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节前夕记者探访无锡儿童福利院——
江苏有60家儿童福利院,里面生活着许多重残孤儿,他们的生活状况如何?“六一”国际儿童节前夕,省民政厅发起“欢迎来我家做客”开放日活动,记者走进无锡市儿童福利院,探访孩子们的生活状况,找到很多令人欣慰的答案。
回归社会,是最好的归宿
小洪是一名发育迟缓的智力障碍孩子,在福利院一直长到18周岁。按照传统模式,他将被转去当地的社会福利院继续生活,吃穿不用愁,生活有保障。
但生命难道是一场毫无意义的等待?有没有可能,换一种方式走出儿童福利院?福利院的社工们常常被这样的问题困扰,思考也带来了行动。小洪既然和人打交道有困难,那和动物打交道呢?社工四处探访,最终找到无锡当地的一家马场。没想到,马场愿意试一试。
很快,小洪成为马场的一名驯马师。他用自己独特的方法与马交流,养马驯马,小洪竟然得心应手。如今,22岁的小洪月薪有6000元,正在攒钱买车。实践证明,重残孤儿换一种方式走出福利院,是有可能的。
小雅是一名14岁的聋哑女孩,儿童福利院就是她的家,她也以为自己的人生轨迹和很多院里的哥哥姐姐一样,成年后就搬去社会福利院。14岁的大孩子要完成收养是非常困难的,福利院确定方案后,首先对接当地的特校,送小雅去系统学习,与人沟通,适应外界环境。福利院社工则精心准备小雅的送养资料,从多方面呈现孩子的可爱之处,经过与国外机构的多方接触,最终匹配到合适的家庭,成功送养。
“家庭,是孤儿最好的归宿。他们来自于社会,还应回归社会。但理想状态说起来容易,做起来却很难。这几年,外界对残疾儿童的接受度在提高,我们和外界的联系方式也在增多,所以我们就大胆设想:跨部门协作,主动出击对接资源。”让院长陈国梅惊喜的是,走出去,真的天地宽。
近两年,院里已有4名大龄孩子回归社会,找到工作。还有10多位孩子被国外家庭收养,包括曾经送养非常困难的唐氏综合征儿童、脑瘫儿童和大龄儿童。
康复训练,为他们插上翅膀
能成功走出福利院固然好,但现实情况是,220多名孤儿100%残疾,一半以上重残。受自身条件限制,很多孩子要长期留在福利院生活。
这些孩子的日常情况怎么样?走进福利院,孩子们的小床都是空的,宿舍里静悄悄。
福利院康复专家管华盈告诉记者,福利机构曾经的养育模式是“养活”,现在是“养好”,未来是“全人格发展”。这就离不开“养、康、教”一体化养育。所以,他们摸索出“安全零事故、院内零死亡、日间零卧床、康教零缺失、个案零遗漏”的养育管理硬杠杠。
重残孩子的最大目标是通过康复训练,减轻残疾程度,争取实现生活自理。保育员许珂手里正抱着一个刚入院的奶娃娃,喝奶姿势、坐卧姿势,从小纠正。
220多个孩子,200多名工作人员,这里实现养育1:1配比,每个孩子都有专人照看。因为每个孩子都有不同的康复计划,从早上6点半起床,到晚上8点半入睡,每个环节都有康复目标,每个动作都有康复意义。
院里模拟糖果咖啡屋、小超市,真实接待每一个孩子,孩子们用学习、训练攒下的代金币买零食、买玩具。音乐教室里,孩子们在打鼓训练;走廊上,孩子们努力爬障碍物……通过训练,很多来时卧床不起的孩子,能走了、会说了,离开保育员也能玩起来了。
开门办院,让他们了解外面世界
今年“六一”国际儿童节,院里的活动一场接一场,孩子们兴奋地期待着儿童节快点到来。5月31日的篝火晚会是大孩子们自己策划的,因为他们从来没有夜里活动过。6月1日的庙会活动让孩子们不出院门,就能欢乐逛吃。
如今的儿童福利院,不再是封闭的“孤岛”,而是联系八方的“爱心岛”。每个月有2-4次的开放日,吸引300多市民参与;10支签约义工队被请进来,和孤儿们结对做 “临时爸妈”;20多家企业被请进来,冠名各个训练教室,教室里的装修陈设由企业资助,企业员工定期和孩子们开展互动……
这里服务时间最长的义工队,已续签12年,他们都是孩子的“家长”。每周陪伴3个小时,一年缺席两次以上,就不能再续签。这种持久的爱与关怀,让孩子们体验到不一样的情感,每到周末就盼着“临时爸妈”快点来。福利院每年要培训100人次的义工队伍,以保证陪伴的质量。
“关起门来养孩子,方便省事;开门办院,管理部门不仅节假日要加班,安全压力也骤增。但还是要开着大门,因为孩子们不能真地成为‘孤儿’,他们要和不同的人群接触,了解外面的世界,为他们将来回归社会创造条件。”陈国梅的一席话令人动容。正如她所说,也正如记者所见,在这里,“没有可怜的孩子,只有可爱的孩子”。残疾孤儿也能期待未来,也有春天般的绽放。
本报记者 唐 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