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无极油画
北宋汝窑天青釉洗
清康熙御制黄花梨鸾凤牡丹纹大顶箱柜
2017年的海内外艺术品市场是个“天价年”,不仅达·芬奇的《救世主》以4.5亿美元创造了西方艺术品的天价,在国内齐白石《山水十二屏》也以9.315亿元的天价刷新了中国艺术品的天价。从这些书画、瓷器、油画、青铜器、家具等天价艺术品,可以清晰看出当下的市场热点和未来方向。
黄宾虹大热标志艺术品市场走向成熟
在2017年嘉德春拍上,黄宾虹92岁创作的山水画《黄山汤口》创出3.45亿元的天价,令人瞠目。这幅近现代的画作价格不仅超越了古代山水画大师的成交价,甚至徐悲鸿、张大千、傅抱石这样的画坛巨匠也甘拜下风。黄宾虹自己曾说“我的画或许要50年后才能为世人所知”,这一点果真应验了。黄宾虹的山水画历来曲高和寡,现在终于被广泛接受认知。
在《黄山汤口》诞生高价后,网上到处是“中国画涨了一万倍”的文章,其实这是对中国画和黄宾虹缺乏了解。黄宾虹的山水画涉猎广泛,远学北宋董源、巨然、范宽,中习元代黄公望、倪瓒、吴镇,近法明末程邃。黄宾虹的山水画用笔老辣,将枯笔、渴笔用到极致,“以书入画”,有意识地将金石趣味融入自己的山水画中。黄宾虹还是个美术史家,他的山水画更具有文人画的高度。“浑厚华滋”成为黄宾虹山水画最突出的风貌与特征。
《黄山汤口》的天价,标志着黄宾虹从此进入“亿元画家俱乐部”,成为与齐白石、徐悲鸿、张大千、李可染、傅抱石、潘天寿齐名比肩的“市场型”大师级画家。黄宾虹完成了由学术到市场的过渡,获得了买家的承认,这一点是非常不容易的。黄宾虹是一块“试金石”,他的“大热”说明中国艺术品市场在走向进步和成熟,国内书画市场的鉴赏力这几年在逐步提高。
潘天寿否定了“中国画不能画大画”之说
2017年中国美术馆观众人数最多的两个大展,其中之一就是《民族翰骨——潘天寿大展》。在随后的2017年嘉德春拍中,他的巨幅《耕罢》以8800万元起拍,最终以1.58亿元成交,成为潘天寿第3件过亿元作品。此件《耕罢》曾为新加坡赐荃堂收藏,后入新疆雪莲堂,之所以能拍出高价,完全是借着潘天寿诞辰120周年的热乎劲。
潘天寿擅画巨制,在近代独步画坛。他的大画,越大越奇,大而阳刚,力能扛鼎,完全推翻了一些人“中国画不能画大画”的言论。他提出“越有民族性,越有世界性”,在中国画一片西化声音的环境下,坚持保留中国画的传统,这一点十分难得。潘天寿强调:“用笔须强其骨力气势,而能沉着酣畅,劲健雄浑。”潘天寿的绘画审美是“强其骨”,画面始终追求一种阳刚之气。在近代中国画创作中,潘天寿是“骨法用笔”最忠实的执行者。
目前潘天寿存世《耕罢》有4幅,两件横幅,两件竖幅。两件横幅,一件在宁海文物管理委员会,一件在潘天寿纪念馆。两件竖幅都是民间收藏,水平一般。近年潘天寿的画作屡创高价,2015年春拍《鹰石山花图》2.79亿元,同年嘉禾秋拍《鹰石图》1.15亿元,说明市场对潘天寿的追捧。但另一方面,潘天寿的真迹民间存世不多,特别是巨幅画作,买家要小心谨慎。
西周“兮甲盘”打破国内青铜器成交纪录
在2017年7月15日晚西泠春拍上,被业界称为比肩毛公鼎的重器国宝——西周商王五年青铜兮甲盘,在消失多年后露面。此件国宝兮甲盘以1.2亿元起拍,经过激烈角逐,最终以1.85亿元落锤,被网友调侃为“有史以来最贵的平底锅”。在辗转数百年后,这件吉金重器终于重归故土被内地买家收藏,并打破国内青铜器成交纪录。
兮甲盘,也称兮田盘,西周晚期青铜器,宋代出土,其内底133字的铭文,史料价值极高,对于研究西周官制、战争、封赏、税赋、贸易等均有重要意义。在元代,兮甲盘曾流落民间,被大书法家、鉴藏家鲜于枢发现时,已经被折断盘足,作为烙饼的炊具使用。后又辗转收藏,清末归于大收藏家陈介祺,后不知下落。其历代出版著录颇丰,多达百余种,是国内上拍铭文最多、著述最多、级别最高的青铜器。
由于相关法规的限制,使得很多青铜器难以在国内拍卖市场露面,但商周青铜器多年来一直是国际拍场的焦点,今年纽约佳士得的4件商代青铜器均以超亿元高价成交,青铜饕餮纹方尊以高达2.57亿元拍出,足显青铜器在国际市场的地位。兮甲盘在国内的高价成交,表明青铜器的价值正开始被内地藏家所认知,它的文物价值、历史价值和艺术价值已逐渐得到体现。
清御制黄花梨大顶箱柜流传有序
在2017年拍场中出现了一件家具重器——香港著名电影导演李翰祥旧藏的黄花梨鸾凤牡丹纹大顶箱柜。在岁尾的北京保利秋拍“古董珍玩”夜场中,此件大顶箱柜以8600万元落槌,加佣金达9890万元,以非常接近亿元大关的天价创造了中国古典家具拍卖成交最高价,一举超越了2013年9315万元成交的紫檀西番莲云龙纹顶箱柜。
此柜原为龙顺成硬木家具厂旧藏,上世纪90年代被香港导演李翰祥看中入其“清水山房”,1995年在嘉德拍卖后20多年未曾露面,此番再入市场堪称巨献。此柜高3.14米,宽1.56米,由黄花梨大料制成,体量硕大、纹饰华贵、工艺精美、气势撼人,一看便知是宫廷风格,世所罕见。柜体上雕刻着12只鸾凤,衬以连云、湖石、牡丹、野菊、兰草,运用高浮雕手法,具有康熙时期皇家御制家具的典型特征,实在是不可多得的稀罕之物。
1995年,李翰祥为盖影视基地筹措资金,在嘉德举办个人家具专场拍卖,28件家具中,这件大顶箱柜是压轴的,估价也最高,达到150万-200万元,但遗憾的是当时流拍了,后来私底下成交了。此次之所以能以近亿元拍出,与曾经名人收藏、流传有序有很大关系。古典家具近年一直是拍场的小门类,主要以明清家具为主,缺少重器,难出高价。但鸾凤牡丹纹大顶箱柜却不同,它出身高贵,出自宫廷造办处,拍出天价顺理成章。
明嘉靖五彩鱼藻纹盖罐品相完好
作为2017年市场中最重要的一件瓷器,明嘉靖五彩鱼藻纹盖罐在拍卖前的几个月就引起业内的极大关注。果然不负众望,在2017年11月的佳士得香港秋拍“乐从堂藏明代宫廷珍器”专场中,以1.2亿港元起拍,经过多轮竞价,最终以2.13亿港元天价成交。在拍卖前的预展中,此盖罐与达·芬奇的《救世主》一起并置陈列,显示了它与众不同的尊贵身份。
明代嘉靖一朝,御器厂由于技术的突破开始烧制大型瓷器,鱼藻纹盖罐成为这一时期皇家钟爱的器物。此件嘉靖五彩鱼藻纹盖罐原为“暂得楼”胡慧春旧藏,市场地位历来十分显赫,曾先后于1992年和2000年上拍,2000年由乐从堂主人曹兴诚拍下时,就刷新了当时中国瓷器的世界拍卖纪录。时隔17年再度问世,成为继成化斗彩鸡缸杯和宣德青花鱼藻纹十棱菱口大盌后,第三件破2亿港元的明代珍瓷。
之所以能如此高价成交,是因为历经五百年流转,能带原盖的实属凤毛麟角。全球目前存世带原盖的嘉靖五彩鱼藻纹盖罐仅10件左右,大部分在博物馆,市场中流通的不足三四件。所以一旦在市场中露面,都是超级买家眼中难得一见的极品。在拍场中,成化斗彩和宣德青花的瓷器人们多有所见,但嘉靖五彩的重器非常罕见。此件鱼藻纹盖罐色彩亮丽、纹饰精美、器形硕大、雍容华贵,堪称是嘉靖宫廷烧制的五彩精品。
齐白石《山水十二屏》为转型时期代表作
在2017年12月17日保利秋拍上,一套齐白石《山水十二屏》以创纪录的9.315亿元刷新改写了全球中国艺术品拍卖的成交纪录!该作两年前曾经上拍,但因当时市场低迷,被迫撤拍。今年再出江湖,终创天价。此套《山水十二屏》为齐白石的女弟子郭秀仪旧藏,上款是“子林仁兄先生清鉴”,是画给当时京城名医陈子林的,作画时间是“乙丑中秋”,可知是1925年。
齐白石的山水画既有传统,也有创新。在传统方面,齐白石山水画受石涛、八大山人、米芾影响较大。在“五出五归”后,齐白石的山水画创新的意味更浓,写生的成分居多,图式和笔墨完全是自家画法。《山水十二屏》有三大特色:首先题画诗多,12幅画有11幅画有题画诗;其二,涵盖了齐白石一生中绝大部分名号;第三,构图新奇,笔墨老辣,用色大胆,真正达到了齐白石自己所倡导的“胸中山水奇天下,删去临摹手一双”。
齐白石是个全能画家,但他一生画花鸟草虫、水族虾蟹最多,山水画最少,在数量上连十分之一都不到。齐白石的山水画近年在国内拍场时有上拍,在2011年11月嘉德秋拍上,齐白石《山水册》(12开)曾拍出了1.94亿元的天价。这组山水十二屏是齐白石一生的山水画精品,是他转型时期的代表作,也是属于博物馆级别的藏品,拍出9.315亿元的天价是比较合理的。对于2017年来讲,齐白石《山水十二屏》注定将载入史册,这一点是毫无疑问的。
赵无极油画兼具东西方特征
2017年11月25日,在香港佳士得秋拍“亚洲二十世纪及当代艺术”晚间拍场上,一幅赵无极1964年创作的巨幅油画《29,01,64》以2.02亿港元(折合人民币1.71亿元)成交,刷新了赵无极作品的拍卖纪录。拍卖前佳士得特别声明此幅作品已入选2018年将在法国举办的赵无极回顾大展,无疑更是吊起了买家的胃口。经过三位现场买家和7个电话委托的竞逐,一个新天价诞生了。
赵无极身为上世纪40年代与吴冠中、朱德群同时赴法留学的“三剑客”,他的绘画语言更具有国际性,被誉为“在国际上影响最大的华人艺术家”。他出生于北平,成长于南通,学画于杭州,1948年游学于巴黎,摆脱了具象画风,开始进入抽象世界。赵无极自云:“人们都服从于一种传统,我却服从于两种传统。”他的抽象作品色彩艳丽,动感强烈,意象丰富,兼具西方的表现手法和东方的精神内核,被称为“西方现代抒情抽象派的代表”。
赵无极的抽象绘画近年受到海外藏家的大力追捧,拍品屡创高价。国内近年油画拍卖热点多集中于写实油画、红色经典和老油画,相信在不远的将来,随着对赵无极绘画艺术的了解,在内地也将刮起一股赵无极抽象画的热潮。正如佳士得国际董事张丁元所说:“在艺术品交易市场中,赵无极的时代已经来临。”
北宋汝窑天青釉洗存世稀少
2017年10月3日,在香港苏富比秋拍上,一件北宋汝窑天青釉洗以2.6亿港元拍出,连佣金2.94亿港元(折合人民币约2.5亿元),现场竞标十分激烈,最终由一位亚洲私人藏家购得,打破此前明鸡缸杯创下的中国瓷器成交纪录。此件汝窑是一件直径13厘米的笔洗,原藏台北鸿禧美术馆,现属私人收藏。
汝窑于北宋晚期专为宫廷烧制御用瓷器,居宋代五大名窑之首。北宋晚期御制汝官窑造于河南汝州,今宝丰县,近千年来地位至高。据学者研究,汝窑烧造时间极短,普遍认为只有20年左右。汝窑多须二次入窑,先素烧,再釉烧。釉面开片纹乃出窑冷却时,釉与胎身收缩速度不同所致,起因偶然。此件破亿元的汝窑笔洗,釉如凝脂,天青犹翠,冰裂莹澈,器形雅巧,底见三芝麻花细小支钉,通器臻善,几近完美。
汝窑为宫廷御用瓷器,釉色隐青,清雅通澈,传世极少。据不完全统计,传世汝窑大部分为博物馆珍藏:台北故宫博物院21件,北京故宫博物院17件,上海博物馆8件,英国戴维基金会7件,其他散藏美、日博物馆和私人收藏约10件。汝官窑在拍卖市场十分罕见,在1940年以来的70多年时间里,仅有6件汝官窑在拍卖会上售出。此件汝窑笔洗是目前私人收藏的4件中,保存最完好、品质最佳的一件。
达·芬奇《救世主》成为史上最贵艺术品
2017年11月16日,一个爆炸性的新闻在网上迅速传遍——欧洲文艺复兴绘画大师达·芬奇的《救世主》在纽约佳士得夜场以4.5亿美元(折合人民币29.8亿元)的天价刷新了全球艺术品拍卖纪录,成为史上最贵的艺术品。该拍品以7000万美元起拍,整个拍卖持续20分钟。《救世主》目前被确认为达·芬奇不足20幅画作中唯一一幅在私人藏家手中的画作。
《救世主》描绘的是耶稣的正面半身肖像,画中的耶稣右手中指和食指交叉,象征赐福,左手托着一颗水晶球。拍卖行专家称,《救世主》大约完成于1500年,与《蒙娜丽莎》的创作时期大体重合,两幅作品在构图、技法、风格上颇具相似之处。当时,达·芬奇受法国国王路易十二及王后的委托,以耶稣为题绘制了《救世主》。
1900年,在销声匿迹数百年后,它被当成达·芬奇最优秀的学生纳迪诺·卢伊尼的作品,由查尔斯·罗宾逊爵士购入。但此时的《救世主》不知道被多少人反复用颜料覆盖、涂抹,已是面目全非。1958年,被新颜料覆盖的《救世主》于一场拍卖中以45英镑的价格卖出,之后它又消失半个世纪。2005年,《救世主》突然出现在一家美国的小型地方拍卖行中,被当成复制品归类。2010年,一个达·芬奇研究团队通过比对认定它就是达·芬奇的真迹!2013年一位富豪以1.27亿美元竞得《救世主》。但是,目前对这一画作的真伪仍存在一定争议。