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代表朗读了《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读本》中的篇目
抗战老兵张修齐也来到现场分享了自己的经历和感受
了解到那段惨绝人寰的历史,台下的学生表情凝重
“历史在这里,沉思了半个多世纪,直到1985年的那个冬天,守灵人把我从悲愤中唤醒,于是我在寻找昨天,寻找了30多万同胞的冤屈……”11月26日,当悲怆的诵读声回响在古老的钟楼上空,“不可忘却的记忆-南京大屠杀史实”阅读寻访行动第四场读书会在金陵中学拉开了帷幕,本次阅读书目为《威尔逊日记》《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读本》。当琅琅书声响起,时间仿佛回转到80年前,1937年日军侵占南京后,围绕着南京安全区、难民收容所,拉贝、魏特琳、罗伯特·威尔逊、杭立武等中外人士,机智勇敢、惊心动魄地展开了一次次救援。
古老钟楼下寻访南京大屠杀中的避难所
11月26日这场阅读寻访行动,由南京市委宣传部、南京市文广新局、南京出版传媒集团、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指导,现代快报、南京报业传媒集团龙虎网、南京广播电视集团少儿频道主办。
今年是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惨案发生80周年,12月13日是第四个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此前三场活动已先后走进江东门纪念馆、中华门城堡、南京师范大学随园校区等历史遗迹,通过寻访行动缅怀逝者、铭记历史。活动第四站走进有着百年历史的金陵中学,主题为历史苦难,南京大屠杀中的国际救援。
“受到饶家驹建立上海南市难民区的启迪,留在南京的美国人魏特琳、米尔斯、贝德士、斯迈思等人不约而同提出设立南京安全区,金中校友杭立武等中方人士积极奔走联络。” 南京师范大学南京大屠杀研究中心主任张连红教授介绍,时任国民政府外交部长的张群把自己位于宁海路5号的张公馆留作南京安全区国际委员会总部。
张连红解释,不过由于日军拒绝承认南京安全区的存在,也为了避免让老百姓以为进了安全区就绝对安全,当时把安全区改名为难民保护区。最终建立起的难民保护区以美国大使馆所在地、金陵中学、金陵大学、金陵女子文理学院等教会学校为中心,一直到鼓楼、新街口。占地3.86平方公里,界内设立9个安全区,25个难民收容所。
他介绍,南京安全区从1937年11月22日成立,开始运作。真正的开放是在12月8日,当时日军已经对南京发起了总攻。1938年2月18日,日军强制解散南京安全区。
“南京大屠杀期间,留在南京的西方人士不仅冒着生命危险阻止日军暴行,保护救济了20余万南京难民,还记录、抗议和揭露日军暴行。他们做了一个《南京安全区档案》,记录了444个抗议案例,希望日军暴行有所收敛。”张连红表示,“他们记录的这些资料现在来看是非常重要的。”
到处是难民,只能用带血的水做饭
金陵中学作为难民收容所之一,在25个难民收容所中救助的人数最多,前后救助了1.5万余名难民免遭日军的蹂躏和屠杀。金陵中学现存的古老钟楼,就见证了当年那段悲惨的历史。寻访中,现代快报记者通过地下室窄小的入口,沿仅容一人通过的逼仄楼梯下行,来到了地下室内部。这里空间局促,高度不足1.7米,还分成了大大小小多个房间。金陵中学校史专家张铭介绍,“这个地下室作为庇护所,最多的时候藏了七八十个妇女儿童,整整六个星期,吃喝拉撒都在这里头。”
张铭说,当时有许多没离开南京的金中教职工不顾自身安危,留在校园里义务参加难民区的工作,救助难民。“那时候,金陵中学到处都是挤来挤去的难民,饥渴难耐,缺医少药,只能用带着血的水做饭。在这里,每天都能听到杀人、强奸、抢劫等骇人听闻的消息。日军杀人如麻,难民区一片恐怖。”
金陵中学难民收容所以妇女和儿童为主,这里不幸成为日军的目标。日本兵一旦闯入,残忍的蹂躏便不可避免。金陵中学的严师傅便将钟楼的地下室作为庇护所,藏进难民妇女,再由他们暗中送饭送水。
南京大屠杀幸存者夏淑琴老人,就是在金陵中学难民收容所被保护的。当时,夏淑琴被日本兵捅伤,失血过多的她和妹妹之后被舅舅带到了金陵中学。在这里,夏淑琴遇到了金中老校友许传音。他看到身负重伤的夏淑琴,立即安排人将她送到了鼓楼医院医治。
洋大夫留守鼓楼医院,救人无数
“从1937年12月3日起直至1938年2月21日,罗伯特·威尔逊是除日军之外南京城内唯一的外科医生。”张连红介绍,威尔逊的父亲是金陵大学附中(即今金陵中学)的首任外籍校长,所以威尔逊出生在南京、长在南京,中学读的就是金陵大学附中,对南京有很深厚的感情。1937年南京沦陷前,威尔逊不仅毅然决定留守鼓楼医院,还劝说别人做出同样的选择。
当时送到医院的大屠杀幸存者绝大多数属于外科病例,威尔逊的工作压力可想而知。“150例病人中只有10例属于内科和产科,其余都是外科。昨天我写道我已做了11例手术。我今天做了10例,并查看了病房。”1937年12月15日的《威尔逊日记》中这样记载。为了尽可能多地保护难民,威尔逊还兼任了救护车司机、产科医生,亲自抬担架接病人,再为接来的伤员进行手术。于是,在日军进行大屠杀的黑暗日子里,被威尔逊的手术刀从死亡线上拉回来的人不计其数,伍长德、梁庭芳、李秀英等东京审判、南京审判的重要证人,都是在他的救治下存活下来的。
由于日军并不承认安全区,威尔逊所在的鼓楼医院经常遭到骚扰,1937年12月18日,威尔逊在赶走企图强奸护士的日本兵时,对方掏出枪对准他。由于任务繁重,食品短缺,加上日军侵扰,威尔逊一度累病。1940年,疾病和精神崩溃最终迫使他返回美国,不得不进行长时间的休息。
张连红表示,在战后的东京审判中,威尔逊作为国际检查局南京大屠杀案的证人,又率先出庭作证。作为一名美国医生,他的第三方身份和医生背景,使他的证词更具说服力,有力地证明了日军在南京犯下的一系列暴行。
那个惨绝人寰的年代仍闪耀人性的光芒
活动中,金陵中学学生用悲怆的声音朗读了《威尔逊日记》中的篇目,中山小学学生代表朗读了《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读本》中的篇目,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学生朗读了组诗《和平宣言》和《守灵人》。
97岁的抗战老兵张修齐也来到现场分享了自己的经历和感受。1937年,战争全面爆发。当时,他正在国立中央大学实验中学读高二。为了躲避空袭,学校被搬至安徽。之后,又辗转从江西到了湖南长沙。
张修齐回忆,南京大屠杀的消息他是在报纸上看到,那时候家人们也断了联系。后来才知道外婆、舅舅等家人也在安全区避难。面对支离破碎的家园,张修齐毅然弃笔从戎,报考黄埔军校,成了一名军人。“同胞们!向前走,别退后,牺牲已到最后关头! ”回忆起当年的历史,张修齐唱起当年的战歌,他说言语没法形容那种惨痛的心情。
“这一站阅读寻访面向的是学生,希望他们在了解那段历史背景的同时,也能体会到惨绝人寰的年代仍有人性的光芒。”张连红表示,“南京大屠杀中这么多国际友人在南京建立安全区,在人类文明史上,正是像拉贝和魏特琳等这种超越民族国家的人道主义救援,永远闪耀光芒。这些英雄人物的人道主义精神,永远值得我们不断挖掘、广泛传播和深深怀念。”
据悉,本次阅读寻访行动将持续至12月13日国家公祭日,每周持续开展。接下来的读书会将围绕关注幸存者、人类记忆及反思等主题,在相关的南京大屠杀历史遗址处开展。 (王佳建 李娜 陈彦琳 施向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