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消费网315和解平台

设为首页 | 收藏本站 | 消保媒体

当前位置:首页 » 食品健康 » 消费提醒 >> 正文

消费提醒

“舌尖上的谣言” 看打
江苏消费网 (2017-06-29) 来源:中国消费者报
阅读:

  

 

  

 

  编者按 6月29日至7月13日,一年一度的食品安全宣传周即将开启,今年的主题是“尚德守法 共治共享食品安全”,全国各地围绕这个主题开展科普宣传、食品安全大讲堂、食品安全网络知识竞赛、公众开放日等活动。近两年,有关食品安全的谣言在网络上广泛传播,不仅给食品行业带来了恶劣影响,也令消费者感到恐慌。为净化网络信息环境,有关部门对制谣传谣行为零容忍,出重拳予以打击。与此同时,消费者也在不断地提高食品安全意识,增强识别网络谣言的能力,通过正规渠道获取食品安全信息,做到不信谣不传谣,不给造谣者留下可乘之机。

  ■本报记者 孟刚

  近年来,有关食品安全的网络谣言层出不穷,例如“塑料紫菜”“塑料大米”“棉花肉松”“塑化剂面条”“西瓜打针”等,在社会上引起恐慌,导致很多人产生焦虑情绪。即使相关部门每年都会对这类传言进行辟谣,但仍然年年喊打,年年有。相关专家表示,公众在认识上的鸿沟,是食品安全网络谣言反复出现、屡禁不止的最主要原因。对于制谣传谣的行为,有关部门应加大惩罚力度,从源头遏制网络谣言的制造和传播。

  现状:

  食品安全话题成制谣重灾区

  网络谣言,是指通过互联网传播的没有事实依据却带有攻击性、目的性的话语。

  记者调查发现,随着互联网的发展特别是社交媒体的广泛使用,以微博、微信、论坛为传播载体的网络谣言此起彼伏、屡禁不止,特别是与民生相关的食品安全话题,更成为了网络谣言的重灾区。

  中国社会科学院发布的一份研究报告显示,在网络谣言中,有45%的内容涉及到了食品安全,与其他内容相比,位居榜首。造谣者罔顾事实,凭空捏造所谓的真相,甚至煽风点火、自导自演,炮制图片视频等信息,以牟取不正当利益,导致部分消费者误信谣言,引起恐慌。部分网络谣言被疯狂转发,造成了十分恶劣的社会影响。

  今年2月,几条短视频在社交网络上炸开了锅。视频中,有人将紫菜泡水撕扯,继而用火烧,称该品牌的紫菜很难扯断,点燃后还有刺鼻味道。视频的制作者由此得出结论,称某品牌的紫菜是“塑料做的”,劝诫网友“别吃了”。对此,中国食品辟谣联盟专家团专家阮光锋表示,“塑料紫菜”是今年以来负面影响较大的网络食品安全谣言之一,对公众产生了严重的误导。

  据记者统计,截至目前,我国福建、天津、四川、甘肃、青海等地的公安机关已抓获靠拍摄谣言视频实施敲诈勒索的人员5名,制造“塑料紫菜”谣言人员5名,传播谣言信息人员8名。在另一起制谣传谣的案件中,山东青岛的王某(女,61岁)、黄某(女,65岁)因编造并发布有关“棉花肉松”的视频,受到了行政拘留5日的处罚。

  除此之外,还有一些旧闻翻炒的谣言也对社会产生了严重的负面影响。这类谣言的造谣者多以食品药品安全事件为背景,将过去发生的事情掐头去尾改头换面,改变日期或将日期模糊、删除,进而误导公众。

  知微传播分析平台和中山大学针对1000多条网络谣言样本进行分析后发现,有九成以上的谣言内容围绕着食品安全、人身安全、疾病和健康养生。另据互联网的监测数据,80%的谣言持续了两年以上,有的甚至从2007年就在网络上传播。从大数据分析来看,谣言具有6个“面孔”,即假借权威、捏造数据、制造恐慌、嫁接图片、偷换概念、直击刚需。

  分析:

  认识鸿沟是传谣主因

  有关食品安全的网络谣言何以泛滥?据公安部网络安全保卫局副局长张宏业介绍,在网络上传播食品安全谣言的人,一部分是为博取眼球、赚取热度,置科学常识和实际情况于不顾,偷换概念、歪曲事实,也有极个别人以牟取不法利益为目的,利用网络谣言抹黑食品生产企业。例如制造传播“塑料紫菜”网络谣言的犯罪嫌疑人王某表示,因在吃馄饨时认为自己吃到了“塑料做的假紫菜”,便联系生产企业进行维权。后来起了贪念,想找企业勒索高额赔偿,最终企业迫于压力,不得已向其转账了5.3万元。

  专家指出,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和新媒体的快速发展,制造和传播网络谣言的成本与前些年相比有所降低;而与之相对应的辟谣成本却水涨船高,对于那些带有恶意攻击性的谣言,涉事企业往往采取“快速解决”“息事宁人”的态度,即满足造谣者提出的要求,但这样的处理方式也助长了造谣者的气焰。

  阮光锋告诉 记者 ,一些谣言的发布者已是团队化运作,他们通过发布谣言赚取流量费和广告费。曾有人向他透露,拥有1万粉丝量的微信号转发一条谣言的价格是150元—300元,个人转发一次可获得0.5元的收入。

  新浪网微博社区管理中心运营经理杨宏伟表示,网络食品安全谣言年年有,今年格外多。以往的网络谣言多以“有图有真相”的形式体现,今年多以视频形式传播,加大了普通网民的识别难度。这些网络谣言对很多消费者形成了消极负面的认知惯性,后续效应很长时间都难以消除,且一旦出现类似事件,还会再次成为传播热点。

  此外,消费者有着极大的安全焦虑也是网络谣言屡禁不止的另一个原因。“近年来,人们对问题食品的警惕性极高,稍有风吹草动就绷紧神经,网络上一旦出现与食品安全相关的传言,人们的担忧心理及敏感神经马上就会被触动,谣言也会迅速发酵,进而扰乱消费者的判断,损害行业发展。”食药监总局新闻发言人颜江瑛表示。

  阮光锋认为,导致食品安全网络谣言难以禁止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因网络科学技术迅速传播以及信息知识“爆炸式”增长所造成的公众在认识上的鸿沟,是食品安全网络谣言反复出现、屡禁不止的最主要原因。由于大部分消费者在面对食品安全谣言时难以甄别真伪,所以本着保护自己和家人、朋友的心理,虽对谣言的内容存在疑问,但也“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甚至在自己的社交圈里转发,这在一定程度上对传播网络谣言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对策:

  加大惩罚力度

  有关专家表示,治理食品安全网络谣言,维护社会公共秩序和良好舆论环境,需要全社会共同努力。

  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副教授常江建议,遏制网络谣言的产生和扩散,一方面要依托与专业科普信息网站或机构的合作,及时剖析揭露各类流行谣言;另一方面,相关部门要完善新闻发布机制,第一时间发布权威信息,让流言蜚语止于透明公开。“信息公开是遏制谣言传播的利器。食品药品安全抽检信息现已做到周周抽检、周周公开。”颜江瑛说,未来还将继续加大此类信息的公开力度,增加重点信息展示强度,强化信息查询服务功能。“网络上的食品谣言多、传播快,一个重要原因是违法成本低。”中国社会科学院法学研究所研究员李忠建议,现有法律法规对网络谣言散布者的处罚力度远远不够,达不到震慑和制裁作用,应当加大惩罚力度。

  此外,加强对公众的食品安全知识普及,提升消费者的媒介素养也是遏制网络食品谣言传播的关键一环。中国农业大学食品科学与营养工程学院副教授朱毅建议,食品制造企业在加强自身产品质量的同时,还应提高自己对危机公关的应对能力,并肩负起普及推广食品安全科学的社会责任。让知识科学“跑”在谣言之前,这样才能变“被动挨打”为“主动防御”。

  专家呼吁消费者,警惕网络中的不实消息,关注权威机构的发布信息,避免自身利益受到损害。

  清华大学健康传播研究所副所长苏婧指出,公众在面对食品安全信息时,应多想、多听、多看、多问,学会利用官方公布的信息查询渠道求证,避免为谣言所伤。

  “辟谣力度越大,谣言舆论场的净化速度就越快。加大打击谣言的威慑力,用足够的速度和精准度去辟谣,需要社会各界力量共同参与。”科信食品与营养信息交流中心副主任钟凯说。

编辑:刘军

分享到: 

【打印本页】【关闭页面】

发表评论

相关新闻

投诉公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