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灾难、事故、急症发生的现场,在专业医疗急救人员抵达之前,经过培训的红十字救员就是生命的守护者。
3月18日,南京市建邺区第一期第一班“CPR+AED(心肺复苏术+自动体外除颤器)”培训项目在沙洲街道501会议室正式开课,来自沙洲街道、双闸街道、江心洲街道各社区的20名红会工作人员开始了为期两天16学时的培训课程。课程结束后,考试合格的学员将获得“CPR+AED”讲师证,作为志愿救护师资,为更多人带去应急救护知识技能的宣教。
建邺区第一期第一班“CPR+AED”培训项目正式开课
据悉,该课程是由建邺区红十字会党支部结合党员冬训开展的应急救护培训项目,邀请市红十字会石峻讲师,通过视频讲解、示范操作、现场互动的方式进行胸外按压、人工呼吸等心肺复苏技术及AED急救设备使用的教学。而课程及考核包含理论考试、实操模拟及现场授课三部分,不仅要求学员会“做”急救,更要求学员会“看”急救、“讲”急救。
讲师通过视频讲解进行教学
“有没有人?这里有人晕倒了!我是急救员,请这位穿红色衣服的女士帮忙拨打120。附近有没有AED?请帮我取来。”学员们正在分组进行急救操作练习,大家热情高涨,认真聆听,积极实践模拟。
“不要觉得不规范就不做,多加练习,互相找缺点才能共同提高。”在讲师的鼓励下,技能实操时,大家互相“挑毛病”,找出了“呼救动作不规范”“胸外按压位置不准”“按压力度不够”“按压频率过快”等问题,提升了学习效果,加深了操作记忆。
学员分组进行实操练习
“如果不会心肺复苏、不懂急救知识,遇到路人心脏骤停,说不定哪天我们就只能眼睁睁地看着宝贵的生命在眼前消逝,后悔也来不及。”沙洲街道莲花北苑社区学员赵静平说,学会急救技能可以在日常和社区工作中更好地应对突发状况,“回去就从同事开始,教更多人学习这项重要技能!”
建邺区红十字会副会长刘斌介绍,学员取得“CPR+AED”讲师证后,将持续把急救技能向社区更多的志愿者、居民骨干等传播。“讲师们发挥作用,号召更多人加入珍爱生命的行列,红十字会也会建立全程跟踪机制,检查讲师们的授课效果,让他们真正成为居民生命的‘守护神’。”
工作人员指出学员操作的“不规范”
“我国每年因心脏骤停猝死的人数达55万,80%的猝死发生在医院外。但是当前,心肺复苏在社会上普及率较低,能熟练运用的人数还很少。”刘斌坦言,16-65岁人士都应学习“救命技能”。“不管是高中生、大学生还是普通市民等,在灾难和伤害发生时,都要真正成为生命和健康的守护者。”
学员进行技能实操考核
刘斌说,搭建急救体系,需要从基层社区做起、从每个人做起。“建邺区目前共有18台‘救命神器’AED,其中社区12台,我们计划年底57个社区都装上AED,同时配备上心肺复苏模拟人‘安妮’,通过志愿师资,不断提高应急救护知识在辖区的普及率。”
据介绍,建邺区第二期“CPR+AED”培训课程将于4月6日开课。除立足主责主业,打造知行合一的党员志愿服务团队,建邺区红十字会将更加深入地将应急救护培训辐射至辖区学校、企事业单位、医疗卫生机构、社会人士等,让人人都成为生命守护者,最大限度的保护生命和健康。(刘倩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