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消费网315和解平台

设为首页 | 收藏本站 | 消保媒体

当前位置:首页 » 医疗卫生 » 医卫快讯 >> 正文

医卫快讯

“辅医”:给医生护士打工但神通广大
江苏消费网 (2010-11-22) 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阅读:

新华每日电讯记者强晓玲

  在北京看病难,在这所80%就诊患者为外地人的全国闻名的三级甲等医院里就显得更难了。

  老张是某大型企业驻京办的主任,担负着单位在京的各种迎来送往、开会办事、旅游看病等哪样都不能耽误的正事闲事。单就看病一事,老张在这家医院没少让“号贩子”“黑”。

  但自从一次陪领导看病的过程中认识了“辅医”小刘,老张从此再也不“怵”到这家医院看病了。

 

“各科室都有他们的人”

 

  上午8点左右,当挂号大厅里所有窗口都挂出了“当日专家号已无”时,那些扛着大包小包焦急“寻号”的外地患者身边就开始不时“闪”现一些诡秘的身影,“专家号、专家号……保证今天能看上……”。

  那次,为给一重要领导看病,老张起了个大早赶到医院还是没有挂上专家号,号贩子的低声叫卖声让他越发起急。万幸的是330元的特需门诊号还有一个,还犹豫什么,老张想都没想就立马拿下。在特需门诊,相关医生在了解了患者的病情后,开出了一大堆检查化验单。手里捏着这些单子老张想:这得什么时候查完呀!

  老张是个“自来熟”,在去做检查的路上,特需门诊派给他们的辅医小刘被老张的几句话就逗乐了。别小看这几句贴心贴肺的好话,接下来的检查就医让老张和领导顺顺当当、惊喜连连。

  只见穿着粉大褂的小刘领着他们来到某个需做检查的科室门前,门外等着众多候诊的患者,小刘上前对正在叫号的“粉衣”姑娘耳语了几下,领导很快就被安排进去检查了……一上午,他们尾随着小刘穿梭于医院的各个部门科室,众多检查很快就全部做完了。最后在特需门诊,经过专家诊断,手术时间很快就确定了。老张长舒一口气,这病看得:“轻松、舒坦”!

  后来再有上这家医院看病的烦人差事,老张都会提前给小刘打一个电话,第二天在候诊大厅,小刘就会把提前挂好的预约专家号递给他。“小刘厉害,各科室都有他们的人。”老张神秘地说。

 

“给医生护士打工”

 

  在医院里,除了早已充当起问询员的保安外,患者们见得最多的就是在分诊台为患者分诊,在各个科室安排患者按顺序就诊,在人群中领着患者穿梭于各个楼层做检查的粉衣“护士”。而像其他医院里穿白衣的护士这里偶尔也会闪现一两个。在这些姑娘扎堆的粉衣“护士”中,也会不时闪过几个“粉嘟嘟”的壮男,小刘就在其中。

  “我可没那么神通广大。那些穿‘粉衣’的大部分是我的同学,我们只是请专家给加了个号,他们一般对我们都很好。”记者见到小刘时,腼腆的他不时解释说,“我们不是护士,我们是‘辅医’。说白了,其实我们干的就是护士的活儿。医院里也有护士,少,他们是在编的。”小刘说。

  2008年7月,从某医学院医学护理专业毕业的小刘和他的同学经过严格考试层层地筛选被北京这家全国闻名的医院录用,身份为“辅医”,“辅助病人就医,辅助医生诊病。”小刘说,“我们穿粉色衣服区别于护士的白色衣服,做着和护士一样的工作,甚至是护士最不愿做的最苦最累的工作。”

  “我们现在的身份归在医院的物业公司,物业公司和我们一年签一次合同,和医院保洁等的管理形式一样。用他们医院的话解释就是,是医院里的医生护士从自己的那部分工资里拿出来钱雇的我们。但我们又同时具有一定专业技术能力,因此业务方面接受各科室的管理,干着和护士一样的工作。”小刘说。

  在这家闻名全国的大型三级甲等医院里,每天从全国各地和北京来这里看病的患者超过5000人次。面对如此庞大的患者群,在编的几个屈指可数的护士又如何应对得了。

  “医院里像我们这种身份的‘辅医’大概有300多人。”小刘介绍说,自己的很多同学都在各科室担负着许多重要的工作,例如在化验室担任化验员的小王,在肠道科担任胃镜检查的小吴,“那都是需要专业技术的岗位,但我们的工资可比在编的护士少多了,一个月也就1500元,太少了,在北京也就将将够生活。”小刘他们现在住在医院的地下室,一天三顿饭在医院的食堂就解决了,“说白了我们就是在医院里给医生护士打工。”

 

“医生求我们帮忙”

 

  “我们医院的医生非常辛苦,他们都很敬业,每天中午12点之前没正常下过班休息过的,每次都会看病看到1、2点钟,午饭总是一拖再拖吃不到嘴里,病人太多了。”提起医院里的医生,小刘满怀敬意,“他们对我们也都非常好,像对待自己的弟弟妹妹一样。他们经常邀我们去他们家里玩,有时也请我们吃饭等。除去身份和待遇,这里的工作环境我们真的很满意。”

  小刘的同学小吴说,现在医院里各科室的检查设备等更新换代非常快,由于我们都具备一定的专业技术,上手很快,医生们都很放心。特别是一些设备——例如消毒机的简单维护维修等,我们也都慢慢地能修能换,“许多医生其实很相信很依赖也很离不开我们。”

  “我们年纪轻,好说话,一般医生护士让我们帮个忙、跑个腿儿什么的,我们都比较勤快,因此在医院里,我们人缘也比较好。”小刘说,“有时这个科的医生到那个科想加一个号,去跟医生说半天,可有的医生就是不给加,说‘不行,没时间了,看不完’等等就推了,但我们去求医生加个号,他们一般都给加,因为也有同学的面子。”

  小吴说,一次某科室的一位专家级的医生找小吴,想让小吴给他爸爸加一个肠胃检查的号,小吴当时就跟值班医生说,“我有个朋友的爸爸想做个检查,想请您加个号。”由于平时关系都不错,医生说,“先让他做吧”,后来做完,没事,检查的医生说:“没事,不用出结果,也别缴费了。”从那以后,那个专家医生见到小吴总说,“有事说话。”

  “关系就是这么一点点建立起来的。我们是他们体制外的人,和他们没有什么利益冲突,这也许也是一种‘夹缝中求生存’的方式吧!”小吴笑着说。

 

“能多帮他们一把就多帮一把”

 

  在北京的大医院里工作,自然会有家乡的亲朋好友到北京来找他们看病,“他们一般不是万不得已不会千里迢迢跑这么远来看病。”小吴有个亲戚的孩子,两岁多,有一只眼睛斜视,当地医生建议上北京,于是亲戚找到了小吴。“我提前帮他们预约好专家号,他们到北京第二天早晨就看上了病,很快预约了手术。”一切进行得很顺利,孩子的眼睛很快就治好了,“花钱也不多,全下来也就两三千块吧,听说回去还报销了一部分。”小吴说。

  “北京的大医院一般都很正规,不会乱来。”小刘说,一次他带着妈妈在家乡的县级医院看病,医生给他妈妈开的处方他根本看不懂,在医院药房取完药之后,小刘在路过药店时进去一看,原来自己刚刚在医院里买的同样药品的价格是药店里的几倍多,“他们是怕患者拿着处方到外面买便宜药。”小刘说,“外地人愿意到北京大医院看病,不仅因为医疗水平高,更多的是信赖。”

  “还有,北京的大医院很有钱,医疗设备更新很快,几千万的设备说上就上。”每次回到家乡,小刘看到破破烂烂的医院大楼,看到那些不知从哪儿淘汰下来的设备还在嘎吱嘎吱地运行,看到一些吊儿郎当的所谓的医生在给患者非常不职业地看病时,小刘就一阵莫名心痛,“我非常理解一些患者为什么大老远跑到北京去看病了。”

  小刘说,一张十多元的专家号,号贩子卖给患者要几百元,更有甚者,医院周围尽是骗子和医托:“他们的目标一般都是外地患者,因为知道他们在北京‘耗’不起。”北京的患者一般可以通过电话、网上挂号等多种方式在医院挂号,但外地患者在北京看病就相对困难得多,“我们医院也采取了很多方便外地患者就医挂号的方式,但宣传不够,外地患者知道的很少,反倒让一些号贩子钻了空子。”

  就算挂上了号、看上了病,外地患者在北京看病日常花销也是非常大的,有时为等安排手术的时间一等就是一二十天,小刘说,“每次看到我们医院里那些很不容易的外地患者,我总是尽量的能多帮他们一把就多帮一把。” 

编辑:孙林美

分享到: 

【打印本页】【关闭页面】

发表评论

相关新闻

投诉公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