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聂国春
“@嘟嘟妈:请到协和医院儿科遗传病组检查。//@嘟嘟妈:您好,我姐姐怀孕6个月了,之前唐筛就高危,这次检查医生说染色体有问题。请问教授,这个宝宝能生下来吗?畸形的概率高吗?”
这是北京协和医院儿科主任医师鲍秀兰新浪微博上的一则医患在线问诊对话。随着微博越来越流行,医生们纷纷在各大门户网站“织围脖”。一些网友也因此成了众位名医的“粉丝”,并通过微博向专家求医问药。
现状:微博问诊风行
自开通微博后,北京协和医院儿科专家鲍秀兰的“粉丝”量就每日俱增,目前已经有6万多人关注了她。鲍秀兰说,接受新浪育儿频道的邀请开通微博,通过微博与各位家长沟通,确实非常荣幸。不过,随着“粉丝”数量的激增,每天向鲍秀兰咨询的问题也越来越多。对此,鲍秀兰无奈地声明说,自己现在实在很忙,以后会每天挑选比较常见,比较急的问题回答10个,恳请家长们谅解。
不独鲍秀兰,记者在新浪、腾讯、搜狐等几大微博平台看到,各地各科室医生的微博账号数以千计。其中,一些经过认证的医师账号“粉丝”多达上万人。
浏览这些粉丝众多的医师微博可以发现,八成以上内容是在回答各位粉丝的疑问。各种各样的疾病、各式各样的问题,都能出现在微博问诊中。
记者了解到,为了满足网友的微博问诊需求,新浪福建频道甚至推出了“海西名医微博问诊”。名医微博聚合页面包含“今日坐诊”、“我要咨询”、“最新咨询”、“名医@我的”等微博在线咨询功能和“名医推荐”、“在线名医”、“医生微博动态”、“医院简介”等医生展示平台。在“名医微博问诊”上,用户对每个医生提问的问题和医生给出的咨询解答,都将反馈到用户和医生的个人微博页面上,用户只要查看自己的微博,就能看到医生的回答,医生也只要查看自己的微博,就能看到用户对自己提出的咨询。
说法:网上讨教便捷
自从怀孕后,李小姐就在微博上关注了很多妇产科、儿科和内科的医生。“有些医生就是自己临产医院的专家。平常检查什么的人很多,根本和医生说不了几句话,还不如在微博上请教来得直接。”李小姐说。
已是4个月大孩子妈咪的李小姐告诉记者,“有时候为小病去趟医院实在不值得,什么都要排队,看个病得耗上半天时间。”李小姐说,关键是医生一两句话就把你打发走了,还不如微博上回答的具体。
事实上,和李小姐有着同样想法的人不在少数。许多网友关注医院或医生的微博,只是为了便捷地得到专业解答。当然,不用挂号,也不用排队。而对于外地网友来说,不用跑到京沪等三甲医院就能得到权威专家的答复,让他们更热衷于微博问诊。
质疑:微博能否治病?
对于微博“看病”,多数年轻患者持赞成态度。一些医生也表示,微博具有信息发布便捷、互动沟通及时、接受反馈迅速等特点,微博问诊方便了患者,拉近了医院与患者之间的距离,也便于宣传医药卫生知识。
不过,接受记者采访的老年朋友对此都很陌生,并提出质疑。那么,“围脖”上求医问药,到底靠谱否?
鲍秀兰认为,如果是日常卫生习惯和生活饮食方式的问题,通过微博来咨询未尝不可。但对于已经生病的人,她一般会建议去医院就诊。“经常有人问我,孩子身上出红色的疹子了,是怎么回事。”鲍秀兰说,“我还是劝他们最好来医院让我亲自看看。有时候,病人的主述和医生的判断还是有很大区别的。”
北京道培医院血液科主任医师杨平地对记者说,微博实际上就是让专家根据患者提供的病历、检查单等资料进行网上初筛,给患者提供进一步治疗的建议,让患者尽量少走冤枉路、少花冤枉钱。要明确诊治,还得上医院,毕竟网络咨询不能代替医疗诊断。
提醒:谨防医托忽悠
记者在新浪微博中搜索“医生”发现,医生中比较活跃的微博,除了来自全国知名专家,多数是民营医院的医生,这些微博多数是用来进行自我推荐的。
在一个自称“哺乳指导专家”的微博里,除了介绍哺乳知识,回答网友咨询,这位“专家”还往往在后面加上一句——“具体情况请来我中心诊治”。同时,微博介绍中还公布了个人联系电话。
记者了解到,目前在各大门户网站上面开通微博并不需要审核个人信息,注册时不必经过任何认证就能以“医师”、“整形专家”等用户名开通微博。
北京法大律师事务所律师刘云雷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网上鱼龙混杂,有些“主任医师”、“专家”等,在现实中可能医术低劣,甚至可能是假医生、医托等,其给出的建议不具参考价值。“即便一些医生经过实名认证,也不能完全相信。”刘云雷分析道,一方面微博平台可能存在类似“郭美美”这样审查不严的情况。另一方面,知名医学专家一般都很忙,不排除有微博团队在替其打理微博。
刘云雷提醒网友,微博问诊并不涉及收费,因此双方不构成医患关系。如果发生误诊或者延误病情,患者只能自担风险。“所以,大家在网上问诊时应擦亮眼睛,科学对待。对于一些大力推荐某种疗法或药品的医生‘围脖’,更要提高警惕。”刘云雷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