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消费网315和解平台

设为首页 | 收藏本站 | 消保媒体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培训 » 维权要闻 >> 正文

维权要闻

两万份“入学通知书”真坑人
江苏消费网 (2010-09-15) 来源:中国青年报
阅读:
云南一培训学校盗用云南财大名义进行招生诈骗

两万份“入学通知书”真坑人


资料图:录取通知书堆了一桌子 注:文图无关

当云南省普洱市景东彝族自治县的李艳收到“云南财经大学”的“入学通知书”时,她也曾怀疑过。349分的高考成绩注定自己只能进一所二专学校,但这份通知书上清清楚楚地写着:经济系本科会计专业。由于身处农村,信息不畅,天真的李艳便想,也许是学校“没招够”,降分录取了,“馅饼”砸到了自己头上。

其实,这块看上去很美的“馅饼”同时砸到了两万多人的头上,大部分都是与李艳一样在今年高考中只考了两三百分的农村考生。其中1200多人满怀着欣喜与希望来到昆明。

如果不是因为学生人数大大超过了预计,食宿安排上出现了纰漏,这些学生很可能到现在还不知道,自己进入的是一所叫做“云南经贸进修学院”、只能提供自考和成人高考培训的民办学校。

就在愤怒的学生们聚集起来要求给个说法的时候,云南经贸进修学院院长赵永刚却不见了。为平息事态,云南财经大学接管了这1000多名学生,予以妥善安置,并垫付了400余万元代盗名者退还学费。而随着对这一事件调查的深入,不为常人所知的招生乱象呈现在人们面前。

住在公寓里的财大学生

李艳和她的同学们事后回想,从接站报到起,种种令人生疑的细节就不断出现,只是当时被这些涉世未深的孩子忽略了。

8月23日,李艳带着家人凑的七八千元钱来到昆明。下了汽车,她按约定给负责招生的“老师”打电话,“老师”却让她自己坐公交车来学校。在云南财经大学门口接上头后,“老师”没有带她进校门,而是到了校园外面一栋叫“龙泉公寓”的住宿楼报到。

在交了五六千元的学费、书本费、住宿费后,学生们得到的只有一张盖有“高等教育缴费专用章”而没有明确收费主体的发票。身份证、学生证、团员证等证件以注册为名被收走后,连学校都没来得及多看一眼,学生们便被拉去一所军校军训。

来自曲靖的学生宋维康说,军训期间学生中曾有传言,说毕业后发的不是财大的文凭。带领军训的“老师”们把传播消息的学生召集起来,严肃澄清说,毕业后发的是“云南财经大学高等职业技术学院”的文凭,以后不许再胡乱猜测。

原定一周的军训延长了一个星期,直到9月6日学生才回校。

汽车在财大校园里绕了一圈,“老师”指着一栋楼房对学生们说,那是你们的宿舍,正在装修,还要等10天,现在要暂时在外面找地方住。随后,学生们被分别安顿在财大附近城中村的10余家小旅馆和招待所中,有的两人睡一张床。

这时不满的情绪愈来愈强,各种传言令学生们思想波动很大。愤怒的学生有的打电话报警,有的向媒体求助,并在财大附近聚集起来要求见校领导——不明真相的他们,此时仍然坚信自己是财大学生。为了不使事态进一步恶化,云南财经大学紧急将学生们请进校门进行澄清。直到这时,许多人才第一次听说“云南经贸进修学院”这个名称。

盗用高校名义违规发放入学通知书

根据警方和云南财经大学的调查,这个招生骗局的每一个环节都经过了精心设计。

昆明市五华区教育局提供的资料显示,云南经贸进修学院(以下简称“经贸学院”)是一所进行中等职业教育、自考助学的民办社会培训类机构,根本不具备颁发学历证书的资格。但在对外宣传资料中,该校常故意省略校名中的“进修”二字,刻意模糊办学性质。

据悉,早在2008年,该校就因未能通过昆明市教育局教学管理评估而被责令暂停招收新生。虽然至今也未完成整改,但该校隐瞒了这一事实,转而寻求与财大高等职业技术学院(以下简称“高职学院”)合作。今年5月,两校签署了教学合作协议。根据这一协议,云南财经大学高职学院与经贸学院分别为成人函授教育、自学考试的主考方和助考方。也就是说,双方在本科层次招生办学上并无任何合作关系。

但今年高考结束后,经贸学院私自以财大高职学院的名义向低分考生发放入学通知书,招收“本科”学生。记者在一位考生收到的通知书上看到,封面印有“云南财经大学高等职业技术学院入学通知书”字样,封底是财大图书馆的照片,内页有云南财经大学标志,落款为“云南财经大学高等职业技术学院”,并加盖公章。而该校向财大高职学院送审的则是另一个版本的入学通知书——封面印的是“云南经贸学院”,落款也是云南经贸学院,并加盖公章。

早在今年8月初,云南财经大学就发现被盗名并向云南省教育厅作了汇报。当时,经贸学院院长赵永刚称发出了1000多份假通知书。按照其提供的名单,云南财大招生办一一打了电话,提醒学生们不要上当。但经贸学院并未就此收手,而是以铺天盖地之势继续发放入学通知书,后经查证,发放数量竟约有2万多份。

这些通知书被其聘用的大量临时招生人员送到了各地低分考生的手中。所有的招生人员自始至终都冒充是云南财经大学的老师。

这个庞大的招生体系以高额回扣为支撑,扩展到西藏、广西等省外地区,渗透到田间地头。招生人员每招来一个学生可得2200元回扣,以至于一些中学班主任也加入其中。到了后来,当有学生发现受骗时,因为学校不肯退钱,就回去再招来自己的同学以挽回损失。

接到新生后,“老师”们先带学生在财大校园里转一圈,指点“你们在这儿吃饭,在这儿上课”,又不无歉疚地说,校内宿舍安排不下,只能暂住在校外,接着又送去军训。

大规模覆盖、欺骗性宣传和传销式的招生模式吸引来了上千名学生。由于只能解决600多人住宿,这所学校只好在各类小旅馆、招待所租房,并企图用谎言安抚学生,却最终穿帮。

云南财大垫付资金代为退费

眼看着上千名愤怒的学生聚集在财大周围,可能引发大规模群体性事件,云南财经大学在应急状态下同意安置这批学生,并立即腾出宿舍、安排食堂,保证其正常生活。赵永刚立下字据,表示会将学生缴纳的费用转给云南财大,由财大代为向学生退费。

云南财经大学党委书记、校长汪戎说:“在这起事件中,财大没有获得任何经济利益,没有任何法律责任,而是被恶意盗名的受害者。就像是品牌厂家‘出钱打假’一样,由于受骗学生是无辜的,且陷入困境需要帮助,在无助的状态下聚集在学校附近,可能引发社会问题,导致舆论的误解,财大从承担社会责任的角度考虑,愿意安置这批学生。”

汪戎亲率云南财大的领导干部和老师到现场组织学生到校内讲明真相,并承诺尊重学生们的选择,尽最大努力帮助大家——如果愿意参加自考或成人高考,财大将举办助考班,第一年的费用全免;省招考办正在全省范围内补录专科生,财大可以提供帮助,已被其他学校录取的,财大可代为联系;如果选择退费,财大也将代为退费。学生们的情绪渐渐平息下来。

但是,在向财大转账140万元之后,赵永刚却再也无法联系上。公安和金融管理部门立即对经贸学院的资金账户进行监控,却发现账上只剩下了10万元。即便是之前的140万元,也是从经贸学院所谓“股东”的私人账户中转出的。

根据估算,该校收到的学费收入约为650万元,除去近300万元的招生回扣、租金,聘用人员工资及转移给财大的140万元,赵永刚等人至少还留有200万元。

9月12日,赵永刚的两个电话号码一个接不通,另一个则是来电提醒状态。记者持续拨打,他一直没有回复。学校的“招生老师”也大都关机或换号,不知所踪。

截至目前,1200多名受骗学生中大部分都选择了退费。云南财经大学已垫付400余万元代为退费。

教育部门将严格规范虚假宣传的招生行为

目前,云南财大已请司法部门介入该起事件。云南省教育厅也正在积极协调相关部门,配合云南财经大学做好处理工作。

一位知情人士说,农村、边远地区的低分考生是一个早就被民办学校盯上的市场,如此混乱的招生现象在全国普遍存在。和经贸学院一样,一些民办培训类学校常常在高校周边租房办公,在学校名称和地理位置上打擦边球,故意混淆学历性质,虚假宣传,吸引或欺骗学生入学。

这些学校或以数百至数千元不等的高额招生提成建立起庞大的招生队伍,走乡串寨点对点招生,或通过招生中介狂揽生源,且打着“先招到生收了钱,再慢慢想法补办学籍”的小算盘与教育行政主管部门博弈。而在发现上当受骗后,学生们大都忍气吞声接受了现实。

这位知情人士曾有一位高中同学,被骗至武汉一所培训学校读了四年,才知道校方当初承诺的某高校文凭根本不可能拿到。与校方争执无果后,他回到高中母校,用同样的方法欺骗自己的学弟学妹,以赚取回扣来谋生。

今年8月,江西南昌警方破获一起涉及全国50余名应届高考生的诈骗案。3名嫌疑人向一些高中老师套取到低分考生的信息后,盗用一所高校之名伪造了印章、通知书,并称“成绩优秀还可就读研究生班”,诈骗到40余万元。在百度搜索“假录取通知书”可得到50多万条搜索结果,类似事件的新闻最早可追溯到2004年。

云南省教育厅监察室副主任陈文说,经贸学院的行为违反了今年教育部关于高招“六严禁”的要求,相关部门对此进行了大量监督检查。8月初发现经贸学院违规后,便向全省60多所高校发出通报,提醒警惕此类行为。

两万多份通知书如此准确地投入低分考生的手中,这些考生的信息是如何被招生学校获得的?陈文说,监察工作发现,许多考生同时收到了七八份通知书,多是民办学校为抢夺生源擅自发放的。该厅也正在就这些考生的考号、姓名、成绩、联系电话和家庭地址等信息是如何被泄露的展开调查。

“目前看来,一是招生学校通过发动老师和学生长期蹲点、挨村挨户用手工方式收集而来,二是由专职收集考生信息、向学校介绍生源以获取经济利益的招生中介提供。”陈文说。

陈文表示,教育厅将就这一情况认真调研,提出解决的措施,制定规范,今后或将自学考试、成人高考与普通高考的招生时间错开,杜绝招生学校故意混淆的可能。(记者 雷成)

编辑:孙林美

分享到: 

【打印本页】【关闭页面】

发表评论

相关新闻

投诉公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