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记者李秋萌)因对背部的一个小疙瘩做检查,却在注射麻醉药后呼吸骤停,一周内,三岁半的陈鑫瑶接到两次病危通知书。昨天,首都儿科研究所附属儿童医院的重症监护病房内,已昏迷了30天的小鑫瑶仍没有醒来。
家长携幼女进京看病
7月28日,陈亮夫妇带着小鑫瑶登上了开往北京的火车,此行目的是对孩子背部的一个半个拇指大小的疙瘩做检查。
陈亮说,孩子背部的疙瘩出生时就有,三年多来,既未长大也不疼不痒。孩子即将上幼儿园,因担心疙瘩会对孩子的生长发育不利,陈亮还是决定带孩子到北京的专科医院检查一番,“孩子很健康,如果手术有危险的话,就不打算做了”。
8月3日上午10点多,在以治疗患儿脑瘫闻名的北京博爱医院内,被确诊为“脊柱裂”的小鑫瑶空腹进行了心电图、B超、验血等常规检查后,吃了点米粥和包子。下午近4点,小鑫瑶被推入核磁共振室内,在打过一针麻醉药后,平躺进入核磁共振设备内。
20分钟后,检查完毕,小鑫瑶被推出,守候在一旁的陈亮见小鑫瑶嘴唇发紫,小腿上全是紫色的小斑点,手放在胸部上也感觉不到心跳。意识到情况不妙,陈亮一把将女儿抱起,找大夫求救。
经检查,医生说孩子心跳骤停且无呼吸,需紧急抢救。
医院两下发病危通知
8月4日凌晨两点左右,小鑫瑶仍在急救室内接受抢救,守候在外的陈亮夫妇已苦等10多个小时。随后,陈亮被告知孩子需要进行手术抢救,要在协议上签字。紧张焦虑过度的陈亮在签字后才猛然发现自己签的是一张《病危通知书》。“刚才还活蹦乱跳的孩子怎么突然就成了这样?”早已泣不成声的陈亮夫妇怎么也接受不了孩子病危的事实,陈亮说,“我们双双跪在急诊室门口,求医生想尽一切办法救孩子”。
次日,经心脏复苏手术后,小鑫瑶心跳得到维持,但意识始终未恢复,遂被转院。在首都儿科研究所附属儿童医院内,陈亮又接到了一写有“患儿现处于昏迷状态,呼吸机辅助呼吸下,病情危重,随时有呼吸心跳停止、危及生命的可能”的《病危通知书》。
截至昨天,小鑫瑶已在ICU重症病房内昏迷了30天。主治医生称,经一个月的治疗,目前,鑫瑶的情况已有所好转,生命体征基本恢复稳定,已不需要呼吸机和输氧来维持,需要进行肢体方面的康复治疗。
初诊医院支付医药费
一针麻醉药就使孩子昏迷30天,陈亮就此事多次与博爱医院交涉。
因孩子现在已基本脱离生命危险,陈亮想把孩子送回博爱医院接受肢体康复治疗。对此,博爱医院医患办主任王子旭表示,会遵循家长的意愿,但考虑到医院并无儿科康复方面的治疗专科,在联系第三方医院接收鑫瑶的同时,已在上周五派了一名康复师到医院内为其进行肢体康复训练。
王子旭称,经核查,鑫瑶当天所注射的麻醉药属正常剂量,医生是按正常程序对鑫瑶进行检查。核磁检查前需要禁食水,之前的麻醉需和吃饭时间至少间隔6小时,因家长称孩子在上午10点时吃过早饭,医生便将核磁检查安排在下午4点,孩子出现心脏骤停的状况可能与间隔时间不够有关,“医生对孩子进行抢救时,在其口内吸出了许多异物,未消化的食物有可能导致病人在麻醉时大脑缺氧,由此引发的脑供血不足会使其呼吸心跳停止”。
王子旭表示,此事已引起院方的高度重视,不仅支付了鑫瑶数万元的治疗费用,而且会负责安排其日后的康复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