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消费网315和解平台

设为首页 | 收藏本站 | 消保媒体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培训 » 维权要闻 >> 正文

维权要闻

特长生加分制度何时休
江苏消费网 (2010-04-21) 来源:中国消费者报
阅读:
  ■本报首席记者 胡 军

叫停特长生加分等于减负

  日前,山东省高调宣布,2010年取消所有省内照顾性高考加分项目。此消息一出,社会哗然,叫好者有之、质疑者有之、愤懑者有之。最为高兴的当属那些正为获得高考加分特长而加班加点参加培训的考生们。“绝对的减负!好多原来在加班加点地进行特长强化训练的同学可以松一口气了,终于可以不用再为特长操心了,反正也不能加分了。对我这样没特长的学生来说,也是绝对的减负,大家终于都在同一条起跑线了。”山东荷泽高三学生王超在电话里透着兴奋。

  事实上,近年来因叫停特长加分让学生感觉减负的情况越来越多:2008年9月,重庆市教委下发了对于特长生加分制度具有里程碑式意义的通知,叫停对市级三好学生和优秀学生干部、跆拳道和散打等特长生的高考加分照顾。一时间,学生们大声叫好,跆拳道馆和散打培训班生意因此受挫;2008年10月,天津市教委下发了《关于停止对初中毕业生中部分特长生加分的通知》,决定从2009年起,停止对初中毕业生中的体育类、艺术类、科技类、学科类特长生加分,很快四类特长生辅导班人数下降近50%,有的培训班出现集体退课;2008年底,教育部发文取消了棋类和航模两个项目的特长国家统一加分;2009年1月,上海市决定文艺特长生的高考加分分值减半……

  “特长培训对孩子和家长都是一个巨大的负担。不学吧,人家都学,还有可能因此加分。学吧,孩子和家长实在是太累了,都得从小有的甚至刚上幼儿园就开始学,花钱不说,周六日就扔在各种各样的特长培训班了,”北京市民王女士告诉记者:“孩子心累,家长心焦,真的就盼着全国彻底取消特长加分。”

是特长培训还是野蛮灌溉

“我敢这么说,没有几个人敢说自己在培养孩子特长的过程中,没有采取过饿饭、罚站等强制手段,甚至动手打孩过子,就连朗朗在学琴的时候还挨过他爸的揍呢,”举止斯文的北京市民孟先生说起此事,眼眶里闪烁着泪花:“我也打过,我儿子长那么大了,就逼着他学钢琴的时候打过那么一回,到现在他还记着呢。很多孩子的所谓特长其实都是家长根据自己的意志愣逼出来的,目的只有一个,就是加分。”

  记者调查发现,目前很多正在参加特长培训的孩子都是在家长以分数和升学为中心的指导思想下被强制培养,家长们做决定的依据都是孩子能否通过学这项特长最终在升学时获得加分,具有很强的功利性和投机心理,至于孩子是不是真的有这方面的天赋和兴趣并没有充分考虑。而市场上火爆的许多特长培训班、辅导班也都是以应试为主,重点训练学生如何在相关竞赛中拿高分获奖从而获得升学加分的资格,并不注重培养学生的能力和兴趣。

  中国教育学会高中教育专业委员会王本中理事长认为:“本来关注特长生培养、学生个性发展是好事,但是在应试教育的围城里,不管是培养拔尖人才、创新人才,还是培养学生个性特长,都会在这种应试的束缚下盯着加分而走向异化,实际上变成一种不公平。”

招特长生涉嫌形象工程

  既然特长生在培养和考录过程中有如此多的弊端,为什么很多中学、大学都热衷招收特长生呢?“难道招收几个艺术特长生,学校的艺术水平就提高了,靠学生来提高学校的艺术水平,多少有些夸张和可笑。招几个体育特长生和获奖运动员进来,学校的体育水平就提高了?尤其是像北大、清华、人大这样的名校,难道还需要特长生来增加学校的荣誉吗?”当被记者问及特长生的问题时,某著名高校大一学生念小姐满脸的困惑。“不客气地说,都是形象工程,特长生毕竟是在某些方面有特长的,可以参加各种比赛。譬如说,长跑的体育特长生,他能参加北京市的马拉松赛拿名次,这个就算学校的体育成绩了,算是学校在体育教学方面的成绩和政绩。你听说过几个体育特长生进了非专业的体育类学校后成绩突飞猛进,获得奥运冠军或者亚洲冠军的?特长生充其量也就是在国内或者高校圈里赛出个成绩来,给学校充充门面而已。”毕业于某著名高校的前体育特长生韩先生一语道破了记者心中的困惑:“说难听点,给特长生加分就是在变相培育特长生培训市场。”

特长生加分属双重获利

  今年两会期间,不少代表委员的提案呼吁取消特长加分制度,但反对之声也颇高。记者调查发现,反对废除特长加分的阻力主要来自于培训市场力量、已经在特长培训方面有大量投入的家长和学生及部分权力寻租者。

  “我觉得很多提案没提到点子上去。事实上,学生学有特长后,在高考中加分明显涉嫌双重获利,这才是要害。学生学取了某种特长,提高了自己的艺术修养或身体素质,已然受益。如果能取得好的比赛成绩在此基础上又获得了荣誉,再拿着这个荣誉获取高考加分,属于非常明显的双重获利。对其他学生来说,显失公平。”从事商业工作多年的葛先生的提法颇有见地:“这相当于以物换物的交易,已经用A物置换了B物,就不可以再用A物去置换C物。”

  原本为照顾特殊人群、弥补教育公平而设立的高考加分制度,随着1977年的高考制度恢复,逐渐添加了学科竞赛获奖者、体育艺术特长生等等特长生加分制度,而后加分政策放权到地方,各地自主设定高考加分名目,很快加分从高考蔓延到中考,加分丑闻也不断出现。近年来从重庆、天津等地陆续取消部分特长生升学考试加分,到成都断然遏制“奥数”;从民间坊议到两会代表委员集火攻击;从“进一步完善”的温和呼吁到“一刀切”的声音……人们不禁要问:特长生加分制度何时休?

  或许从目前来看,能否在短时间内取消特长生加分尚是未知数,但从长远来看,这一制度迟早会退出历史舞台。

●相关链接

特长生加分历史回顾

  ●1977年恢复高考,开始对三好学生、学科竞赛获奖者、体育艺术特长生等实行高考分数优惠政策。

  ●1983年,原国家教委规定,对获得地区以上表彰的应届高中毕业生中的三好学生和优秀干部,以及高中阶段参加地区级以上体育竞赛获单项前5名的队员,或集体前3名的主力队员,考分达到规定分数线的,可提上一个分数段投档。

  ●1986年,原国家教委又规定,获得国家二级运动员称号的考生可降分投档。

  ●1987年4月,原国家教委颁布的《普通高等学校招生暂行条例》中规定了加分政策优惠的项目和幅度,从此加分成为整个高考制度中的一个重要内容。

  ●之后20多年间,三好学生、优秀学生干部、学科竞赛获奖者乃至“实践经验丰富的优秀青年及有特殊贡献的公民”都享受降分投档的政策优惠。

  ●2001年的教育部高招规定中,享受加分投档优惠的,不再是省级三好学生和优秀学生干部,代之以省级优秀学生;而奥赛加分标准,也提高到全国奥赛省赛区一等奖以上获得者。

  ●2004年起,高招规定中进一步明确,各地招生委员会拥有自己的制度空间:“有关省(区、市)确需增加的政策性照顾项目,须经本省级招生委员会研究确定,并报教育部核准备案后方能向社会公布。”(胡 军整理)

编辑:孙林美

分享到: 

【打印本页】【关闭页面】

发表评论

相关新闻

投诉公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