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消费网315和解平台

设为首页 | 收藏本站 | 消保媒体

当前位置:首页 » 医疗卫生 » 医卫快讯 >> 正文

医卫快讯

宣布成功克隆人类胚胎者回应学历造假质疑
江苏消费网 (2009-05-06) 来源:新京报
阅读:

因宣布成功克隆人类胚胎,实验室里的李建远已成为媒体关注的焦点。图/CFP


  本报讯 (记者张寒)“我不想炒作。”昨日,山东省干细胞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李建远表示,不愿回应媒体的相关质疑。此前,2月2日,李建远对媒体公布称,成功获取了人类体细胞克隆胚胎,从而引起媒体广泛关注。随后,有质疑的声音指出李的学历造假,并对该科研成果发布杂志的权威性以及发布程序等问题提出了怀疑。


  昨日,李建远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称,他只想好好进行科学研究。他在实验室中将自己的成果与美国及中国之前发表的相关论文做了比较,表示自己只是客观比较,至于是否国内首创,这些还需要专家来鉴定。

  对于他个人的学历问题,他认为与此次科研成果无关。

  质疑1:是否国内首创

  【回应】是否首创需专家鉴定

  李建远不愿用“国内首创”的说法。

  他表示人类体细胞克隆在中国和其他国家都有很多实验室在做,已很多年。他的成果的特殊性在于按国际公认的技术指标进行了鉴定。他称有了这个国际公认技术指标,拿出去别人才认可。文章才会在国际上发表。

  他说在此层面上,现在只有美国一家公司与他的实验室做到了这一点。美国那家公司的成果也是去年按国际公认技术指标鉴定后发表了文章。

  他将自己实验室的成果和美国成果进行了比较,说自己对美国的成果并没有进行借鉴,有自己的特色。

  李建远说是否算国内首创,还需要科技部的专家进行鉴定。他称近期科技部将组织专家进行鉴定,自己的技术如何要专家评价。

  质疑2:发表刊物是否权威

  【回应】刊物有较高知名度

  李建远的科研成果目前发表在《CLONING AND STEM CELLS》杂志网络版,其权威性受到质疑。记者经过网络查询,该杂志的影响因子是2.937。此查询结果,与方舟子在博客上提供的查询结果一样。方舟子认为这在生物学期刊中算低档。

  一名生物学研究人员也称,这个杂志之前未听说过,2.937的影响因子确实较低,“难怪有人质疑”。

  而李建远称该杂志较专业,已有10年左右,在领域内知名度还是比较高,很多和克隆相关的论文都在该杂志发表。他称这个杂志的主编是英国的克隆羊多莉之父。

  对于先在网络版发表,李建远称,很多杂志是先有网络版,再在杂志上发表,并不稀奇。

  质疑3:学历是否造假

  【回应】这与科研成果无关

  李建远所在的研究中心网站信息显示,他1999年被美国诺贝尔医学研究中心授予博士学位。有质疑的声音指出,李并没有出过国,也没有在国内获取博士学位。

  对于这个质疑,李建远认为学历和科研成果无关。

  记者在网上未搜到诺贝尔医学研究中心这个机构,对此李建远称有可能是拼写错误搜不到,不过他不愿告知正确的拼写。他称自己研究生毕业于北京医科大学,但不愿多谈及此话题。

  方舟子也称没有查到美国有叫这个名称或类似名称的研究机构。他称美国的研究中心通常没有授予博士学位的资质。

  学者声音

  方舟子:此技术不算重大发现

  方舟子对于李建远此次人类胚胎克隆的技术评价不高。他介绍,人类胚胎早在2001年就已培养完,但因为其他原因销毁,在2008年美国也有了报道。

  他认为这个并不算重大的发现。在他看来是一种比较常规的技术。只是克隆人的囊胚做得比较少,因为克隆人是不允许的,所以克隆囊胚没有太大意义。

  不过,他同时也表示,之前没听说中国有谁做此研究。

  院方回应

  医院:不重视学历

  称李建远技能非常高

  本报讯 针对对李建远的质疑,尤其是涉嫌学历造假的质疑,昨日,当初引进李建远的烟台毓璜顶医院的院长刘运祥表示,李建远技能非常高,院方在意的是能力,不是学历。

  对李建远的学历刘运祥也并不完全了解。他说李建远1994年在荷泽人民医院的实验室做主任,当时在山东省三甲医院中心实验室评比中获第一名。当时他就想挖李建远到自己医院,请了三次李建远才答应。当时李建远是以博士待遇引进的,给了一套房子,并给家属和孩子安排了工作。

  刘院长表示当时看过李建远的博士证书,但是具体诺贝尔医学中心在哪里,他也不知道。刘运祥说引进李建远是看中他工作做得好。那时也没规定必须是博士才能引进,所以不需要去查证书。

  他所了解的李建远开始是中专学历,学的是检验科。后来去北京医科大学读书,学的是分子生物学。他称李建远的博士没有在国外读,是他发表文章后寄给相关机构获得的博士学位。

  刘运祥说他在乎的是个人能力,而不是学历。也有人说过李建远的博士学位不够正式,但在他看来,李建远的实际技能非常高,能力很强。

  他说李建远给他留下的最深印象就是非常倔强,在研究中碰到什么问题一定要解决,他说李建远正因如此才能成功。

  本组稿件采写 本报记者 张寒

编辑:孙林美

分享到: 

【打印本页】【关闭页面】

发表评论

相关新闻

投诉公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