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7日,江南大学校长、生物工程学院教授陈坚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多了一重院士的身份,陈坚以及他带领的团队有哪些变化?29日,接受无锡日报记者采访时,他说目前的工作节奏并没有因为当选院士而打乱,但自己深知重任落在肩头,今后自身、团队、工作都将因为这重身份而发生改变。
■一部《天命》,触动很大
参加完中国工程院2017年当选院士颁证大会回到无锡,陈坚的时间立即被大量工作填满。当问及当选院士的感受时,他答道:“这是对我个人、对整个团队的认可。我当选院士离不开组织的培养以及伦世仪院士等前辈的指导和提携,还有我们整个团队的共同努力。”陈坚觉得,院士只是在科研工作做得更好一些的研究人员,他目前的工作没有变化。
不过有些变化却在他当选院士的那一刻已然发生。“在参加颁证大会时,现场播放了一部名为《天命》的视频,给我触动很大。在那一刻,我感受到当选院士的同时,国家、学科的沉重使命也一同落到了肩头。”陈坚郑重地表示,当选院士就是站在了新的高度,在科研方面,应该带头为科技兴国甚至改变世界作更多的贡献。今后,他自身在研究领域不断探索的同时也会带领团队持续创新。此外,作为科研方面的先锋,不仅要在科技创新的道路上承担更多的责任,在科学精神、学术道德以及为人方面更要做好表率,培育更多优秀的青年人才,共同为科教兴国贡献力量。
■带领团队培育优秀人才
优秀青年人才从何培养?陈坚认为,优秀人才最终从团队产生,他相信团队领头人做好各方面的表率,在优秀思想和精神力量传承中,必然会不断诞生优秀人才。
陈坚谈起了他和导师、中国工程院院士伦世仪的往事。“当年我把研究成果写成论文,按照当时惯例把伦老师作为第一作者发给杂志社。伦老师得知后立即联系杂志社要求更改,就是这件小事给我震动不小,这是一代人的学术追求和操守。”
像伦院士那样为人严谨、淡泊名利,对学生严格要求又爱护有加的育人方式一直在他们团队里传承着。2015年成立的“伦世仪教育基金”给江大优秀学生乃至中国发酵工程研究领域的青年学者提供支持,300多万元基金都是由实验室毕业的学生自掏腰包组建。陈坚所在的生物系统与生物加工工程研究室团队成立已有30多年,走出了100多名博士、200多名硕士,其中不乏杰出青年、长江学者等国内顶尖研究人才。
这个优秀的团队还传承着已经浸润到血液的创新精神。“只有新的方法才能解决在发展中不断遇到的问题。”他们团队中的年轻人敢于创新和突破,此前不断提高丙酮酸的生产水平,其生产技术获得了发酵工业世界领先的日本“味之素”公司的青睐。
■坚持把论文写在大地上
“目前中国是发酵大国,但还不是发酵强国。发酵工艺、发酵产品与生活息息相关,甚至关系到一个国家在某个产品方面的国际话语权。”陈坚和他的团队一直坚持实践科研课题从生产中来再把科研成果回归生产,与全国各地的企业建立技术合作,使科研和生产相互促进共同提升。
对于未来科研工作的设想,他表示将不断提升自己和团队的技术创新水平,除了与已经建立合作关系的企业加深技术合作之外,还将不断增加与大型企业的合作。“国内企业特别是大型企业的技术创新需求不断增加而且越来越迫切,我们坚持一点:科研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从实际生产中寻找问题,提炼课题,再通过双方密切协作将科研成果转化为企业蓬勃的生产力。”(春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