想,我市所有养老福利机构都应向具有医疗照护能力的方向发展,并享受相关政策。
郑黎明说,除公费医疗及时衔接准入之外,发展医护型养老体系还有一些深层次问题需逐步解决和落实,包括怎样为医护技术专业人员的职称晋升提供合理通道;如何培养、储备养老医护专业的技能人才等。(文中患者均系化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