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处信息飞速增长的时代,成人总是忍不住加快自己的各种脚步,走路的脚步、吃饭的脚步、工作的脚步……还有,培养孩子的脚步。目前,各种各样的冠以“国际连锁”“全球知名”的幼儿早教机构层出不穷。很多家长为了不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花费大量的金钱和时间,把孩子送去思维训练馆、儿童培训中心、儿童生活馆、儿童潜能开发中心等各类早教机构“深造”,从英语到计算机,从美术到钢琴无一放过。
早教“抢跑”是否真的那么神奇,能够让孩子变得聪明,可以提高孩子的学业成就?可以说近些年来关于早教权威性的理论支撑,都和脑科学研究结果密切相关。但是,家长需要知道的是,这些科学研究的初衷是大脑发育,并不是专门为早教进行的研究,因此,更多的时候,是这些研究成果被早教机构过度解读甚至是误读了。
3岁不能定终身,孩子教育勿贪早
很多早教机构都会用一张人类大脑皮层神经元突触数量发展进程的图片,作为他们的宣传照。在这张图片中,新生儿神经元突触的密度是非常稀疏的,等到了两岁,神经元突触的密度则达到了一个高峰。下面的宣传语通常是:0—3岁是孩子早期教育的关键时期,孩子早期的学习能力最强,他们在0—3岁时必须不断得到刺激,以强化他们的学习能力,促进其发展。于是家长也就坚定地认为:如果不在孩子3岁之前用“学习”来填满他的大脑,那么他的潜能在未来就不能尽情发挥。
但事实并非如此。脑科学研究者发现,神经元突触的增多仅仅是大脑结构的发展,而并非功能的发展。神经元突触的密度高和功能高没有直接相关。也就是说,大脑神经元突触的高密度是因为孩子的大脑发育还不完善,这些高密度的“线”在明确了各自的功能和位置后,就会逐渐稀疏,这是大脑功能发育的过程。现在临床上已经证明,很多学习障碍的孩子和老年痴呆症患者,他们的神经元突触非常密集,这是大脑筛选无力造成的。
此外,美国和瑞典的神经科学家在1998年已经证实,成年人的大脑内也存在新生神经元,人在一生中都可以产生新的神经元,大脑终身都具有可塑性。正如哈佛医学院一位发展神经生物学家所言,“并没有任何一个神经生物学家说0—3岁是最重要的学习时间,这里发生了逻辑上的断章取义”。所以说,人的大脑发育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并不存在什么起跑线,孩子的生命进程也不是百米冲刺,而是马拉松式的渐进过程。
其实,早教的概念起源于西方,特指早期养育和教育。它包含的范围很广,除了感觉统合、身体运动、社会交往、艺术和语言的刺激外,还包括良好的生活习惯、思维习惯、观察习惯、记忆习惯等的养成。美国幼儿教育协会把早期教育特别强调为5个方面的内容,即社会、情感、审美、智力和语言发展。但在我国,有很多家长受“不能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观念的误导,以为“早教早教”就是“早一点教”。
环境刺激要适度,良性互动更重要
很多早教机构为了自身的商业利益,打出“如果从孩子出生的第三天开始教育,就已晚了两天”“让你的孩子从0岁起快乐学习,胜人一筹”等旗号,对孩子进行超前教育。他们除了宣扬“早”的好处,还会宣扬机构提供了丰富的环境。
关于得出丰富的环境能够刺激大脑发育结论的实验是这样的:把小白鼠分成三组进行实验。第一组:实验人员让小白鼠吃了就睡、醒了就吃,不提任何要求,让它们自然生长。第二组:实验人员在让小白鼠吃了就睡、醒了就吃的基础上,增加一项单一的训练活动,如踩脚踏车。第三组:实验人员在让小白鼠吃了就睡、醒了就吃的基础上,提供丰富多彩的活动。结果发现:第一组小白鼠的神经系统发展比第二组好;第二组小白鼠的神经系统发展最差;第三组小白鼠的神经系统发展最好。
关于这个实验,家长应该认识到两点,首先,它的初衷只是研究大脑发育,并不是要把这个结果用在早期教育中。其次,孩子也并不可能像小白鼠一样生活在第一组和第二组的环境中,可以说孩子即使生活在最平凡的环境中,对于他们来说也已经是丰富的环境了。那些过于富有刺激性、过于新奇复杂的环境,反而会使孩子不知所措,不但不能引起孩子的兴趣,还容易导致孩子的恐惧和退缩。
美国曾经做过一个大规模的科研调查,调查了全国的671个幼儿园的2439名儿童,希望研究幼儿园环境质量与儿童学习、语言和社交能力发展的关系。其中包括教师是否专业、教师和孩子的数量比、教材、环境设备、相关医疗健康服务、食品、家庭服务和师幼互动等。追踪研究了一年,结果发现,只有“师幼互动”的质量是唯一一个影响了儿童认知、情感和行为发展的因素。这样的互动指的是自然平凡的互动,而不是刻意的互动。所以说,孩子更需要的环境是与参与他生活的人有良好互动的环境,这样的人指的是孩子成长过程中稳定可靠的照顾者,是家长或者幼儿园教师。
目前市面上的一些早教机构,教师来源复杂,且没有第三方对其专业性进行监督与考核,因此他们是否具有和孩子进行良好互动的能力有待商榷。
大脑左右不分家,平衡发展是根本
此外,现在早教中还有一些号称专门擅长右脑开发的机构,他们宣称“右脑决定实力”“右脑潜能无限”“右脑开发人生赢家”。他们认为:大脑左右两半球以不同的方式进行思维,左脑长于语言描述、数字计算、逻辑思维等抽象思维;右脑长于音乐欣赏、形象思维、三维空间认知等具体思维。左脑是理性的脑、知识的脑,右脑是感性的脑、创造的脑。人类长期以来主要运用左脑进行思维,孩子若想成功,必须进行右脑开发,以提高记忆力和智商。
婴儿时期的确是大脑开发的最佳时期,但是大脑的开发却是不分左右的。研究者通过功能性磁共振成像技术、脑磁图描记术等已证实:虽然两个脑半球的功能存在着不对称性,但并不是分开来运行的,大脑在工作时,许多任务的完成需要不同脑区的共同参与,而不是只由一个脑区来完成。也就是说,孩子的大脑对外界环境的刺激是共同作用的,孩子在思考、处事、判断、思维和语言应用的时候,都是协调了左右脑共同完成的。因此,并不存在专门开发左脑和右脑的方法,左脑和右脑开发也不存在孰高孰低的问题,左右脑需要协调平衡发展。
其实,早期教育的核心在于培养孩子学习的兴趣、对事物的好奇心、良好的行为习惯、丰富的情感和对周围人文与自然环境的正确态度,而不是给孩子灌输各种知识或者培养某项技能,这样反而会降低孩子的可塑性。家长盲目攀比,花大价钱让孩子进入早教机构学习,在让普通家庭经济负担增大的同时,也很容易让家长对早教效果产生过高的期望,这种压力一旦转嫁到幼小的孩子身上,不仅不能起到开发孩子潜能的作用,反而会让孩子厌学、亲子关系变差。
所以,家长在选择早教机构的时候,应仔细考察其基本的理念和科学基础,甄别其从业人员的专业程度,从对脑科学的误读中回归自然,切勿被早教机构华丽的宣传外衣所迷惑。(作者单位:沈阳师范大学学前与初等教育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