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消费网315和解平台

设为首页 | 收藏本站 | 消保媒体

当前位置:首页 » 食品健康 » 食品资讯 >> 正文

食品资讯

五百年一遇“长江大全食”背后的商机与风险
江苏消费网 (2009-07-17) 来源:新华社
阅读:
 

  当月球、地球、太阳三个天体连成一线,月亮遮住太阳,大地将一片昏暗。在天文界,似乎没有什么天文观测活动比日全食更能吸引人们的关注目光了。然而,能看见日全食的日全食带极其狭窄,这也就意味着每次日全食世界上仅有很少地区能够看见。

  幸运的是,2009年7月22日将出现的日全食,其日全食带覆盖了中国人口最稠密的地区之一——长江流域,直接观看到日全食的人数可能创造历史之最,这场日全食也因此被人称为“长江大全食”。

  随着日全食观测热的持续升温,长江流域的各个城市都纷纷投入大量人力、物力,准备借机赚个“盆满钵满”。也有不少人开始思考,短短几分钟的天文奇观究竟能为一个城市带来多少商机,其背后的风险又有多大?

  城市:

  最佳观测点“遍地开花”

  距离“长江大全食”还有近半个月的时间,浙江安吉的酒店、景点等早已“磨刀霍霍”,原因是它得到了这次天文奇观的“眷顾”。经权威专家测算,7月22日在安吉可以观测到的日全食时间将持续5分50秒左右,是全世界看到日全食持续时间最长的地区之一。当天,国内外著名的天文学家还将聚首安吉,到天荒坪抽水蓄能电站上水库边做科学观测。

  事实上,从去年开始,长江流域的不少城市已经着手准备迎接日全食的到来,谁是最佳观测点的争论也愈演愈烈。

  今年5月,在中国天文学会和国家天文台颁布的“2009年日全食指定观测点”中,铜陵、桐城、黟县、嘉兴、苏州、高淳、常州、无锡等八个城市被确定为指定观测点城市,而武汉、舟山等城市也纷纷加入观测城市的行列,但对于哪个城市是“最佳观测点”却始终没有定论。

  在进行舆论宣传的同时,不少城市还纷纷修公路、建广场、兴建科技馆、举行天文学术论坛等:安徽铜陵准备在当地的乌木山上建造一个太阳历广场——一个在古代彝族十月历之“十杆测影法”的启发下,吸收中国古代文化精髓和英国索尔兹伯利巨石阵的特点,并融合了中国传统圭表和地平日晷系统,创新研制的大型天文科普景观;浙江舟山则专门组织专家实地踩点,推荐了九大观测点以及朱家尖二日游、桃花岛二日游、普陀山二日游、嵊泗列岛二日游等日全食观测线路;而嘉兴不仅全面开发日全食科普旅游,还在七一广场建成了国家天文台日全食最佳观测点纪念碑……

  最佳观测点之所以“遍地开花”,一位网友认为,最佳观测点之争就是一场商业竞争,如此多的人趋之若鹜,对短时间的经济刺激的确很明显。有调查显示,国内追逐日全食的天文爱好者大致在10万到20万之间,而在日全食期间,更会有数十万国内外天文爱好者聚集长江流域,这批资源才是多个城市争抢的真正“蛋糕”。

  商家:

  “日全食圈”引发商机

  根据以往的经验,但凡有幸被日全食光顾的地方,在发生的前半年甚至一年里,旅游收入都会有持续而惊人的增长。而从目前的种种迹象来看,“长江大全食”也不会例外。

  湖州安吉的日全食经济链已经早早地被拉动起来。早在一年多前,全球各地的专家组、天文发烧友、普通游客就在当地纷纷预定了客房,某国的一个天文机构甚至打算把观测器械空运到这里。现在的安吉城内,要找到日全食期间的便宜客房希望已很渺茫。7月22日前后,平时标价200元左右的客房价格均有不同程度的涨幅,三星级以上的酒店7月21日晚的客房几乎全部满员。

  浙江省中旅于2007年在欧洲市场上推出了11条国内游线路,7月22日,11条线路的游客最终在杭州会合,一同赴嘉兴海宁观日食、赏潮汐。7月5日起,来自英、法等国的旅行团已陆续入境,预计人数会超过2000名。

  浙江新世纪国际旅行社区域经理赵小霞对天文科技类旅游项目的发展前景十分看好。她告诉记者,时至今日,国内传统的以风土人情、文化遗产、红色旅游等为主题的自然人文旅游项目已经发展得相对完善了,很难再创出新意。而天文科技类旅游为普通人打开了一扇神秘之门,对于大多数人,特别是年轻一代来说,很能满足他们的猎奇心理。“事实上,日全食旅游在欧美和日本已经发展得很成熟,相关旅行社也非常专业,有经济能力的人都愿意掏钱尝试。”

  “根据国际经验,随着人们科学文化素质的提高,越来越多的社会精英加入了天文爱好者的行列。”中国科技大学的李志超教授指出,国外很多天文村运作的成功,甚至还带动了当地经济文化事业的发展。

  然而,日全食“经济圈”火爆的背后,也有人不禁为政府未雨绸缪:为了短短的几分钟,这样的高投入是否真的会有高产出?机遇的背后,风险又有多大?

  专家:

  热观测背后的冷思考

  风险并非不存在,历史上不乏因为观看日全食而付出代价的例子。

  1999年8月11日中午,英国出现百年难遇的日全食盛况。当日,英国的最佳观测点圣奥斯特市的一个水泥公司,考虑到日全食期间会有大量游客涌入该市,因而市内交通将严重阻塞,公司员工索性全体放假一星期;欧洲其他国家和中东经济同样受到日全食的冲击。在法国巴黎和德国法兰克福等地的金融中心,股票和外汇市场的交易员都悄悄溜走观看日食奇景……为了这激动人心的两分钟,许多地区经济活动陷于停顿,看日全食付出了沉重的代价。

  而对于这次“长江大全食”来说,风险也渐渐显现:据气象部门介绍,7、8月正值台风季节,假如台风过境,即使没有暴风和强降水,也非常容易带来阴天。不仅如此,4月份以来蔓延的甲型H1N1流感也会对各地的日全食旅游带来影响。一些天文学会表明,基于各种不可控制因素,不能保证旅游者一定能够看见日全食。

  “不可否认,在当前经济不景气的前提下,日全食作为天文奇观,各个城市都想用好观测活动这个载体,带动相关产业发展。这个出发点是好的。”浙江省社科院社会学所副所长杨建华说,“但是由于日全食发生的时间、地点有限,并非可持续的旅游资源和产品,为了短短几分钟的‘奇观’而进行旅游基础设施投入和开发,政府与商家不得不承担一定风险。”杨建华认为,像日全食这样的旅游,依托城市本身的景区和现有资源,如在一些名山风景区设置观测点会是更好的选择。

  日全食最佳观测地之争,与一直颇受关注的名人故里之争、传统文化之争一样,都是城市间资源经济的“博弈”,希望通过天机、通过名人、通过文化来营销城市,达到宣传的目的。资源一旦利用得好,会带来可观的经济收入;但假如是图一时之利,大兴土木,可能会面临更大的风险,带来人力物力的极大浪费,这就与初衷相违背,反而得不偿失。

  (新华社杭州7月14日电)

编辑:孙林美

分享到: 

【打印本页】【关闭页面】

发表评论

相关新闻

投诉公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