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李卫芹
假期本应是学生休息放松、参加各种社会活动的好时机,但记者调查发现,这种生活仅仅是很多孩子的梦想,不少刚刚离开校园的学生,又匆匆走进了各种培训机构,上起了各种辅导班的课程。不少学生戏称寒假是自己的第三学期,忙碌程度不亚于正常上课的日子。
教育部门三令五申的“假期学校不得给学生补课”的规定让学校的补课热有所降温,但寒假补课,管住了学校,却管不住家长。记者近日到一些培训机构走访,发现前来报名咨询的家长很多。在北京朝阳路上一家知名的英语培训机构里,工作人员表示,早在寒假前就有不少家长咨询寒假英语培训班的事情,目前已有100多名学生参加。由于招生火爆,机构还特意增加了晚上一个时段的课程。初二学生家长刘女士告诉记者,她给孩子报了数学和英语两个辅导班,每天上午上课,共18天。五年级学生小萱说自己寒假每天上午要上数学、科学两个辅导班的补习课程,各两个小时;下午还要去上2个小时的英语口语班。另外在周末的时候,还有一位钢琴家教会到家里上课,一次一个半小时,一天下来,忙碌程度跟平时正常上课没什么两样。“终于上完了!”一名从辅导班里走出来的小学生告诉记者,其实上辅导班也有很多无奈。他今年上小学五年级,本来可以趁放寒假好好休息一下,可父母给报了辅导班,就不得不上,平时上学就要早起,现在大冬天还要早起上辅导班,感觉放假一点也没轻松。
才出校园,又进课堂,是不少学生寒假生活的真实写照。据某网站的一项调查显示,有62%的学生表示在寒假里要上各类补习班。寒假补习的方式除了请学校的老师当家教,就是报名参加社会培训机构的寒假补习班。调查显示,这些参加补习的学生中2/3是父母要求的。
那么,家长为何要安排孩子寒假上各种班呢?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家长的动机主要有以下几个:一是希望通过学科辅导班使孩子的弱势学科能得到针对性地补习,上这类辅导班多以书本知识为主;二是拓展孩子的艺术特长,让假期过得更加充实,这类家长多为孩子报的是绘画、舞蹈、音乐等艺术兴趣、辅导班;三是为孩子出国留学早作准备,这类家长会为孩子报英语训练班等课程。家长邹女士告诉记者,现在上辅导班也是一种潮流,看着身边同事朋友的孩子都去上辅导班,不报名心里会感到焦虑,唯恐自己的孩子会落后。
心理学家杨霞认为,现在很多家长都希望孩子所有的科目都齐头并进,兴趣特长越多越好,认为孩子所有的时间都应该变得有意义,只有学点东西才能心安,他们已经把自己的焦虑变成了给孩子的“培训强迫”。但是辅导班也不是万能的,尤其是不尊重孩子的意愿强加给孩子众多课程的做法,效果肯定不好。试想一个可以自由阅读自由玩耍的孩子和一个整天埋头在学业里的孩子,两种孩子的精神世界肯定是不同的。比学业和分数更能决定一个孩子快乐和幸福程度的是他的均衡的情感、丰富的精神世界和积极应对挫折的能力。
杨霞建议,孩子需要多种多样的学习、运动,需要阅读、玩耍,甚至闲聊,这都是孩子身心成长中所必需的,家长们应该让孩子在这些方面有更多的时间,需要多思考一下哪些才是对孩子的健康成长有益的,别让寒假成为孩子的第三个学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