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消费网315和解平台

设为首页 | 收藏本站 | 消保媒体

当前位置:首页 » 医疗卫生 » 医卫快讯 >> 正文

医卫快讯

别忽视孩子的精神健康
江苏消费网 (2009-03-18) 来源:中国消费者报
阅读:

要让孩子的笑容多一些,就要学会倾听孩子的心声;培养孩子创造性思维、独立和享受生活的能力,比一双严厉的眼睛和苛责的嘴巴更重要
■本报记者 李卫芹
    期末考试,9岁的小萌萌语文考了90分、数学92分,她兴冲冲地一进门就向妈妈报喜。“怎么比上次考得低了?”妈妈却冷着脸问萌萌,一瞬间,惊愕凝在了小姑娘的脸上。
    斌斌在动物园第一次见到狼,他有些害怕,妈妈安慰他说:“没关系,狼关在笼子里出不来,不用害怕!”过了一会儿,斌斌突然自言自语地说:“干吗不把老师关进笼子里?”爸爸妈妈对望了一眼,因为他们知道,斌斌班上老师的严厉是出了名的。
    据报载,在一个省会城市的一所居民楼上有3个初中男孩在房顶过夜,据称他们在那里食宿已经有6天了,逃学的原因在于害怕学习,厌烦学校的管理。
    美国心理学专家琳达·卡姆拉斯做过一个儿童心理状况调查报告,其中对中国和美国儿童心理状况的对比让中国同行吃了一惊:中国孩子的笑容要比美国孩子少。这份名为《中美儿童发展》的报告对中美儿童的笑容进行了记录、比较和分析,并对两国儿童的心理及性格差异进行了深入研究。来自国内的调查数据也表明:在17岁以下的我国儿童青少年中,有许多人受到各种情绪障碍和行为问题的困扰,突出表现为人际关系、情绪稳定性和学习适应性方面的问题。
是什么让孩子不快乐
    儿童青少年心理问题呈现增多趋势,是什么让一些孩子的脸上缺少笑容?他们为什么不快乐?北京协和启迪心理咨询中心的杨霞副教授告诉记者,近年来,儿童青少年心理问题增多是一个很明显的趋势,来看心理门诊的孩子多以学习困难问题为主。首都儿科研究所心理门诊的大夫们通过研究对比后发现,在这些看似学习有问题的儿童青少年当中,真正由于智力原因引起的学习困难只占7.7%,而多动、注意力障碍、行为障碍、情绪障碍等心理问题者占了大多数。中国儿童心理卫生专业委员会委员、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定医院的儿科主任郑毅教授告诫人们:许多成人认为儿童的心理障碍与自己的孩子无关,殊不知这种侥幸和无知往往是灾难的根源。
    郑毅教授分析说,儿童心理卫生是一个复杂的问题,既有遗传和儿童自身的问题,又涉及家庭、社会的多个环节。首先,家长期望值过高、过度溺爱、指责或打骂等行为,会给孩子的身心健康带来不良影响;其次,课业过分繁重、生活单调、竞争压力巨大、家庭不和睦、缺乏亲情等,也是造成青少年心理失衡和焦虑的重要原因;再其次,就是目前的教育过分功利化的导向,导致家长、老师无暇顾及孩子的人格和适应能力等综合素质的培养。最后是有一些家长和老师不知道孩子的阶段性特征,把对成人的纪律和要求拿来用在了孩子身上。郑毅教授每年都要到许多学校及幼儿园走访,他向记者举了这样一个例子:“一次我到一所小学,老师们围着我问:‘许多学生总是乱说乱动,注意力不集中,该怎么办?’我反问他们:‘一年级小学生有效注意的时间是多长?各年龄段儿童的心理特点及容易出现的心理问题是什么?’结果没有人能正确回答。许多父母要求3岁的孩子会解方程,用大师的事例来要求孩子学钢琴,这都为孩子未来形成偏执和强迫型性格埋下伏笔。”郑毅特别指出,把孩子看做是成人的雏形,用对成人的纪律和要求约束儿童,用成人的心理状态和是非标准来衡量孩子,已成为许多老师和家长常犯的错误。因此,要了解孩子的心理,懂得孩子的喜怒哀乐,学会倾听孩子的心声。培养孩子创造性的思维和独立学习、独立和享受生活的能力,要比一双严厉的眼睛和苛责的嘴巴更为重要。
别忽视孩子的“求助信号”
    13岁的晓新半年前突然厌食,变得消瘦,家长带着她四处看病,胃镜、肠镜分别做了3次,核磁共振2次,脑电图4次,B超、心电图多次,最后的结论是“浅表性胃炎”。但孩子越来越消瘦,经常哭泣,最后走进了精神科疾病门诊。“其实,浅表性胃炎是一个非常普通的病症,许多人都有,它根本不足以使孩子长时间哭泣、严重消瘦。出现这样的情况,就要考虑孩子的精神问题了。”郑毅教授向记者解释说,许多孩子开始都是一味地因为躯体的问题而四处求医,而事实上许多躯体疾病就是由心理问题导致(当然也有因躯体疾病导致的心理问题),直到半年一年后才考虑到是精神问题,不但使孩子的身心受到了很大的摧残和伤害,还延误了病情。10岁的靖靖就是这样。
    一段时间以来在靖靖身上出现了一个奇怪现象:眼睛老往上翻,开始还是翻几分钟,慢慢居然一直向上翻1个小时。家长带着他四处去看眼科,但查不出是什么眼病,奇怪的是,医生一对他进行轻声柔语地安慰,他马上就好了,最后找到了精神科大夫。“这就是典型的分离性障碍,俗称‘癔症’。”北京安定医院的儿童病房主任梁月竹告诉记者,这个孩子得病的原因是因为在一次考试中老师怀疑他作弊,把卷子撕了,从此靖靖就落下了“翻眼”的毛病。
    郑毅教授向记者介绍说,走进安定医院精神科门诊的病人80%~90%都是在躯体疾病门诊几经周折,最后辗转才到这儿来的。迟迟没到精神科就诊的原因有两个:一是只注意到孩子的躯体特征而忽视了孩子的心理问题;二是感觉到病人有心理问题,但因为对精神病存在“病耻感”,不愿到精神病医院就医。多数老师、家长包括一些医务工作者还不知道,诸如:厌食、遗尿、口吃、暴食、夜惊、梦游、多动、睡眠障碍、言语发育迟缓等相当一部分情况都属于心理问题。
    郑毅教授提醒教师和家长,其实许多有躯体疾病表象的精神疾病在前期都有征兆,家长和老师要注意发现孩子的精神疾病“求助信号”。如果一个孩子的情绪行为跟他受的教育水平不相符合,跟同龄的孩子相比显得异常,比同龄的孩子更“成熟”,表现得沉默寡言,郁郁不乐;或比同龄的孩子更“幼稚”,话多、兴奋,说自己无所不能,学习困难、交往有障碍……以上这些行为特点若持续2周以上,并给自己和周围的人也带来持续的痛苦,这个时候一定要意识到孩子出现了精神上的问题,应该马上带孩子去看精神科医生,早期发现会利于问题的解决,以免延误治疗。

编辑:小鱼

分享到: 

【打印本页】【关闭页面】

发表评论

相关新闻

投诉公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