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条和烧饼,是面食中的基本款。然而几千年来,面条和烧饼在伟大的劳动人民的手中不断演变,有了千变万化的造型和口味。
慢慢发现,江苏的很多明星面食都与乾隆皇帝有一定渊源——伍佑糖麻花、昆山奥灶面、木渎枣泥麻饼、枫镇大面、镇江锅盖面……这些明星面食你吃过几款?
离开家乡的你,还记得这些陪伴你长大的家乡的味道吗?
盐城
东台鱼汤面
汤面汁液乳白,清爽不腻,面条细而软滑,骨肉鲜美可口。民间常有“吃碗鱼汤面,赛过老寿星”之说。
伍佑糖麻花
据考,伍佑的糖麻花已有近三百年历史,其中,以古伍佑“翠云斋”百年老茶食店经营糖麻花的历史最为悠久。伍佑糖麻花状如双龙盘旋,小巧玲珑,以香、甜、酥、脆著称,清乾隆皇帝下江南路过淮安府时,盐城县令曾以此进贡,取悦龙心,大获赞许。
镇江
镇江锅盖面
又称伙面,江南“第一面”,也是“中国十大面条”之一,汤清面软,不黏不乱,青头鲜嫩。
南通
南通跳面
又叫“曹顶面”、“切面”或“小刀面”。外观粗细均匀,条长爽滑,柔韧有筋,因而久煮不糊。食时,韧而不硬,耐嚼有味。倘若配以各种不同的浇头。佐以酱油、猪油、味精等拌炒,味道特别可口。
南通脆饼
选用白面粉为主料,经二十八道工序,用手工制成。脆饼用微火烘烤,表面黄而不焦。据说,脆饼的工艺考究,每只饼有十八层次,不相信的朋友,可以用开水泡饼看看。
扬州
宝应长鱼面
长鱼肉厚细嫩,口感滋润,野生长鱼味道更妙。长鱼面汤汁乳白,胶质鲜香,浓稠得当,蔬菜辅配,堪称味觉和视觉的享受,如再有宝应特产捶藕相佐,更当叫绝。
草庐烧饼
草庐烧饼是扬州名小吃,公道镇的谈贵山和杨寿镇的吴文江都是草庐烧饼的非遗传承人。
苏州
昆山奥灶面
奥灶面,“中国十大面条”之一,奥灶面以红油爆鱼面和白汤卤鸭面最为著名。因其主要是面灶上的奥妙,因此乾隆赐名“奥灶面”。
枫镇大面
在苏式面中,枫镇大面的汤可以算得上是最具特色的。虽然是荤汤,却要求一清见底。汤底用肉骨、鳝骨、螺蛳、虾脑壳、酒酿、冰糖熬制而成。焖肉肥美,入口即化,面汤鲜滑,酒香醇厚。
木渎枣泥麻饼
产于吴中木渎。创制于清乾隆四十六年(1781年),至今已有200多年的历史了。相传乾隆皇帝曾将其列为宫廷御膳点心。l881年吴县商人蒋富堂将麻饼店店名改作“乾生元”,从此乾生元枣泥麻饼闻名四方。
常州
常州银丝面
被誉为江苏十大名点之一,已有百年历史,面细如丝,色白似银,柔软滑爽,富有韧性。
麻糕
麻糕是具有独特口感和风味的一种椭圆形大烧饼,也是常州人最喜爱吃的家常传统食品。麻糕与烧饼相比,异样之处在于它是空心的,咬起来有一种酥脆的感觉。趁热着吃,更是香气四溢,令人食欲大增。
淮安
淮安杠子面
现炒的浇头+淮安特有的面条+正宗骨头汤=绝配,面条有嚼头,汤清,口感鲜香。
徐州
徐州板面
辣得够味儿,徐州牛肉板面以清汤、白面、绿蔬、红辣见长,不同面型烛照食者性情:男孩想吃稍粗的“二细”,女孩喜爱“细”面,中老年人偏好“韭叶子”和更细的“毛细”,文化人爱吃“细”的和“韭叶子”,猛汉偏爱“宽”或“大宽”,温柔、内敛、雅致、威猛的五彩性格,与牛肉板面内蕴深层契合。
八股油条
在徐州已有100多年历史。有车轮形和椭圆形两种。因成品色泽金黄、酥香味美、呈分布均匀状,故称之为八股油条。
泰州
泰州干拌面
用好的酱油,加上猪油,不用汤,直接把下好的面条盛入碗中拌匀,考究的还要放点泰州麻油、蒜花或胡椒面等。但下干拌面要点技术,面条不能太熟,否则吃到嘴里粘糊,没有劲道。也不能太生,太生了口感差,吃下肚去不舒服。再配上一碗鱼汤,味道棒极了。
泰兴黄桥烧饼
黄桥烧饼得名于1940年10月那场著名的战役“黄桥决战”,战役打响后,黄桥镇当地群众冒着敌人的炮火把烧饼送到前线阵地。烧饼外黄里软,色呈蟹壳红,不焦不糊,不油不腻,咬一口,香气四溢,葱油流满嘴角。
无锡
江阴笃烂面
面条的口感,素以筋道滑爽为佳,江阴笃烂面反其道而“煮”之,将面条、香菇丁、菜梗末、虾皮、鱼泥、肉汤一古脑儿倾入锅中,搅匀煮开,文火慢煨,连熬带焖,炖成笃烂之“烂面条”。
宿迁
宿迁车轮饼
酥层清晰,色泽金黄,香而不腻。车轮饼为油炸食品,需热食,色泽金黄,口感细腻。
连云港
赣榆煎饼
历史悠久,一直被作为江苏赣榆城乡居民的主食。据说煎饼是诸葛亮发明的,有史料记载,早在秦汉时期,赣榆县当地人就开始吃这种名叫煎饼的干粮。
南京
大碗皮肚面
汤料充盈,酷似于大杂烩,十几样东西,皮肚、猪肝、香肠、肉丝、西红柿、鸡蛋、青菜、木耳……一锅烩。再加上各家自制的辣油,美味到“打了嘴巴子都不肯丢手”。
老卤面
老卤面历史悠久,至少在清末就已出现。重卤、重汤,重浇头,但大肉、小排做起来都比较费事,而且熬制老卤的过程非常精细、复杂,但口味鲜美,老南京都很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