纠结型 到底要不要衔接?
“我家孩子今年9月上小学,听别人说要让孩子会基本的拼音,会100以内的加减法,最好再会一点英语单词,这样上一年级后才能跟得上。可也有老师说,小孩进校时不会算术,反而学得快。面对这两种截然不同的说法,我真不知该怎么办,到底要不要衔接呢?”家长张女士的话代表了眼下众多纠结型父母的心态。
崔利玲观点
能力和习惯的衔接最重要
针对张女士这样的纠结型父母,崔利玲表示,教育部曾做过一个大样本调查,涉及全国808所幼儿园和相关的小学。“在为期8年的调查中,我们发现幼儿园和小学确实存在不衔接的现象。”崔利玲说,不衔接的主要原因有两个,一是孩子的年龄特点造成的。升入小学后,孩子的思维由具象化变为抽象化;二是教育模式的变化。幼儿教育是保育结合,以游戏为主,孩子没什么压力,而小学教育则更多的是学习。这两个教育机构的学段差异使得幼小衔接十分有必要,但必须是科学的衔接,以能力和习惯的衔接为主,而不单纯是知识的衔接,这不是让孩子上一个幼小衔接班就能达到的。
崔利玲认为,在幼小衔接问题上,当前一些幼儿园及家长受功利因素的影响,丢开孩子能力的获得,而去崇尚孩子知识量的积累,这是得不偿失的。她举例说,有的孩子总会把“手”字,写成“毛”字,这是缺乏观察能力的表现;有的孩子会把“王”字中间一横写得很长,这是缺乏空间知觉能力的表现;同样一份作业,有的孩子20分钟完成了,有的孩子1个小时还做不完,这是孩子手眼协调和学习习惯方面能力的差异。
“很多家长把孩子的问题归结到没有提前学习相关知识上,却忽视了对孩子能力的培养,上幼小衔接班恶补只是一种短视的行为。”崔利玲说,幼儿园不教孩子汉语拼音和识字,并不说明没有为幼小衔接做准备,而是在做适度和科学的准备。
跟风型 不衔接就怕落后
“我也不想让孩子从这么小就开始承受压力,但是人家都上,我们不上不就落后了吗?”吴女士告诉记者,孩子班里半数以上的学生都报了幼小衔接班,社会上这类暑期班也基本已经报满。学费少则一两千元,多则五六千元,所学的内容基本以小学数学加减法和语文拼音为主。
吴女士说,虽然孩子就近入的小学是所不错的学校,没有进行入学考试,并且自己的孩子比较机灵,平时习惯也不错,但她仍然担心没有上过幼小衔接班的孩子会在起跑线上输给同龄人。
崔利玲观点
循序渐进的孩子后劲更足
针对家长对孩子没有参加幼小衔接班,学习成绩会落后的担心,崔利玲说,即使落后也只是暂时的,参加幼小衔接班的孩子如果成绩领先,主要是因为在吃“老本”。进入小学后,重复学习一个内容反而可能降低孩子的学习兴趣和效率,养成不良的学习习惯。相反,通过循序渐进的学习才能给未来的学业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后劲更大一些。
崔利玲向记者介绍,鼓楼幼儿园没教过孩子汉字、拼音及高难度的加减法,并对这些没有经过幼小知识衔接的孩子进行长达4年的追踪。追踪结果表明,这些孩子可能前两年并不是个个拿双百,但是他们的后续动力强,一直保持加速度状态,到了4年级后就脱颖而出了。
记者了解到,去年,一场名为“回归幼儿教育的本质——幼小衔接”的沙龙曾在鼓楼幼儿园举行,参与沙龙的校长和幼儿园园长对幼小衔接的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很多小学校长拜托我们幼儿园,不要过早给孩子教小学内容,这直接造成孩子进入小学后机械地学习知识,没有兴趣可言,甚至学习习惯都很难纠正,并不利于长足的发展。”崔利玲说,尽管每个孩子呈现的特点不同,所表现的短板也不同,但健康的身体、良好的生活和学习习惯及较强的自我管理能力是每个孩子顺利进入学校学习的必备条件和基础。她建议家长,应从孩子自身特点出发,尽早培养其学习能力和习惯,而不是硬塞给幼儿文化知识,从而避免拔苗助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