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微量元素只能从膳食中摄取,机体不能自身合成。在某种意义上讲,它们比维生素等营养素更重要。
一个小孩喝了奶粉,吃了饼干,喝了补铁口服液,吃菜时蘸了点酱油,单看每个食品的铁含量都不超标,但是加在一起呢?
《国际先驱导报》记者金微发自北京 虽然看出来奶粉让三岁多的儿子有点上火,小李还是没有停掉的打算。对她来说,上火远远没有微量元素缺乏来得重要,而奶粉罐上列出的长长的微量元素含量让她觉得心安。
“我也怕他上火生病,所以每天看着他,让他大量喝水。”她说。
对于盐里面含碘,酱油里面含铁,饼干里面有钙……这些每天“被”强化的补充行为,她并不十分在意。在她看来,补总比缺要强。
王微也同小李一样,对于每天吃的盐、酱油和各种零食里面添加的微量元素并不反感,但是对于孩子缺什么非常在意。她最近给孩子列出的营养补充计划就是补锌。她的孩子今年6岁,头发有些黄,不太爱吃饭,“我看电视广告说这可能是因为缺锌,所以买了补锌口服液来给孩子补补。”
虽然王微对于补锌的效果也有些犹豫,但是每每看到电视里的宣传,她都会有些许安慰。
过犹不及
对于小李和王微的这种“补总比缺要强”的这种心态,鲍善芬并不认同。她是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营养科微量元素研究室研究员,在矿物质和微量元素领域研究30多年。
她告诉《国际先驱导报》,微量元素不能简单地划分为有毒还是无毒,它们在人体中都有一个安全限量。
以锌为例,正常情况下是通过食物来摄入,每天的需求量并不大,0~5个月的婴儿每天只需要1.5毫克锌,6~12个月的婴儿为8毫克,之后随年龄增长,对锌的需求量缓慢递增,到14~18岁时增至最高量15~19毫克。过了18岁,人体对锌的需求量就会下降,每天只需要摄入11~15毫克就够了。
鲍善芬介绍,摄入的锌在适宜范围内,机体就能够维持健康,如果缺乏或过量就会产生疾病,严重的时候就会导致死亡,“对于矿物质和微量元素的补充,应该注意的是‘物无美恶,过则为灾’。”
她更建议通过日常的饮食而非特意的“补”来摄入锌。因为通过膳食摄入锌,从缺乏到过量有很大的变化范围,机体也可以通过自身调节,改变对锌的吸收,排泄和利用,从而保持体内的平衡。
“只有当摄入量极低或极高。超出了机体的自身调节能力,或者长期的不足或过量,破坏了机体的内环境稳定机制,才可能造成缺乏或中毒。”鲍善芬说,大量补锌会造成儿童性早熟、免疫功能低下,“我们经常见到病人长期大量补锌以后造成免疫功能低下和小孩性早熟,尽管我们做了很多呼吁,但声音实在太小了。”
鲍善芬认为,锌在很多食物中都存在,最好的方法是适量吃些动物肝脏、瘦肉、蛋黄和鱼类以及坚果类和种子类等富含锌的食物,“药补不如食补”。
对于食欲不好,发育迟缓的儿童,可以少量补充锌口服液,症状有所改善,就不需要长期服用。鲍善芬介绍,口服产品中的锌等微量元素一般都是化学合成物,如硫酸锌等,而食物中的锌则是天然物质,多数存在于蛋白质内,构成酶等具有生物活性的物质,便于吸收,也不容易过量。
全民补碘的代价
记者采访时发现,对于微量元素,人们似乎更乐于接受“补”,而很少担心过量的问题。也因此,在碘盐、铁酱油这些国家推广强化食品时,有专家站出来反对,民众却鲜有质疑。
中国的“全民补碘”开始于1994年,当年,卫生部颁布了《食盐加碘消除碘缺乏危害管理条例》,其目的是为了消除缺碘产生的甲状腺肿大(俗称大脖子病)等疾病。此后,市售的盐基本都含碘20~60μg/g(微克/克),如果按中国营养学会建议健康成年人一天食盐的摄入量是6g,那么我国居民每天从碘盐中摄入碘120~360 微克。
“膳食中碘的每日推荐量,成人仅为120~150微克,所以不包括其他食物中的碘,仅补碘盐造成的碘摄入量就多了。”鲍善芬说,碘不是不要补,但是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我们国家地域辽阔,真正缺碘的地区只是一部分,并不是所有的人都需要补碘。“沿海地区产的海产品既经济又富含营养,根本不需要补碘。如果运到内陆地区,引导当地居民消费,也可以非常有效地防治碘缺乏病。”
全民强化补碘持续了16年,加碘盐完全占领了全国的盐业市场,形成垄断局面,消费者很难在超市里买到不加碘的盐。
全民补碘的效果是显而易见的,碘缺乏病基本得到了控制,但是,与此同时,甲状腺疾病却在不断增加。早在2001年,第二军医大学附属长海医院分泌科黄勤等人就对上海宝钢集团进行了一次为期4个月的调查,发现确诊的310例甲状腺疾病患者中,有183例是在食用加碘盐后3年半内发生的。
天津地区近10年来甲状腺癌从0.8%(每10万人口)增加到2.5%(10万人口),增加了3倍以上。浙江省沿海省份政协委员纷纷提出议案,质疑加碘盐与甲状腺疾病高发有关系,要求政府相关部门予以重视或着手调查,同时提出沿海高碘地区居民有权选择食用无碘盐。
2010年7月,卫生部公布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用盐碘含量(征求意见稿)》,拟将食盐中碘含量的上限降低:从60毫克/千克修改为30毫克/千克。同时,市场上也开始有无碘盐供应。但是,这16年的“全民补碘”也让我们的百姓付出了沉重的代价。
危险的“铁”
如今,卫生部又开始推广补铁的酱油,即将人工合成的化学物质“钠铁EDTA”(NaFeEDTA或乙二胺四乙酸钠铁)作为铁营养强化剂加在酱油中,目的是为了解决部分地区缺铁性贫血。此前,强化办陆续在北京、贵州、河北、广东等9省市启动一期铁强化酱油项目,据称已有约6000万人吃铁强化酱油。
2010年10月,中国疾控中心食物强化办公室又启动了“铁强化酱油”项目二期。
中国工程院院士、强化办主任陈君石说:“钠铁EDTA是被中国和国际认可的铁强化剂,吸收率高,是安全的,铁酱油人人都可以吃,成年男子也不要害怕,一辈子吃下去也不会有问题。中国人即使每天食用铁酱油,也不会存在补铁过量的危险。不贫血的人群也可以长期食用。”
而鲍善芬对此提出质疑:评估铁强化酱油是否安全,不仅要评估人体摄入铁的量,还要评估人体摄入EDTA的量。她介绍,EDTA是一种很强的络合剂,会干扰人体对于锌、钙、铜等矿物质和微量元素的吸收,导致体内这些元素代谢紊乱和缺乏。
鲍善芬反对的另一条理由是:“铁是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但是又是一个危险的元素。铁是体内自由基反应的启动因子,可以启动体内的氧化反应产生自由基,攻击机体的蛋白质等生物大分子,引发炎症、心脑血管疾病和癌症等,铁负荷过多还会加速衰老。过量补铁会给健康造成危害。”
实际上,世界卫生组织和联合国粮农组织的联合食品添加剂专家委员会(JECFA)在1993年至2008年期间,曾先后三次对钠铁EDTA的安全性进行了评估,其总的精神是:钠铁EDTA应该限制在缺铁性贫血流行地区的人群;要在严格监管下进行,不推荐个体的普遍应用,防止滥用造成的潜在的危害。
在2008年第68次会议上,JECFA特别强调指出,少量的钠铁EDTA将不能有效治疗婴儿和儿童的缺铁,但是一旦将钠铁EDTA的摄入量提高到一个能有效改善所有年龄人口缺铁现象的最高限值,那么对于13岁以下的婴儿和儿童来说,其EDTA的摄入量又势必会超标。
不少专家认为,我国传统饮食中有非常多的食物含铁丰富,用天然食物补铁,对于轻度缺铁性贫血患者是相对最安全可靠的方法。
“强化食品”易过量
除了加碘盐、铁酱油这两种面向国家强推的两类食品,市场上还存在很多强化食品,比如高钙饼干、高钙奶粉,维生素C饮料、高碘蛋、含铁饼干,铁强化奶粉等。
去年卫生部公布了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营养强化剂使用标准(征求意见稿)》,“标准”中明确规定了允许使用的食品营养强化剂品种、使用范围及使用量。
但是,仅仅是含钠铁EDTA的强化食品,就不仅酱油里有,饼干里有,婴儿的奶粉里也有。鲍善芬说,“一个小孩如果喝了奶粉,吃了饼干,喝了补铁口服液,又吃了点酱油,单看每个食品可能铁含量不超标,这些食品加在一起呢?而且,EDTA超标造成的后果更严重。这种没有任何监管的过度强化和滥用,将造成什么严重后果?而这些后果将由谁来承担,谁来买单?”
在西方国家,政府以及食品企业都会对强化食品进行一个健康标识,使老百姓在选购中不但拥有“知情权”,也会进行更健康的选择。比如美国规定,凡是每个包装中含铁量达到或者超过30毫克,都必须在包装上标注警告用语,提醒家长注意。
中国农业大学食品学院教授、国家食物与营养咨询委员会副主任李里特认为,强化食品是上世纪60年代出现的,当时联合国卫生组织包括一些发达国家,发现亚非拉一些贫穷的国家极端缺乏一些营养素,比如铁、维生素之类,就搞了强化食品。
“西方国家通常是采用膳食来对营养进行平衡,而不是通过食品强化,因为这些强化剂是含有化学成份。”李里特建议,对微量元素的缺乏可以用饮食来补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