色素、(工业)糖精、甜蜜素、漂白粉……一个小时,两道“程序”,青衣梨枣披上红袍,味道由涩变甜。九月中旬才成熟的山西梨枣,八月已在羊城叫卖。山西万荣县枣业协会会长宁灶武说,山西人都不吃深褐色的梨枣,“因为知道那全是被加工过的”。 这个在山西妇孺皆知的“秘密”,在广州年复一年进行着。
在贩枣行业,将未熟青枣“加工”成“红枣”早非新闻。过热水、泡冷水,视乎各家“工艺”不同,在水中加入一定比例的色素、(工业)糖精、甜蜜素、漂白粉等使青枣短时间内变身红枣,体重身价立刻上涨。
从加热到成熟只需1小时
8月30日下午3点,记者来到石潭南路20号,一个约15平方米的小单间,三四名工人正在卖力加工梨枣。一个直径约50厘米的锅炉在房子中央呼呼直冒白气,锅炉前约6平方米地方被甲板围至齐腰处,锅里和“水池”里都盛满浅褐色的水,水深30厘米左右,刚能及过“横躺”其中的10包枣子。
一名向姓女子把墙边的梨枣铲起,放进笊篱后在热水锅里过一下,不到3秒便取出,然后放在一边晾着;约半小时后,这些“加过热”的枣子开始变成浅褐色,一名男子将枣子装入红色滤水塑料袋,他说每包约40斤,打包完毕;站在水中央的胡姓男子接过打包好的半成品,放在“水池”浸泡,从加热到成熟,只需1小时。
胡某说,冷水里有微量漂白粉,起“消毒作用”。小屋内堆着七八十袋泡过热水的“半成品”,水池中央躺着约十袋“第二泡”的枣子,而门口的大货车上,装着近200袋加工完毕的“成品”。胡某说,加工好的枣子都将卖给附近江南水果批发市场的枣贩们,“每斤要1.5元”,可记者来到市场A区3档,同样的褐色枣,老板曹平说只卖每斤1元,“这是正宗的山西梨枣,现在查得很严,加工枣早不让卖了”,曹平如是说。
来源南方都市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