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桑雪骐
在绿色消费浪潮的推动下,越来越多的消费者倾向于选购对环境无害的绿色产品,随之,人们对于产品的绿色包装需求也日渐高涨。采访中,有关专家告诉记者,当今,绿色包装被定义为能够循环复用、再生利用或降解腐化,而且在产品的整个生命周期中对人体及环境不造成公害的适度包装。这短短的一句话中,包含着多重意义。
关注包装安全 应从源头抓起
前不久,法国正式批准了对含双酚A(BPA)婴儿奶瓶的禁令。与此同时,2008年欧盟发布的双酚A安全报告也受到了质疑。而在此之前,加拿大已经禁止了双酚A的使用。
此外,美国消费品安全委员会今年6月4日宣布,检查人员从麦当劳生产的印刷有怪物史莱克的系列玻璃饮水杯涂料涂层上发现了有毒金属镉,且所含镉可渗出表面。若沾染在使用者手上,再不慎进入体内,将会导致中毒。
在国内,调查发现,当前我国大多数的食品包装都不可避免地含有苯。这种有毒元素会在油墨稀释剂和黏结剂中出现,如果生产企业没有留出足够的时间让苯在包装生产过程中挥发掉,则苯会在成品中继续残留。
……
不断爆出的食品包装问题,让人们在关注食品安全的同时也将目光投向了食品包装安全。8月30日,在北京市易初莲花金源店,消费者刘女士告诉记者,如果食品包装明显有异味,她肯定不会购买这种食品。另一位白姓消费者则表示,她经常买绿色食品,但常常对绿色食品所使用的包装是否也绿色环保产生疑问。“如果绿色食品被包装污染了,又怎么能再称为绿色食品?”她很困惑。还有的消费者表示,辨别食品包装是否存在安全隐患非常困难,有关部门应该出台相关标准对企业进行规范,从源头上加以控制。
国际食品包装协会副会长董金狮介绍说,虽然我国早已建立了有关食品包装的卫生标准,但是食品包装的安全问题始终未能引起全社会的广泛关注。近几年,随着消费者安全意识的提高和国家监管力度的加强,食品包装被逐步提高到了和食品安全一样的高度。2009年6月1日,《食品安全法》正式施行,值得注意的是,食品包装被纳入到了食品安全的范围内,这也是我国首次将食品包装安全以法律的形式确定下来。《食品容器、包装材料用添加剂使用卫生标准》也同期实施,这说明我国对食品包装安全的要求越来越严格。
另据国家印刷装潢制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相关人士介绍,欧盟对用于包装的油墨产品质量限制是比较严格的,我国也即将对此进行严格限制,目前油墨安全性标准已进入审稿阶段。
据了解,我国常用的食品包装材料有塑料、纸、金属、玻璃、橡胶、陶瓷等,其中大量用于食品包装的塑料包装和纸包装通常要经过印刷环节。而我国对食品包装的市场准入(QS认证)是分阶段进行的,其形式是实行生产许可证管理,开始只针对塑料包装和纸包装实行市场准入,未来,陶瓷、玻璃、金属、橡胶等包装产品和容器都将逐步实行生产许可证管理。
董金狮解释说,之所以最先针对塑料包装,是因为塑料包装的问题比较多,生产企业也比较多。目前,全国生产食品用塑料包装的企业有3万家左右,但获证企业只有6000多家,也就是说目前仅有1/5的企业有生产许可证。“从法律法规上看,包装似乎还是食品的附属品,涉及条款较少,规定也不够清楚。”专家表示,在欧美、日本等国,食品包装等同于食品,生产、环境要求和处罚依据一致,如欧盟各国早在上世纪50年代就建立了食品包装材料的安全法规,同时开展了包装对于食品影响的研究,发展至今,已经建立了相对完善的食品包装材料法律法规体系,对于食品包装的监管力度也非常严格。
专家建议,我国应加快推进食品包装的市场准入工作,从生产源头上抓起,保障食品包装的安全。另外,政府部门应加大对无证企业的查处力度,相关部门还应制定切实可行的食品包装标准和检验方法,油墨生产企业应开发性能稳定、价格上有竞争力的环保油墨,包装印刷企业也应使用环保型的油墨和胶黏剂。
推动环保包装 首倡减量使用
因为会造成严重的白色污染,早在1999年,一次性发泡餐具就被原国家经贸委列为淘汰产品,从2001年开始不得生产销售和使用,目前它的生产和销售属于违法。然而,今年8月24日,中国产学研合作促进会与中国塑料加工工业协会却联合举行发布会,呼吁人们正确认识一次性发泡餐具,称它是“典型的绿色产品”。虽然两协会的视点尚无官方定论,但由此,包装的环保问题却再次引起了人们的关注。
资料显示,近5年来,中国包装工业总产值每年平均以20%的速度递增,2009年我国包装工业总产值超过了1万亿元。但在这种快速发展的背后我们又看到:我国每年垃圾总量为60多亿吨,其中废纸约为2亿吨,在城市固体废弃物中,包装物占到了30%。仅北京市每年产生的近300万吨垃圾中,各种商品包装物就达83万吨左右。
电子工业包装技术协会秘书长叶柏彰介绍说,在国际贸易中,环保贸易壁垒成为越来越难以突破的障碍。随着欧盟对中国家电进口配额的解冻,欧盟正成为我国家电出口的另一重要市场。但欧盟国家先后对木质托盘、木质包装箱、EPS发泡塑料和粘合剂、印刷油墨等进行限定,如进入德国的商品包装须申请“绿点标志”,进入法国的商品包装须申请“竖点标志”。在此形势下,如何调整产业结构,用低消耗、低排放的节能环保产品和清洁生产方式替代那些高消耗、高排放、高污染的产品和生产方式,是摆在包装行业面前的一个亟待解决的课题。
专家指出,环保包装强调从源头减少包装废弃物,以减量化为首选原则,同时重视生命周期全过程的再利用、再循环和废弃后的可降解。
董金狮表示,环保包装首先应该提倡包装减量化使用,以茶叶包装为例,有金属、有机玻璃、水晶等多种材质,我们不提倡选那些贵的、沉的材料,而是提倡选用纸的、塑料的包装。还有的茶叶包装同时使用七八种,里面有金属、玻璃、绸缎等,这也会给回收利用造成麻烦,因为到现在为止还没有能够把所有材料在同一条件下处理的工艺。因此,在包装的生产设计环节就应该考虑到它的回收利用。就像在日本,90%的牛奶都是以有折痕线条的纸包装出售的,这种容易压扁的包装不但生产成本低,所占用的空间也少,运输成本随之降低。
此外,新型环保包装材料的开发也非常重要。中国包装总公司战略与科技发展部主管许卫红介绍说,我国制造业每年需要的EPS发泡缓冲包装材料大约为8000万立方米,价值500亿元。如果用蜂窝材料替代,不但可以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还可以产生上百亿元的新兴包装材料市场,具有显著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统计数据显示,仅珠江三角洲的环保包装材料替代,每年就可以减少10.05亿立方米固体污染物的产生。
但实现环保包装,调整产业结构,离不开强有力的政策保障。专家们指出,政府应制定适合环保包装产业发展机制的政策:对环保程度高的包装企业进行鼓励和一定程度的扶持;鼓励传统包装企业进行改造和升级,改进技术;改善管理方式,摒弃粗放经营模式;控制包装活动的污染发生源,采取有效措施,从源头上控制包装企业所造成的环境污染,责令对环境影响较大的企业进行整改。同时,还要通过环境立法、排污收费制度等来规范和促进环保包装产业的健康发展。
专家们还指出,我国包装工业技术装备水平不高,先进装备的国产化程度很低,比较好的包装制品基本上依赖进口设备生产,拥有自主产权、自行开发的机械装备极少。造成这种局面的原因,一方面是由于国家对包装研发的投入少,另一方面是由于包装行业技术人才匮乏,因此,必须加大对包装技术的科研投入,营造良好的人才环境。
同时,要倡导和实施绿色消费模式,在维持高标准生活的同时,还要以环境保护和资源合理利用为前提。倡议消费者从日常生活做起,选择合理包装的产品,排斥过度包装。
限制过度包装 要求有待细化
中秋节临近,过度包装问题再次引起各界的关注。今年是《限制商品过度包装要求 食品和化妆品》国家标准实施的第一年(今年4月1日起正式实施),新标准对月饼的包装有了更明确、更严格的要求。
在7月下旬启动的由中国轻工业联合会支持、中国焙烤食品糖制品工业协会主办的2010(第十六届)中国月饼文化节启动仪式上,文化节组委会相关负责人表示,虽然新标准是从今年开始实施,但是行业主流企业自觉响应,从去年就开始积极按新标准的要求组织生产。目前月饼市场整体运行良好,品牌集中度进一步提升;市场抽检合格率较高,食品安全得到保证;月饼价格整体回落,天价月饼基本消失;过度包装得到有效遏制,主流厂商包装简约适度,更注重低碳环保;包装设计充分体现了民族风格和节日气氛,突出月饼的文化、工艺、味道和特色,做到适度包装、合理定价、诚信营销。
8月31日晚,本报记者与国际食品包装协会副会长董金狮前往北京世纪金源购物中心对产品过度包装情况进行调查。发现虽然月饼等食品及化妆品的过度包装问题的确得到了比较有效的遏制,但在其他产品中仍普遍存在着。
一种名为小金胶囊的药,8个胶囊被装在一个嵌入式卡片上,卡片外面有一层灰色塑料包装,在这层包装之外还有一个硬纸盒,20个纸盒还被透明塑料集装成一个大包装。每小盒药售价近30元,让人不禁要问,这多层的包装是否在无形中提高了药的价格呢?
在某茶叶专卖店,记者看到,一盒高档茶叶的最外层是一只印刷精美的手拎袋,第二层是一个配有璎珞扣雕花方形木盒,盒内垫着一层塑料泡沫,衬有一层亮闪闪的黄缎子,放着两个木质的密封罐,罐内才是用塑料袋包好的茶叶。标签显示茶叶只有400克,不过记者放在手中掂量了一下,总重量至少有1公斤左右,售价为1680元,而同样质量的简装茶叶售价只有400元。
董金狮认为,多年来我国商品过度包装问题严重,标准缺失是重要原因之一。按照国际惯例,包装成本不应超过产品出厂价的15%,否则就属于过度包装。但在我国,一些产品的包装成本已超出了30%。
2005年4月1日实施的《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修订草案》明确规定:国务院标准化行政主管部门应当组织制定有关标准,防止过度包装造成环境污染,并且要求生产者对使用过的包装物承担回收利用或者处置的责任。同年,《月饼强制性国家标准》正式发布。2007年,商务部又组织开展了零售业节能行动,把抑制商品过度包装作为其中的一项重要内容。《限制商品过度包装要求 食品和化妆品》国家标准也于今年4月1日开始实施。这些规定虽然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但由于没有更为细化的配套法规,缺乏可操作性。
国务院将《限制商品高度包装条例》(以下简称《条例》)列入了2008年的立法计划,并由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牵头起草,发改委等部门配合,2008年8月《条例》草案在网上公示。董金狮介绍说,《条例》的制定改变了过去过度包装无法可依的情况,对于减少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规范包装行业、降低消费者的消费成本等具有重要意义。在调研过程中,各方代表提出了将内容条目细化、加强可操作性等意见,目前,《条例》修改稿已上报有关部门。
国家质检总局法规司法规一处处长李明刚认为,要想做到完全杜绝过度包装,最关键的是要制定法规。过度包装之所以屡禁不绝,与现在的法律法规对此没有明确的要求有关。比如某一种月饼包装过度了,那么对于涉及其中的包装提供方、食品生产企业及销售企业各方法律主体应该承担什么样的责任,我们现有的法律、法规、规章规定得都不够清晰。因此,首先必须要解决法制体系建设问题,给执法部门提供执法依据,给生产者、经营者、消费者提供准绳。以教育宣传为先导、强化管理为核心、打击处罚为补充、回收利用为主要手段,董金狮认为,治理过度包装应将这四个步骤相结合,从观念转变入手,有堵有疏才能有效解决过度包装问题。
做好包装回收几多难题待解
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这是一个国际通行的3R环保原则。因此,专家们认为,在限制过度包装的同时,包装的回收利用也亟待关注。而相关调查显示,我国包装物回收情况并不乐观。
2009年中秋刚过,国际食品包装协会的工作人员就对月饼包装的收购价格进行了调查,发现价格不菲的月饼礼盒被当做废品卖时还比不上书本及废旧报纸值钱。而上世纪80年代进入我国、且年产能现已达400亿包的利乐包,目前只实现了约一成的年回收率,数以亿计的利乐包装被作为垃圾填埋和焚烧。
回收率不高,关键还在于利益的驱动不够。董金狮介绍说,当前我国回收再利用基本上是这样一个流程:先由拾荒者和小废品收购商进行简单分类,再由废旧物资回收站具体分类,最后由回收工厂进一步分类和处理。在这个流程上,利益贯穿始终。
企业追求利益是其本质,所以要想使企业更积极地投入到环保事业中,必须建立责任制度。“谁生产包装就由谁负责处理,这是合情合理的事情,也是未来发展的趋势。”国家环保总局评估中心组专家赵章元表示,相关部门有必要强制要求企业回收。
终端消费者也有环保责任。据记者了解,利乐包装之所以能够在德国达到80%的高回收率,与德国制定了绿点体系有直接关系。在绿点体系中,由消费品制造商在每个包装上印刷绿点标志,作为该包装已缴纳回收费用的标志,然后委托专业公司负责废包装的收集再利用。
与责任制度相配套的是回收体系的完善。董金狮认为,不仅企业要有自己的回收计划书,完善的回收体系建立也必须进行细化,运输环节、回收物的成色标准等因素都要考虑进来。
中国包装总公司技术中心副总经理余渡元指出,治理过度包装应坚持源头治理和末端治理相结合的原则:源头治理就是要减量、要限制过度,末端治理就是回收利用和资源化要做好。但这又的确是一个非常大的课题,这包括法规体系的建设及社会化回收体系的建设等等,需要逐步完善。
记者获悉,《包装物回收利用管理办法》正在制定,其针对包装物所涉及的相关责任方分别作出不同的要求;保留现有的有效运用的回收利用渠道,同时加强管理使之逐步规范化,鼓励更多的企业和个人加入回收网络等。其中《强制回收利用管理的包装物目录》包括了纸塑铝复合包装在内的21大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