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家暴联盟”志愿者走进社区开展模拟法庭活动
【核心提示】
“丈夫最近常常打我,我不想离婚但是又怕被他再打,真不知道该怎么办……”近日,市民王芳(化名)走进扬州大学法学院婚姻家庭法律诊所办公室,话还没说完,眼泪便掉了下来。“别着急,您慢慢说。”在诊所值班的大四学生蔡甜立即安抚她的情绪,接下她带来的材料。
昨天是“国际反家庭暴力日”,像这样的场景在扬州大学婚姻家庭法律诊所经常上演。数据统计显示,自2005年法律诊所成立以来,接待咨询、代写文书与承办法律援助案件达9000余件,其中学生代理485件。除了帮助扬州市民,从去年开始,诊所成立了网上援助平台,为全国各地的网友解决法律问题。
成立“反家暴联盟”
12年援助9000余件案件
据了解,扬州大学法学院婚姻家庭法律诊所成立于2005年,是我国首个“婚姻家庭法律诊所”。在婚姻家庭中,很多人在面对家庭暴力时不会使用法律武器保护自己。70余名来自大三、大四和研究生年级的同学组成了“反家暴联盟”,希望能为市民的家庭幸福“保驾护航”。
志愿者蔡甜介绍,法律诊所平时经常会有一些当事人过来咨询案件。有的人不懂法律,不懂程序问题。有的人不知道法律文书的格式,或者不识字,需要帮他们代笔写文书。“我曾经一天写过3份诉状。”如果遇到案情复杂的案件,他们会先将案件记录下来,然后在老师的指导帮助下进行解决。统计显示,扬大法律诊所接待咨询、代写文书与承办法律援助案件达9000余件,其中学生代理485件。
“由于家暴案件具有隐秘性,很多当事人对外选择沉默。我们要做的就是改变当事人这样的想法,勇于对家庭暴力说不。”志愿者李楠告诉记者。“反家暴联盟”的志愿者每年都会开展普法宣传,走进社区举办“模拟法庭”、法制情景剧,发放反家暴普法手册。
成立网上援助平台
当事人可以“网上问诊”
今年6月,“反家暴联盟”的QQ主页君“扬大家事法律诊所”收到一条信息。网友“快乐至上”前来“问诊”。当事人来自浙江省乐清市北白象镇的一个小村庄里,长期受到丈夫的家暴,想要与他离婚,但是对离婚起诉状、证据搜集等不知道该怎么办。大三志愿者王馨怡立即与她进行沟通,帮她修改起诉状,并且为她列举了需要准备的证据清单。
“隔了几个月当事人给我们发来消息,她在法官的调解下成功地离婚。后来她想变更孩子的抚养权,希望我们能够再帮帮她。”参与该案件的另一位志愿者王惠娴表示。“通过线上平台,我们对当事人的法律援助实现了‘远程指导’”。
在传统的法律援助之外,去年,“反家暴联盟”成立了网上援助平台,依托QQ、微信、微博等新媒体平台接受当事人的网络咨询。现在他们的微信公众号“家事法律援助中心”已经有接近2000位粉丝。
王馨怡介绍,“通过网络,我们已经为来自湖北、重庆、浙江等地的当事人提供了法律帮助,网络非常便捷,我们也希望通过这种方式能够让更多的人跨越时间、空间的限制获得法律帮助。”
公益性学生组织
来找他们的都是弱势群体
在法律诊所的办公室里挂着一幅锦旗,上面写着“法律援助扬正义”。“有一次突然收到寄到诊所的一件邮政快递,里面是锦旗和一封感谢信,快递上的落款是来自湖北恩施刘女士。”王馨怡告诉记者,锦旗来自他们援助的一位当事人。“当收到当事人的感谢时,觉得一切都是值得的。”
扬州大学法学院教授李秀华介绍,婚姻家庭法律诊所是一个面向社会弱势群体并为他们无偿提供法律咨询和代理服务的公益性学生组织。对于那些经济困难又急需法律援助的人来说,志愿者们提供免费帮助,无疑是个好消息。“请律师代写诉状,多的要几百元,有些人没有经济能力,根本请不起。”法律诊所的志愿者袁旺然表示,诊所“反家暴联盟”面向的都是弱势群体。
“铁肩担道义,作为一名法律人通过自己的专业知识去帮助弱势群体是我们肩负的一种责任。反家暴,我们一直在路上。同时也希望能够有更多的人加入我们的志愿者队伍,为反家暴贡献力量。”李秀华说。(乔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